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跨文化传播与冲突的四个规律

2010-04-12种海峰

关键词:冲突文化

种海峰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简论跨文化传播与冲突的四个规律

种海峰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全球文化传播与冲突问题构成了时代主题的重要章节,呈现出新的规律:在文化传播与冲突中,文化信息流一般由势位高向势位低流动;文化结构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遭遇冲突具有不同时性;文化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了一种选择作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作用;假如双方仍然势均力敌,难分胜败,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双方文化会在某些问题上做出一些妥协让步以适应对方;探讨跨文化传播与冲突中的规律性问题,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沟通,相互理解,和谐发展。

文化交往;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

地球上的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规模地流动、交往,世界上各种形态的文化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互相之间进行着如此广泛而深刻的交汇与碰撞,人类社会也从没有发生过像今天这样巨大而意义深远的文化激荡与历史转型。按照传播学的观点,跨文化传播的最终使命是要打破语言的隔膜乃至突破价值观的障碍。在这其中,全球“文化传播与冲突”问题不容拒绝地构成了我们这一时代主题的重要章节,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文化信息流一般由势位高向势位低流动

从表面上看,文明交往中的文化信息流动似乎是平等的、自由的,但实际上,强势文化通常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它控制着信息流向的主导权。文化形态不同,其位势也就不同。其中处于较强态势的文化一般总是取得支配权,不断对外输出自己的信息和影响,在文化冲突中居于有利地位,控制着其他文化。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强力作用下,不得不认同和接受强势文化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等,以适应强势文化主宰的整个社会系统。

这种褊狭的文化传播机制,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单向、片面的流向。目前,这种文化传播机制则主要表现为以西方资本宰制的逻辑和消费主义的强权逻辑,使得原本鲜活的世界文化沉沦于文化生产的标准化、一体化运作之中,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在急遽地消失。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是,当前的强势文化其背后不仅依赖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依赖其各种先进发达的文化传播中介,正是它把文化信息和对外影响迅速有效地传播到对象上面。在当代,文化信息传播的中介日益发达,它已经形成包括语言、文字、印刷、电子、声讯、影像与数码技术于一体的多渠道、多层次、方位的立体传播与扩散的巨系统。这也正是为什么目前处于全球化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感觉受到巨大冲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所依附的国家实力 (主要是物质生产能力),是文化产生并对外产生影响力的坚实物质基础,它对本文化具有自不待言的外在证明功能。因为无论哪个文化体,首要的任务必须是解决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基本需要,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满足人们对生活水平增长的其他需要。哪种文化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它就会对人们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召唤力,人们也更愿意接受它。例如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先进的文化的生产方式由于其在改造生存环境和满足需要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尚处于落后发展阶段的民族来说,总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农业文明之于游牧文明、工业文明之于农业文明无不如此。这样一来,强势文化物质层面的信息便会最先实现由高到低、由强到弱的流动与迁移。在此过程中,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识别者与反馈者,在文化位势存在高低差异的情况下,作为信息流输入与接受一端的受纳客体,并非是完全被动的,也就是说,文化之间的作用与影响绝非简单的直线式的机械过程。在某些情况下,其对强势文化的态度与看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化传播与自然界的物种选择一样,总是优胜劣汰,强者为尊、优者为尊。当不同文化发生联系时,总是那些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更有利于人性舒张的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无论在人类发展的哪个阶段,文化中包含的技术性优势因其有利于人应对生存挑战而属于交流中最易于被接受的因素,包含更多标志着对基本人性及其需求深刻领悟的文化因素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因此得到彰显。

在文化交往史上,这一规律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罗马人对日耳曼民族文化的征服,汉民族农业文化对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最显著的例子如中国的明清易代。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资产阶级“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说的就是这种文化由势位高向势位低流动的现象。胡塞尔也认为,印度人和世界上所有欧洲以外的人都感受到欧洲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东西——理性;“这种东西变成了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在精神上保持自己时却将自己欧洲化的动机;而我们,如果我们正确地理解自己,就决不会举例说印度化。”[2]所以,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3]有的文化实体尽管有强大的军事或者经济上的实力,甚至可以很容易地征服别的文化,但是,并不能证明这种文化实体所有的文化就具有较高的文化势位。

