护理人文素质与岗位服务意识探讨
2010-04-13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苏敏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苏敏
1 护理人文素质的内涵
1.1“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是一个人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是一个人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综合水平。
1.2 护理人文素质 护理实践体现护士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表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人文素质是护理内在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护士条例在保障护士权益的同时,也明确了护士义务。
2 提高护理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2.1 医院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只有硬件设施的建设,没有“软件”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护士人文素质直接影响患者对就医行为的满意程度,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具备人文素质的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能运用心理学给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在服务不同层次的人群时表现出恰如其分的礼节和沟通技巧,能充分理解、尊重不同患者的意愿和需求,有利于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2.2 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口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观念及健康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患者要求的护理不再局限于“疾病与病症”的狭小范围,而是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的全身心的护理,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护士作为实践主体,其综合素质对护理质量起着直接的作用。
2.3 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护士工作性质的变化,服务对象由单纯的疾病和病症转变为整体人,使护理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环境等方面的健康需求,护士也相应地从实施者的角色拓展为教育者、咨询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等。这就要求护士观察、理解、尊重、关爱那些需要健康帮助的人,而后才能运用整体护理去服务于人。
2.4 护士自身的需要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大,容易对工作产生厌恶情绪,缺乏主动性。人文素质培养能提高护士的人际协调能力、抗挫折的能力,能培养出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又有高尚审美情趣的健全心理素质的护理队伍。
3 岗位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
3.1 责任意识,也称为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基础,护士服务的对象是人,尤其是那些无自理能力的危重症患者、老人和婴幼儿,甚至病情突变的患者。由于责任心不强出问题而引发医疗纠纷,将给患者、自己、医院都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3.2 平等意识,即护士对待患者要有平等的观念,一视同仁,要尊重患者。患者在生理上与健康人有区别,但在人格上与健康人是一样的、平等的。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民族、习俗乃至生活习惯。当人受到疾病的侵扰时,机体正常组织机能受损,打乱了其正常活动,从而产生烦躁情绪。正处于痛苦和烦躁之中的患者,尤其是刚入院的患者,对疾病的惶恐使他们表现出态度冷漠,护士应多一些理解、同情和宽容,这并不等于降低护士的身份。这能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也可为护士在制订心理护理计划时提供资料。现在患者投诉护士的主要问题是态度问题,归根结底是患者与护士之间是否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问题。
3.3 平等意识再升华时就成为朋友意识。护士在工作中把患者当朋友一样对待,就能更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在治疗和相处中更加仔细地了解和观察患者,进一步了解其家庭背景、社会关系、职业特点、性格特征等。减轻患者对环境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尽快消除其心理负担,使其更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当然,工作中也时常会碰到一些不易接近的人,他们对待护士不够尊重,呼来唤去,扰乱了正常的护理工作秩序;也有人对护士工作要求特别多,有时甚至超出护理工作范围。这种情形下,护士的综合素质就会显得尤为重要。说话的艺术性、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心态,必将赢得患者认同,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