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网络生活的自由主义隐忧及其危害

2010-04-11倪荫林

关键词:自由主义镜像个体化

倪荫林

(河北廊坊武警学院管理系,河北廊坊065000)

试析网络生活的自由主义隐忧及其危害

倪荫林

(河北廊坊武警学院管理系,河北廊坊065000)

稍加研究可以发现,由于计算机通用语言及网络生活个体化、去中心化、匿名化和管理滞后等原因,网络生活存在着严重的自由主义隐忧。这种隐忧对个体和社会整体发展、民族凝聚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都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必须采取恰当对策加以消弭和预防。

网络生活;自由主义;危害分析;消弭对策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形式或生活空间,网民人数急剧攀升。网络生活对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消极或负面影响。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网络生活的自由主义隐忧,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恰当对策加以消弭和预防,以使网络生活更好地发挥正向积极作用。

一、网络生活自由主义隐忧的现实性考察

自由主义是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推动、适应资产阶级革命需要和形势发展,自17世纪末就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理论,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或价值理念。不管视域各异的学者对自由主义持怎样的见解,也不管自由主义理论和运动对人类追寻与探索自由有怎样的启示或借鉴作用,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个体本位是自由主义的基本社会精神,则是学界已经一致认同的。自由主义的这种价值理念和社会精神,决定其不能成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理论或精神支持,也不能成为主导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主流思想。网络生活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兴起,现在也尚未有像传统的政治自由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那样明确主张网络生活自由主义的理论或著述,但网络生活的自由主义隐忧却是自网络生活兴起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着,而且现实地发生着负面影响,对此不能不有清醒的认识。

1.计算机通用语言的构形作用,使网民民族向心力弱化。自由主义作为英美国家的主流思想或意识形态,必然通过英语这一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媒介传渗到我国,并对网民产生影响。这并不是说英语作为计算机通用语言就直接传布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或价值理念,而是说英语作为计算机通用语言对以个体本位为基本精神的自由主义有潜移默化的传布作用。当代语言学大师沃洛希诺夫认为,语言符号并非中性的“零度写作”,而是社会历史语境中的意识形态,语言形成的规律是社会学的规律,社会语境决定话语结构,语言表述结构是纯粹的社会结构,反过来,语言具备对社会的构形力[1]。英语在结构上凸显施承主体,如果从语系上考察,西北欧语言,如德、法、意语,都有此种特点。按照沃洛希诺夫的思想,这与西方国家强调个体本位的社会传统和意识传统不无关系。而语言的构形力会对人的意识的发展产生反作用。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兴起,自由主义得以在西欧确立和发展,也应能从语言的构形作用追踪到一些原因。在当代,伴随着西方自由、民主潮流的冲击,计算机通用语言对习用之的社会成员的构形作用应该不会削弱,而是会更强,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2.网络生活言论自由,信息庞杂,缺少规范之外,使自由主义言论或思想有了易于传布、滋生的可能或空间。网络生活由于少了许多网络外生活的限制或强制,可以使人们的自我意识、自主精神、民主公正等意识得到培养和发展,但是,由于对网络言论缺乏明确的规范要求,在网上,人们几乎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此,一些自由主义言论也能在网上顺利传布。我国虽然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但实际的网络信息管理是由社区版主操控的,版主对是否允许信息发布有很大的裁量权。由于版主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和对网站访问率及信息发布率的片面追求,版主在操控信息发布上有很大的主观性,一些突破我国政治疆界的言论因而就难免在网上传布。其次,网络生活匿名化推助了网上言论自由的发展。在网络中,人们一般都以网络I D进行交往,有时一个人可以注册多个I D,与真实身份隔离,不便于追究责任,言论发布者言论相当自由,其中就不排除自由主义成分。另外,我国信息过滤技术相对落后,难以过滤一些自由主义言论,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其先进信息技术有意传布的自由主义言论信息。