二、在文化冲突中,文化结构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遭遇冲突的不同时性

文化系统包含着物质技术、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3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物质技术是最外层的东西,组织制度是中层的东西,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是整个文化的核心。相对而言,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最容易引起变化,也最容易被人们触摸和感受到,制度层面的文化变化次之,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最难被发现和体认。如果从文化的体用两方面进行区分的话,物质层面的技术就是 “用”,而最深层的精神观念层面就是“体”。当发生文化冲突的时候,低文化系统的物质技术层面最先受到冲击和压力,最先受到他文化的排斥和抵制。在经过一个或长或短时间的冲撞之后,如果失去了物质保护层,与其相连的另一个深的层面即社会制度必然也要引起相应的反应,这就是社会制度的改变。当这两个层面的东西都变化后,接着必然触及到文化的核心层即文化的思想观念层面,最后导致整个思想观念即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这就是文化结构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遭遇冲突先后继起的不同时性特征。

与物质技术层面东西相比,最难撼动、最难改写的是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汤因比说:“在商业上输出西方的一种新技术是世界上最容易办的事情。但是让一个西方的诗人或圣人在一个非西方的灵魂里也像在他自己灵魂里那样燃起同样的精神上的火焰,却不知要困难多少倍。”[5]因为观念文化最难改动,所以相比较而言它的变化也最为缓慢、艰难。

文化冲突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从外到里、从物质到精神的递进规律,在我们近代史上得到了生动的演绎。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西文化冲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危机中四面突围、寻求自救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等。无独有偶,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之初所走的道路也基本上循着先物质后制度,最后是文化这种模式进行、展开的。也是先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物质设备、技术、资金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接着进行了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最后把着眼点还是落实到文化建设上来,掀起了文化研究、传统文化大讨论的热潮。现在人们都承认,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它们同是文化结构中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三者相互制约,相互贯通,各司其职,不可替代,缺一不可,必须协调起来共同发展。

三、“文化维模”原理

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文化维模”原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维模”原理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来的,它认为当一种文化受到另一种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时,总是呈现出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功能,以保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强。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到了一种选择作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作用,使强势文化对处于弱势文化的入侵不能长驱直入,而受到一定力量的阻碍与抗衡。我们可以把维模功能理解成一种“守门人”的作用,竭力阻止外来文化的侵入。

文化不是抽象的,它是特定地域的人们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要想让某个民族放弃其固有的文化,即使是在强大外力的压迫下,它也不可能全盘的接受。由于来自心理上的抵触与排斥,使得人们在吸引外来文化时,总是有所怀疑、选择、有所变通,这在传播学上称为 “文化维模规律”。“维模”,即模式之维护的功能。以赛亚·伯林的民族主义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弯枝”(bent twig)隐喻。说的是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树的“枝条被压弯”,而被压弯的枝条“势必反弹”。这里,“弯枝”暗示那些遭到文化上更先进的外国势力的屈辱性征服的民族。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开始大行其道,但世界总的政治文化格局是从以前两极对立发展到当今的多元并存,这种情况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兴起后殖民主义思潮,纷纷开展了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批判。

尽管我们可以所人类文明划分不同的类型,也可以按照国别区分出不同的文化。但应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所谓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实际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交往、传播、冲突、融合中不断积累、不断创造的。就拿西方文化来说,其本身乃是希腊文明、希伯莱文明、阿拉伯文明、中国文明等多种文化因子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中世纪,阿拉伯数学、天文学、医学、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极大地滋养过西方,使其深受裨益。中国文化也同样如此,自汉代以后,中华文明开始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与希腊、伊斯兰、印度等异域文明发生往来,不断从外来文化中汲取养料,使得古老的历史文化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由于人类永远不可能生活在完全相同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传统之中,因此,尽管地球各地的人们,其生活方式可能有某些相同或相通的地方,但当他们所承载的文化相遇时,各自的文化系统中都难免存在着某些不可能被整合的东西,这些因素构成文化交往因素中不和谐音符。它往往起着破坏或干扰文化趋同的消极作用,但正是这些不可能被整合、同化的因素,通常不是反映该文化特性的最显著的部分。这样,两种文化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结果:一是在不存在强制性力量的情况下,文化总是尽可能多地保持原有的面貌。一是在存在强制性力量时,为了生存,文化一般要适当地进行变革,这种变革并非丧失自我,完全按照强制性文化的指向变革,而是按照自己需要吐故纳新,即吸收外来文化有用的因素,并把它改造为自己结构的一分子,例如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冲突得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两家的一些思想,尤其是吸收了道家思想,最后才被广大民众所接收。大多数中国传统文人,其思想体系大多是儒释道三者兼备。

