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农机校现状与发展探索

2010-04-13李林涛王其彦

时代农机 2010年3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机培训

李林涛,王其彦

(霍邱县农机校,安徽 六安 237400)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国民教育培训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县级农机教育培训是整个国民教育培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突飞猛进,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日新月异。各县级农机校作为农机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乘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东风,培训了大量的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农机学校是农机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农机校的发展既存在机遇又存在挑战。近年,农机培训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调整工作思路,适时改革,加快农机培训工作发展速度,适应改革和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是广大农机培训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县级农机技校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农机校缺少合理的师资流动和新老更替,教师老龄化的问题严重;既具有教学经验丰富,又具备理论水平高的专业教师不多。新进入的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对各种农业机械接触少,了解少,实践经验更少,掌握的知识已远远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的需要。加上农机校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专业学科涉及很少,只是对农机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农机校的专业教师学历结构和层次偏低,大多数教师都是农机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缺乏教学经验和动手能力,专业知识面较单一,同时又缺少继续培训的机会,且在编不在岗的现象较严重。

(2)教学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机校缺少必要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无培训基地,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较差。学校现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大多只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教学设施陈旧,利用率低,教学手段落后,现有教材、教具、教模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培训的需要。缺少多媒体设备、模拟操作台、仿真模型,即缺乏较直观形象的教学;目前的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与农民的需求不适应,也影响了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的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内容抽象,不直观,农民根本听不懂;有的培训内容太宽泛针对性不强,偏重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机具演示操作、故障排除内容偏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培训的效果不佳;加之培训的方式和手段陈旧,没有创新,多采用集中到某地点培训,没有考虑农民在时间和交通上的不便,这些也极大地影响了学员学习的进度与学习的热情。

(3)培训领域狭窄。目前县级农机校的培训基本只停留在拖拉机的培训上,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市场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市场,它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时变动,其培训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严重制约着农机校的生存与发展。加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已实行社会化,农机培训区域垄断的现状被打破;而且,现在农用机械种类多样化:收割机、插秧机、选种机等相继出现,单纯的拖拉机在农村已逐步被淘汰,用的范围较以前大大缩小,培训意义也就不是很大了。农机理论培训内容不能适应新机具、新变化的要求,还停留在农机常识和道路交通法规等基础上,没有创新,没有突破,严重滞后于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基本是按原来计划经济下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教学,不能大力解放思想去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培训项目单一,培训工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目前,多数农机校仍然固守多年来延续下来的以农机驾驶员培训为主,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和复训为辅的单纯农机培训模式,农民急需的其他培训项目如初级机械加工、机动车维修等得不到满足;随着农用三轮车被划出农机管理范畴,培训将更加单一化,严重制约着农机校的发展。

(4)生源不足。由于现在机动车驾驶执照由交警部门管理,获得驾驶证必须在驾校参加培训,因而在农机校参加培训的农民就大量减少。加之绝大多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仅留妇孺在家,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农田荒废不少,用到农机的场合也不是很广泛,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也导致生源严重不足,因此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机校的正常运作。农民对农机的日常维护也欠佳,又产生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5)办学机制僵化,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宏观看,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均拥有农机培训工作的职能,也相应的建立了专门的农机化培训机构,上下已初步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农机培训体系,能较好地开展农机培训工作。但是,事实是上级业务部门和本级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学校发展基本处于盲目状态,学校与一些农机部门存在着利益冲突,虽有明确的职能划分,但学校无法阻止一些利益的流失,导致学校收入的下降,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再者农机学校缺乏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培训目标,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新办学的理念和精神,缺乏规范化管理;同时,在农机校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教师缺乏竞争向上的拼搏精神,责任感和危机感不强,使培训工作停留在低水平,即形成培训质量不高。

2 农机校发展的措施

鉴于以上县级农机校的各种存在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机校的发展与其跟上时代步伐的脚步。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投入,加强农机培训学校的基础建设。国家兴衰,教育为本。县级农机成人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学校建制重新规划,在国家专项资金投入上适当向县级农机成人教育倾斜,并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把县级农机校建设与办学方向和规模相适应,使县级农机校真正成为教学、实验、实习相配套的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2)拓宽培训领域。尽管现有农机校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但这些年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要积极适应新型动力机械和新型农机具发展的要求,拓展培训领域,如联合收割机、四小机械等等。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力度加大,对农机培训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做好配套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工作。争取在国家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多吸引农民务农,通过送学上门而不是尽在一个地方教学来扩大生源。总之,要按市场需求制定培训内容,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农民职业培训。

(3)增强师资力量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在招聘农机校教师时严把关,多多吸引中青年教师,选派教师代表去更高层次学校进修学习,拓宽其知识结构,逐步解决教师老龄化以及知识老化的现状,稳定教育质量。在理论教学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达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上,仅靠实物、模型的演示还远远不够,要把学员带进实验室、实习车间、试验基地,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员的技术能力;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结合生产实践,选取通俗易懂的新版本;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讲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结合专业特点,讲授一些法律法规知识,环境气象知识、职业道德知识,以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跟上市场的变化形势。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形势面前,如果仍然固守已失去生命力的吊板的办学方式,仍然束缚在狭窄的培养目标上,农机化学校步履维艰的状况就无法得到应有的改观,农机化的健康发展也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进而影响甚至延缓农村经济振兴。因此,只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产业结构调整,农户需求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敢于开拓,勇于进取,才能充分发挥农机学校的作用,推动农机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机械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农村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种地种田的农民也随之愈来愈少,但我国是农业大国这一事实将会长期存在,如何解决13亿国人的吃饭问题?这就要求农民的素质高,能够独自操作各种农用机械,实现一人承包大量的土地,很多发达国家稳定、持续发展的秘诀,都在于农业有农业科技教育的支撑。如何完成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这对也对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总之,农机事业要发展,离不开农机培训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推进农机化教育为己任的思想,要树立为农服务思想,加强农机培训工作,以培训高素质高技能农机技术人员和驾驶操作人员为目标,要面对现实,勇于开拓,大胆改革,积极进取,为农机化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做出新的贡献。农机学校应抓住这新的历史机遇,审时度势,走在机构改革的前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坚持走学科化,特色化之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农机学校品牌,为农机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机培训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