3.网络生活造成人的自我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剥离社会系统质,使个人主义得到一定张扬。自由主义的一个根本缺陷或根本特征就是剥除人的社会系统质,认为个体是先于社会的第一实体,是理解社会整体的基点[2]。而我们知道,人是社会存在物,不能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网络生活的匿名化和个体化,使“人们在真实世界所受到的规范和所要履行的社会期待在网络中伴随着角色的隐匿而在网上消失”,使“网络外真实世界符号的共享意义系统”与网络生活的“意义系统出现了分离”,使“个人呈现出反社会的一面”[3]。可见,网络生活造成的自我分裂,使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社会制约和规范之外,使分裂出的个体本位的自我单向度地发展,这与自由主义的根本特征恰好是一致的。这种个体本位的单向度发展,会使自我失去节制,私欲膨胀,邪念横生,致使网络违法犯罪案件飙升,其中,青少年因涉网而违法犯罪现象尤其触目惊心,有的为筹网资而盗窃抢劫、杀人越货,甚至残害亲生父母,有的将网络中的邪乱暴力在现实中进行实施体验,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4]。这并不是说自由主义就一定导致违法犯罪,而是说自由主义所倡导的个人主义价值理念和个体本位的思想观念有导致违法犯罪的心理或潜意识诱因作用。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飙升说明了网络生活自由主义倾向造成的个体本位思想的严重性,这种严重性反过来又会使自由主义的张扬或散布有更大的可能空间和思想土壤。

4.为网络生活个体化及个体本位所作的理论阐发,有意无意地为网络生活自由主义注入精神支持。网络生活个体化对人的个性和自我发展有推进作用,但是,个体化与个体本位虽然不同,两者却无天然分界,而是极易由个体化走向个体本位。而且,一些人对网络生活个体化及其对自我个性发展的作用过分看重,过于乐观。比如,有学者说,随着网络的发展,“真正个人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了”[5];“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是真正的互动”,“网上互动能帮助成员形成自我”[6];“真实世界中的自我的许多方面在网络空间被……向上提升”[7]。还有学者引用弗洛伊德的“三我”说来阐释网络生活的个体化:“在网络中,本我的更加充分释放和超我更充分的实践和操作的结合,更加有力地调和了其天生的冲突和矛盾。”[8]也有的学者引用弗洛伊德的学生拉康的镜像理论为网络生活个体化寻求理据:“他者对自我的强占和压制使自我时时都在寻找一种反强占反压制的挣脱力量。虚拟社区出现后,尽管自我仍处于现实社区和虚拟社区中他者的包围中,这就决定了自我在虚拟社区仍带有镜像的本体论残余,但是由于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自我真正找到了反抗的可能性力量,回归到本真的自我,从而从镜像走向拟像。”即“只能自我交换,在一个不间断的没有任何指涉或周边的回路里进行自我交换”,实现“完美的自我辐射”[9]。如果说对网络生活个体化好处的一些现象性铺叙只是一般地影响人们的感觉或心态的话,这种理论上的阐发就是在为个体本位确立根基了,是应该严加注意的,因为这种理论阐发有着明显偏颇——自我镜像就是“本体论残余”吗?没有“周边回路”的“自我交换”就可以形成“本真的自我”吗?回答是否定的。

