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改革策略

2010-04-13彭明生

时代农机 2010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彭明生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人才“后备军”,当代大学生身上承载着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希望。随着时代进程的日益推进,社会愈发需要素质全面、身心和谐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高校必须紧密契合时代要求,在加强专业特色教育之余,也要大力开展人文思想政治教育,力图培养出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都过硬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正是大学生接受现代化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政治素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为今后的人生历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陷入到传统思维的桎梏中,难以找准自身的定位,以至于无法发扬出真正的教育职能。在现阶段推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旧有的经验为基础,立足于当下,放眼于未来。对于过去教育工作中萌生的弊端与问题,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解决。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融入具有时代感的因素,使课程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考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状况,让思想政治教学成果切实地贯穿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就业历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1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关系到社会整体的前进步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责。唯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全面推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不可抹灭的现实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必要性毋庸置疑。教育者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致方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深深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信念和思想境界。在如此复杂的思想格局下,教育者应抓住学生的思想主流,分析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密切关注现实因素。在就业竞争愈加激烈的环境下,大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竞争合作意识,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矛盾。与现实环境结合得越紧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就越能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领域中,从而指导他们身心的和谐成长。

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纵览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教育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教学内容抽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米勒曾提出,“当信息的重复出现超过一定限度,会使人感到这是对他们的智力或决断的侮辱或威胁,继而会引起防御性的反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很多内容,包括一些基础性的理论观点,学生们在中学阶段都已接触到,甚至是对这些内容还非常熟悉。如果教师还是平面化地讲授这些内容,就可能会引发学生的消极抵触心理。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很深的抽象性。与现实可感的知识相比,这些抽象性的理论内容较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又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化抽象为具体。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呈现出持续下跌的趋势。

2.2 教学模式单一,多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误区,其教学模式极为单一,难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效。这些误区主要表现为:其一,设定的教学目标过于广泛,缺乏具体的执行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般偏重于强调社会价值取向,要求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严格遵守。这些指标固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集体意识,但由于缺乏对大学生内心的关注,往往不能内化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当过于形式化的教学目标凌驾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上,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表面工程;其二,教师的授课模式较为单一,未能构建起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模式。如果思想政治教学仅仅以“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主导,教师为中心”,那么师生之间必然不能展开视野广阔、思维活跃的观点交融。如此一来,教学资源与各种观点不能在师生之间自由地流动,不利于学生发挥多元思维与创新精神;其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因此在考核方式和评价准则上,就会形成“应试化”的格局。这种外在的硬性约束方式,导致有些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够深入、具体,仅仅以拿到学分、轻松毕业为学习目标。思想政治课程便沦为一处“摆设品”,其教育职能与现实意义难以显现。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

针对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出现的困境,教育者务必要端正认识、寻找出路。改革是破除困境的一剂良方,我们需要手握改革这把利剑,将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以下几点改革策略,以期促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3.1 与时代同步,贴合社会环境的发展脉搏

从现状来看,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与时代保持统一步伐。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种思想流派、观点意识层出不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在教学大纲所规划的理论范畴内,而要将关注领域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在朝着一个更加明朗的方向迈进。在此时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需要贴合社会生活发展脉搏,以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为分析视点,从中探究思想政治领域的变迁路程与深刻内涵。

从微处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当与学校的整体改革连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结构完善、步骤清晰的 “改革链条”。教育者应当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将教育流程纳入到学校改革发展、学术建设和专业建设之中,营造一份适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改革环境。

3.2 以培育道德信念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信念,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根本性任务。唯有将正确的道德信念内化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体系中来,才能有效地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能。高校思想教育课程需要让大学生构建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在继续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三观”教育、“三个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突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积极推动大学生建立起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共同理念,使他们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具备崇高的人格魅力。

在进行道德信念培养的的进程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干涸的,只有放置于实践环境中的理论,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现实威力。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让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落回到现实的土壤上。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从现实的事例中领悟到理论的精髓,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全新认知,并进一步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比如说,教育者希望学生能够自觉地维护社会公正,具备优良的公民素质,就可以引导他们多注意人生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会公民应尽的义务与权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有关劳动模范、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视频,使学生们从这些先进人物的所作所为中感受到他们的精神魅力,继而树立起效仿的意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成立“爱心小组”,定期去探望福利院、孤儿院等场所,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固化崇高的思想品质。通过诸如此类的形式,学生不仅会消除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懈怠感,还能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现实情感。

3.3 形成多元化教学形式,构建师生双向互动模式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和谐、愉悦,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发挥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着力于构建起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模式,尝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然、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内化认识。

比如说,教师可以事先拟定一个话题,再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经过各小组成员的讨论之后,每一小组再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性的陈述,其他小组可以自由地提出异议和评价。最后,教师再给予归纳与点评。这种讨论形式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来,从中萌发出合作竞争的意识。小组讨论模式打破了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格局,为学生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份宽广的表达平台。一旦学生拥有了相对自由的表达渠道,就会激发起他们的自主学习热情以及创新意识。这时,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就没有了隔膜感与距离感,彼此之间的观点可以更加迅速地交融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旨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纵深的方向,而不受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

3.4 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些年来,公共理论课教材改革仍旧在继续。高校思想政治教材需要及时有效地吸纳现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关于全人类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此同时,教材改革还应适当地改变话语表达形式,减少其在一些较为枯燥、呆板的因素,增加与其他理论的对比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加具备针对性与实效性。

随着教材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教材大纲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学将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更加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情节,及时地调整教学目标与授课方式,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一直保持灵活性、多样性。

[1]毛国涛.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成人教育,2007,(1):123-124.

[2]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课题组.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 新疆社科论坛,2009,(1):73-76.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课题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5,(7):5-10.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