四、文化顺应规律

文化顺应其实是一种文化调适策略。它是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冲突时,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对峙后,假如双方仍然势均力敌,难分胜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一般双方文化在某些问题上就会做出一些妥协让步以适应对方的过程。当然,其中势力较强的一方要让步少一些,而势力较弱的一方要让步多一些,否则双方的关系就有陷入僵局的危机,不会继续进行文化交往,这就是“文化顺应”。文化顺应主要表现为妥协、和解和容忍等,这都依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采取何种方式,当然有时也需要三种方式并用才可以起作用。为了叙述方便起见,笔者仅以弱势文化为例来说明这个规律。

文化的传播有时类似于水的流动,当遇到某种障碍物阻拦时或外来干扰时候,就会改变路线而寻求出路,而不会因此停顿下来。当遭遇到比自身更强的文化冲击时,靠实力难以改变被压制、被边缘化的现状,这个文化一般就会以顺应的方式化解文化冲突,以争取保存自身。因为,一味强硬抵抗、拒斥强势文化,往往会加速本文化的消亡,招致更糟糕的结局。这种文化顺应一般又可分为文化变形与文化变异两种形式。文化变形,就是在保存原文化价值内核的情况之下,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外部形态,所谓“新瓶子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这种文化变形的结果往往给人一种不纯粹的异样感觉,也常常使身处此文化环境中的人产生矛盾、痛苦的心态,其好处在于毕竟该文化的主体结构毕竟没受到改变,也未产生很大的文化振荡。文化变异则有所不同,它是指文化从里到外的整体性改变,是对原文化本体的抛弃和深层次改革(当然这只是相对于文化变形而言的,不可能绝对彻底地转变成另一种完全相异的另外一种文化。由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任何文化都会或多或少把历史上的一些东西留存下来。)文化顺应是一定的文化实体面临文化冲突时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其不同于强权之下某种文化主权的完全丧失,因此是文化活力的表现。无论是文化变形还是文化变异,都是文化顺应或文化转型的形式。有时候,借助这种变革,原来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文化有可能反客为主,后来居上,逐渐壮大发展起来;而原来的强势文化,也有可能因为僵化、封闭丧失优势而衰败下去,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不少见。例如,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以西方文化同化大和文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而只在某些风俗习惯方面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规律是客观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规律随着事物的变化其外内涵延本身也在变化着。上面提到的几个“规律”仅仅是跨文化传播与冲突中的一般性、普遍性的有限的方面,更多的东西无疑还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有待进一步去认识。跨文化传播与冲突中的规律性问题,其目的并非致力于发现什么能够一劳永逸的金科玉律,而是希望帮助我们客观理性地审视和理解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全球交往,以及深入思考各种文化跨文化传播与冲突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在当代中国现代性文化的建构当中有所作为,增强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冲突与摩擦,更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沟通,相互理解,和谐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德)胡塞尔.欧洲人的危机与哲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70.

[4]刘燕明.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本质[J].国外理论动态,2002.

[5](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49.

【责任编辑:陈红】

Abstract:Global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conflict,which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chapter of the theme of our times,follow some new regular patterns.When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conflict occur,cultural information generally flows from areas with great information density to those with low information density.As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culture,material culture,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do not meet with conflicts at the same time.Culture’s capacity of to defend itself makes its selection of alien cultures,its self-adjustment and self-improvement possible.If two cultures are evenly matched,to avoid mutual losses they tend to adjust to each other by making a compromise.Therefore,a careful discussion of the regular pattern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conflict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d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cultural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dissemination;cultural conflict

The Four Regular Patterns of Cross-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Conflict

ZHONG Hai-fe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Hainan,571158)

G 203

A

1000-260X(2010)06-0149-04

2010-08-31

种海峰(1966—),男,陕西白水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冲突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种新的冲突衡量方式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谁远谁近?
也谈医患冲突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