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渔“生活美学观”与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比较

2010-04-12刘士成

关键词:美学观李渔人文精神

邬 婷,刘士成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李渔“生活美学观”与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比较

邬 婷,刘士成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通过与李渔以人为本、顺时求新的心灵审美的生活美学观的比较,发现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观念存在人文精神缺失、庸俗复制和仅注重身体狂欢的问题,这对我们秉承批判与超越的品格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反思,促使其呈良性态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生活美学观; 日常生活审美化; 李渔

在全球化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审美泛化”的质变,它是包含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即“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此同时,我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精神缺失的特征,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视觉性享受和满足的关注。于是,我们今天往往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是纯艺术和纯文学的所谓“萎缩”,另一方面则是审美和艺术的泛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客观存在,不仅是当下中国的既成事实,而且是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回望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诗意生活,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与审美化相联系的现象并不少见:《闲情偶寄》和《红楼梦》中反映的大量日常活动场景,都是日常生活与审美化相联系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与李渔生活美学观的比较,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日常生活的审美的关系,正视我国当下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否定单纯的视觉性享受和满足,呼吁人文传统的回归,这对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闲情偶寄》中,包括衣饰美容、居室设计、园林建筑、生活器物、饮食、花木种植、保健养生、曲词演习等许多内容。书中所述“虽曰多能鄙事,贱者之常”,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关系密切的事物。在讲述这些事物时,李渔总是首先考虑人们的现实需要,把生活享受的权利作为关注的重点,突出人的形象,把寻求人的美作为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其中,《闲情偶寄·颐养部》涉及到人自身的健康和快乐,李渔采用达观的人生哲学态度,在烦嚣的世俗生活中寻找行乐保健的方法。此外,他还为不同情境、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安排行乐保健之法。如:贵人、富人和贫贱分别有不同的行乐之法,春夏秋冬四季的行乐之法也各不相同。他指出,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一种无往而不乐的精神。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李渔讲述了“衣以章身”的道理,要求衣服应与人的气度品貌相一致,即“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除了人自身健康和穿衣打扮考虑周全之外,在居室和房屋设计上,李渔也处处考虑周到,做到以人为本。《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说“使显着之躯,勿太高广。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总之,在保健养生、衣饰器物、房屋居室等方方面面,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

与李渔的以人为本相比,中国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出人文精神缺失的状态。英国诺丁汉特伦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菲瑟斯通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演讲中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指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他们追求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一方面挑战艺术品的传统地位,另一方面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事务上;第二是指将生活转换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第三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迅捷的符号和影像之流,消费社会就是通过影像再生产着人们的欲望,消解了实在和影像之间的差别。而且,费瑟斯通认为第三个方面是当代消费文化发展的中心。根据这一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可避免地与当代消费文化发生了关系。

李渔的生活美学观或许带有一些小资情调,但那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对人心灵美、性格美的高度关注,却比生活在物欲熏心社会中的人们诗意得多。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下,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却丢失了我们最宝贵的人文精神,几乎成为物欲横流的写照。

二、顺时求新与庸俗复制

李渔“所言八事无一事不新,所著万言无一言稍故”,表明李渔是顺时求新的坚守守卫者和执行者。他时时创新,日日求异,强调周围的生活环境与事物要带给人新鲜的感觉,要既不因循守旧又不随波逐流。

首先,李渔强调周围生活的环境与事物的日日更新,能激发人热爱生活的激情。关于居室的设置,他认为,“幽斋陈设,妙在日新月异。居家所需之物,惟房舍不可动移,此外皆当活变。何以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活泼其眼”,也就是说,要时常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不尽相同之感。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都不能墨守成规,要顺时求新。

其次,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追求,李渔也力求自出心裁,不落窠臼。建房造屋,他“不喜雷同,好为矫异”,造文著书,他“不半世操,不攘他人一字”。他认为:“以构造园亭之胜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何其自处之悲哉!”

