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36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0-04-12李永锐
李永锐
婴儿湿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因不十分清楚,常规治疗效果不好。临床以湿疹的皮损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不同期[1]。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后,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探讨婴儿湿疹的发病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总结了我科2008 年1月~2010年3月有完整资料的36例患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6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以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病历,年龄20 d~1岁,平均6.2个月;病程2周~3个月不等;初诊27例,复诊9例;市区26例,农村10例,分别占72.22%和27.78%,城乡之比为1∶0.38;患儿一般状况均良好。
1.2 临床表现36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潮红、密集的小丘疹、渗出、脱屑及厚薄不一的油腻性黄痂,均有渗出及融合倾向,符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未见慢性湿疹患儿。发病部位以头面部为主,个别患儿延及颈部或全身,肥胖患儿皮肤皱褶处更为明显,潮红、渗出及破溃感染。外阴、肛周也较多见,多为使用一次性尿布所致。
1.3 治疗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给予扑尔敏口服,外用我院自制维生素B6霜或复锌软膏等。对皮肤渗出明显或有较厚结痂的患儿,给予局部处理,清痂及湿敷。给予维生素D2果糖酸钙针肌注,口服抗组织胺制剂,并以0.5%~1%的硼酸液湿敷后,外用维生素B6霜和曲咪新乳膏混合外用,症状控制后停用曲咪新乳膏。有感染倾向者加用抗生素口服。6个月以下的患儿,嘱其母内服抗组织胺类药物,通过乳汁让患儿获得。
1.4 治疗结果治愈时间最短为2 周, 最长者 8周,平均37.33 d。本组36例患儿全部治愈,其中复发患儿12例,继续治疗仍有效。
2 讨论
婴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可由外源性的激发因素及内源性的诱因引起[2]。就本组36例婴儿湿疹而言,笔者认为患儿发病多与母亲的饮食不当有关。在病史调查中发现患儿母亲多在孕期为加强营养进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同时加大“补品”用量,产生了营养过剩,皮脂腺分泌过多,有益的维生素补充不足,加上环境污染因素的干扰等是近几年婴儿湿疹及成年人湿疹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病史调查中还显示,部分患儿父母或父母家族中有明显的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很多学者认为,该病病因复杂,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或Ⅳ型变态反应有关[3]。虽然多数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进行大致诊断,但对某一个具体病例或者某一类湿疹来说,真正的病因仍不能准确解释。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用什么样的治疗才是最合适的,有待于广大学者进一步探讨。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604.
[2] 黎昌强,杨西群,陈德宇,等.湿疹患者血中IL-2、IL-5、IL-10 和EOS的监测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 21(9):537-538.
[3] 刘西利.湿疹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治疗[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