弗洛伊德的“三我”说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上富有建设性价值,但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看,却有很大局限性,若再将之推广到社会学意义上,则更不可取。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是人的本我(伊底),其为道德习俗和法律所不容,因而被压抑或排挤到意识阈之下;谁忽视了这种潜意识作用,谁就不懂得人格的本质[10]284-286。这明显地把本我与社会置于矛盾境地。若果真如此,人和社会还怎能相融?如果说弗洛伊德是想让人们将本我与超我(根据社会行为准则和要求而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的由外界的规范要求所形成的结构)协调结合而形成现实的自我,对人的社会化还有很大建设性作用的话,那么拉康则完全封杀了人的社会化之路。拉康的所谓镜像就是弗洛伊德的“超我”中的社会规范或要求成分——“这个镜像……是‘我’周围众人的目光、面目和形体行为构成的反射的镜式形象”,而人“在认同于镜像的同时失却的正是自己”,“‘成为你所是’变为‘他者所让是’”,“本我被谋杀了”,“人在每个时刻都是以自杀来构成他的世界”,因而,“人没有本真的家园,所以也不存在回家的路”[11]。由人的社会化理论可知,社会必然而且必须对个体发展有确定的规范要求,个体也必然而且必须通过“镜像学习”而形成和发展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焉”等,都是“镜像学习”的实证。就是说,人不只是按照或依据先在的本我生成的过程,更是按照社会规范要求和“镜像学习”的建构过程。所以,不管是以弗洛伊德的“本我”还是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网络生活个体本位寻求理据,都是理由不充分的。

5.网络生活的去中心化或小中心化为自由主义滋蔓留有可能空间。与网络生活的个体化相联系,网络生活没有类似现实生活的同心圆结构,是去中心的,或是因共同兴趣而自发地形成一些小中心(有学者称为块状结构)。这种特点正好与后现代思潮的主张相一致,也有学者以后现代主义理论论析网络生活的去中心化,但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也有严重的偏颇之处。在此情况下,自由主义思想或观念也可以作为某些人的兴趣而在网络中传布和滋生。

上述说明,网络生活确实存在着严重的自由主义隐忧,并非无端妄说。

二、网络生活自由主义隐忧的危害

网络生活是一把双刃剑,有诸多积极作用,也有若干负面影响,下面仅择网络生活自由主义隐忧危害之要者略述之。

1.与个体化相联的个体本位使个人发展取向盲目或迷茫,这又与网上的庞杂信息轰击、因浮躁而不能对人生做深沉追索有关,进而会制约人类或社会的整体发展。通过考察人们的网络生活可知,许多人上网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痴迷上网聊天,浮躁地浏览网页,热衷网络游戏,迷失了个人发展的理性取向。然而我们知道,人生不能没有崇高的目标追求。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说:“倘若人不能依靠一种比人更高的力量努力去追求某个崇高的目标,并在向目标前进时做到比在感觉经验条件下更充分地实现他自己的话,生活必将丧失一切意义与价值。”[12]41孙正聿教授说,追寻世界统一性和终极存在是人类实践和人类思维作为对象化活动所无法逃避的终极指向性,这促使人类百折不挠地求索世界的奥秘,不断更新人类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追寻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是人类思维对终极存在的反思性思考中所构建的终极指向性,对终极解释的关怀就是对思维规律能否与存在规律相统一的关怀,也就是对人类理性的关怀,这种关怀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引导人类进入更深层的哲学思考,它启发人类在理想与现实、终极的指向与历史的确定性之间,永远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使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保持勃勃生机[13]231-240。个人发展取向迷茫,必然削弱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张力和运动生机。

2.自我分裂,弱化主体的现实存在能力,降低社会整体效能。通过考察可以发现,不少网民一进入网络就情绪亢奋,回到现实中则索然黯默;在网上能言善辩,在现实生活中却木讷语钝;网络交往和顺洽惬,却不能妥善处理现实的人际关系;对网络语言滚瓜烂熟,却难于用传统的现实社会语言表情达意;热衷且游刃于虚拟经营活动,却做不好现实的经营贸易。这有注意重心或精力转移问题,更重要的是自我分裂、自我认同危机的结果。在现实中,自我言体行为的可感知性、现实状况以及他人、社会评价及评价作用的现实性,为自我认同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明确可判定的标准,人几乎很少有认同危机。在网络虚拟中,自我感觉虽然是客观的,但行为模式及其效果与现实却是有一定断裂的,以致使人难于判定虚拟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哪一个是真实的我,不能很好地实现虚拟与现实中的角色转换,并使之协调一致,造成实际能力缺失,难于在现实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反过来又更热衷在网络虚拟中寻求快感和确立虚拟的自我价值,造成虚实位次颠倒、真假效能错乱,自我病态分裂。这势必弱化主体的现实生存能力,从而降低社会的整体效能。