正如周作人所说,李渔“是了解生活活法的人”,他身体力行于创新理想的生活,以人为本,顺时求新,切合人们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原则,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理念,更是一种生活境界。与此相对,今天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情致,标榜的诗意栖居,讲求的诗情画意,其实并未实现,而是淹没在相互庸俗复制的标榜与吹嘘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同于庄子倾心的“逍遥游”,不同于陶渊明的忘情田园,也不同于周作人等人的“生活艺术化”主张,它带来的是无止境的庸俗复制,在这之中,人们嗅到的是庸俗社会学及经济决定论的气息。人们生活在被商品信息包围的巨大网络中,强大的文化驱动力内化为人自身的种种日常生活行为,但这并不是自出机杼的创意,而是文化驱动力下的复制品。“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出现,它看似颠覆了传统的制度化的理性权利的控制,但却形成了一种更为严厉的无形的文化内驱动力的控制。

跟风消费意识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审美消费出现大量的复制现象。在传统工业社会里,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审美活动彼此之间是分离的,而消费社会的盛行使人们的审美需要代替了单纯的物质享受,审美消费潜移默化地注入我们的环境和内心,形成消费至上的驱动力。“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集中体现,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它表达了人类审美的一种新的价值趋向,即趋向个体的日常生活过程,趋向人类现实的生存价值的实现。”在新传媒势力的鼓吹下,人们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即拥有某一品牌便意味着拥有了美丽、高贵。大家会争相拥有某一品牌的衣服、挎包或其他生活用品,不管其是否适合自己,品牌效应大过了物品自身的价值,甚至超过了人自身的魅力,于是仿造、复制之风盛行。高跟鞋的盛行使人人脚踏高跟鞋,无论其是否有害;染发、卷发的盛行引发了烫染风暴,黑色过度变成了异域风情……这种跟风消费使人们忘却了自身魅力,迷失于对各大品牌狂热追逐中,使日常审美变成一种庸俗的复制行为。

三、心灵审美与身体狂欢

李渔认为以人为本关键在对心灵、性格美的关注上。他说:“世人不知,以为美色,乌知颜色虽美,是一物也,乌足移人?加之以态,则物而尤矣。”“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使无情之事变为有情,使人暗受笼络而不觉者。”从上述分析人心灵、气质、修养等内在美与外在姿容美的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李渔未把审美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色相欣赏上,而是注重向心灵美、性格美的开掘。

相比而言,“日常生活审美化”中大众的心灵美、性格美迷失在物的生产幻想中,物欲熏心,从而忽视了自身修养的提升。服饰、家具、化妆品等都成为某种生活品质的象征,拥有它即象征某种品质的生活,物成为衡量人价值的标准。在人文精神缺失的日常审美中,身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它张扬象征着精神关注让位于肉身关注,如瘦身的焦虑与整容的盛行。

当下,人们不是首先关注自身的学识与心灵,而是身体,这其间既有官能刺激与满足,也有对形体与容貌的关注。形体馆与健身房的出现;化妆品的热销;整容医院的流行都说明当代消费文化中最大的神话——“身体”的神话。“20世纪增长的消费文化和时尚产业特别重视身体的表面。消费社会重视强健、美丽的身体,在这个消费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西方价值发生了主要的历史性变化……与消费注意相关的是,人们对身体的审美性质日渐重现了,而这则是从长相的角度来强调苗条和自我调控。”整容的盛行、人造美女的出现都仅仅是为满足人的感官享受而进行的庸俗复制。

鲍桑奎认为:“凡是对感官知觉或想象力,具有特征的、也就是个性的表现力的东西,同时又经过同样的媒介,服从于一般的、也就是抽象的表现力的东西就是美。”没有想象力参与的纯感官活动是不能称之为审美的。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中,对物和身体纯感官意义的关注排斥了想象力的参与,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

在中国这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杂糅共生的国度里,“日常生活审美化”已堕落为消费文化的同谋,它操守着审美消费的霸权,复制着浅层次的、感官层面的刺激消费,忽视心灵美的塑造,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而李渔以人为本、顺时求新的心灵审美的生活美学观,对我们进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反思,促使其良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1] 王 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三大焦点[J].东方论坛,2007(2).

[2] 李 渔.李渔随笔全集[M].武汉:巴蜀书社,2003.

[3] 迈克菲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 周莲红.身体在场、精神缺席的视觉盛宴——反思“日常生活审美化”[J].新余高专学报,2006(3).

[5] 李 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6] 李西健.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兼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7] 汪民安.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 鲍桑奎.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G 112

A

1672-6219(2010)增刊-0118-02

2010-11-23

邬 婷(1988-),女,湖北人,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美学观李渔人文精神
SOLES OF WIT
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论玉的美学观对《诗经》中爱情诗的影响
品读德彪西《雨中花园》中的绘画性因素
李渔的养生之道
杨梅救了李渔命
从文人品格到“诗意栖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择居的生态美学观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