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脐带血采集体会

2010-04-12白淑秋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脐带血抗凝剂娩出

白淑秋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湛江 524037)

人类脐带血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是造血及免疫系统的来源,可以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医学界利用脐带血干细胞已成功治愈和改善了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和血管系统疾病、脑部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因而脐带血移植已成为当今国际医学生物治疗应用研究的新手段、新热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将我院脐带血采集程序、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2008年 8月开始采集脐带血,采集对象为 2008年 8月至 2010年 2月,妊娠 34周以上,供者母亲和父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和先天性疾病史,母亲无慢性疾病,妊娠过程中无明显感染史,无妊娠合并症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等),自然分娩新生儿的脐带和/或胎盘(包括自体储存和捐献),共 372例。

2 采集程序

2.1 准备阶段 采集前要核对产妇姓名、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试管及采血袋 (检查采血袋的有效期,抗凝剂是否无色透明、有无渗出,包装有无破损)。

2.2 分娩前准备 按无菌原则打开采血袋备用,按要求抽取产妇静脉血样 1份。

2.3 采集阶段 新生儿常规断脐:距脐根部 5 cm左右两把止血钳夹闭后剪断。脐带下放一无菌巾,保证采集部位无菌,用 0.5%碘伏棉球消毒脐带断端上方 4~5 cm的脐带,消毒两遍[1]。关闭采血袋上距采血针近的塑料夹,取下针套帽,针尖斜面向下或向侧面进行脐静脉穿刺采血,固定好针头,打开塑料夹,当第一股血进入血袋时,要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采集结束后待血液全部流入采血袋后,关闭两个塑料夹,套上针帽扣紧,将血液与抗凝剂再次充分混合摇匀。

2.4 登记、暂时保存 采血袋上注明产妇姓名,按要求准确、完整填好资料。将母亲静脉血、脐带血及登记资料一起放入资料袋,放入 4℃冰箱保存,及时通知脐血库 (24 h内)。

3 体会

3.1 采集技巧 自体储存最低采血量为 50 ml,捐献采血量最低为 90ml。所以脐带血采集要以安全无害为原则,尽可能多的收集脐带血[1]。断脐后立即采集,选择穿刺点要遵循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采血针头斜面向下或偏向侧面,如穿刺失败,立即用止血钳夹闭破裂血管,重新选择在此上端的脐静脉穿刺采血[2]。如脐静脉相对平直,见回血后针头沿血管壁顺行 1~2 cm,再用止血钳或手固定穿刺针头,如脐带滑,可在脐带外包无菌纱布防滑脱。当血液进入采血袋时,可以轻轻按压或轻轻晃动采血袋,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血细胞凝集。采血袋的位置要低于采血部位,可将采血袋垂直放于操作台下,依靠自然晃动混匀。为了尽可能多的采集脐带血,胎儿娩出后不急于娩出胎盘,增加胎盘在子宫内的时间可有效增加采血量,还可以在胎盘娩出后,由两名医务人员配合继续采集,可一人手持胎盘轻轻挤压,另一人从胎盘根部的脐静脉重新穿刺采血,边挤边采集。

3.2 采集中的注意事项 (1)采血前常规检查采血管及采血袋是否在有效期,外观有无破损,采血袋中抗凝剂是否有浑浊、渗出等情况。为了保证采血质量,应由持有脐带血采集合格证的医生或助产士采集。(2)采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因阴道分娩时有羊水、胎粪和大便污染接生台,所以对穿刺部位的脐带要彻底消毒,消毒两遍,要由脐带断端向胎盘方向消毒,采血前才取下针帽,避免穿刺针头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采血完毕后要关闭两个塑料夹,套上针帽扣紧。采血时尽量减少更换穿刺部位。保证脐带血处于无菌状态。(3)掌握好采血时机,最佳采集时间是断脐后 1~2 min内,采血袋的位置要低于采血部位,穿刺点要遵循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 ,采血时采血管始终保持通畅,不得盘绕或打结。采集过程中尽量多采,但要避免过分挤拧脐带和胎盘,减少细胞的破坏。只有保证足够的血量,才能保证有核细胞的数量。(4)双胞胎采集脐带血必须留 2份脐带血,分别采在两个血袋中。第一胎娩出后不得采血,待第二胎娩出后方可采集。血袋上要注明 “大”、“小”。

[1]梅花,谭周敏,曾薇,等.脐血采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5,19(12):2682-2683.

[2]孙美珍,侯媛媛,丁淑英,脐血的采集体会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51-52.

猜你喜欢

脐带血抗凝剂娩出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脐带血是否值得花钱保存?
误区!花钱自存脐带血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脐带血要保存吗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剖宫产胎儿娩出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