3.加重社会现实层面的分裂,削弱民族凝聚力。(1)通过考察可以发现,不少网民在网络中追求个人快感或心理满足,对现实则表现一种疏远、淡漠态度,以致使现实的人际关系疏离,这必然会降低社会和谐程度,削弱民族凝聚力。⑵有些网民不能很好地实现虚实转换,以网络虚拟中带有理想性质的愿望图景要求于现实,结果感到较大反差,以致产生对现实不满、抵触、逃避或对抗心理及情绪,甚至实际的消极或对抗行为,这必然加重社会的不和谐,削弱民族凝聚力。⑶网络信息多样化和个人的自由选取,使得诸如洋、黄、朽、糜、怪等内容为一些人所乐道,对体现和承传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却避而远之,使得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弱化,以致削弱民族凝聚力。⑷网络生活的去中心化和信息多样化,会导致民族意识弱化。一些人很为网络生活突破现实空间界限而喜悦,似乎通过网络互动就能走向世界和谐。其实这是一种幼稚且带有理想性的主观愿望。在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仍然是最高利益实体,人们不能超越这种历史现实和突破民族国家疆界而仅通过思想互动就达到世界和谐。有学者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先进的网络技术优势,借互联网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向他国输出技术和装备时,往往把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连同(包括软件)一起输出了”[14]71。网络生活的去中心化和信息多样化正可以起到西方国家削弱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不可不加重视。

4.去中心化,个体化,再到个体本位,以致使个人主义被张扬,道德走向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也会随之浸渗到现实生活中。英国哲学家迈克·费瑟斯通就批评说:“这种抱着‘为什么我不能吃自己的蛋糕’态度的生活取向,就要求他们既要安全又需冒险。他们力图最大化地扩大可以获得的感觉范围并加以体验,这是新型的自我陶醉。对表达和自我表达的探索、对身份地位的迷恋、表征与自然呈现使新型小资产者成了‘自然’消费者。”[15]137这必然使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冲击和挑战。再有,有学者研究发现,网民具有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聚集特点,即一些志趣相投的网民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通过网络交往而继续向这一偏向移动和聚集,最后形成主张某种极端观点的小中心[16]。人类社会发展必须有核心的目标指向,它也应成为每个人的目标追求。一个社会也必须有其主流的核心思想或价值取向。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确立起起指向凝聚和现实指导作用的核心文化精神。如果个人主义被大肆张扬,或形成过多的极端的小中心,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成巨大威胁和冲击。

[1]袁文彬.语言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之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3).

[2]倪荫林.试论自由主义的两脉和三大缺陷[J].社会科学辑刊,2008(5).

[3]魏晨.论网络社区的社会角色与行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6).

[4]倪荫林,李世虎.制传不良网络游戏犯罪的危害及对策[J].开放时代,2006(9).

[5]董金平,高玉玲.乌托邦或异化——对网络社会的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4(5).

[6]刘瑛,杨伯溆.互联网与虚拟社区[J].社会观察,2003(4).

[7]刘柳.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

[8]邓国峰,宋彤宇.网络虚拟社区中的权限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05(8).

[9]徐世甫.主体技术·拟象·公共领域——论虚拟社区[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10]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11]张一兵.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04(6).

[12][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3]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14]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6]郭光华.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责任编辑 张家鹿]

C912.3

A

1000-2359(2010)03-0023-04

倪荫林(1953-),男,河北抚宁人,廊坊武警学院管理系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学和社会学研究。

公安部立项研究课题(2009LLYJWJXY059)

2009-09-20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镜像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镜像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镜像
镜像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