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互动关系

2010-04-11

关键词:精神家园中国化马克思

宫 丽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互动关系

宫 丽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从学理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明确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指导方向,整合思想资源,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二者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元素,马克思主义能够为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导以把握方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提升与理论的深化。

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互动

精神家园是任何民族与个人发展之必需和安身立命之根本。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传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都离不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决策,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文化的理论自觉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昭示着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要在弘扬传统的基础上确立新的方向、目标和内涵。建立在前人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新成果,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而极具真理性和价值性。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目标和方向的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精神家园建设重要的思想资源。同时,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在融入精神家园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自身。因而,从学理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明确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指导方向、整合思想资源的理论前提,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纵深发展之逻辑必然。

一、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条件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这句话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同样适用。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不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无不与建构和维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息息相关。

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使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着“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也遭遇了经济结构、政治制度解体的社会危机以及传统精神家园瓦解的文化危机。对此,张岱年先生指出:“从广义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危机。”[2]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与动荡下,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动摇,随之受到冲击的还有承载社会整合力、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家园。在国人求索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有洋务派的自强新政,康有为的变法维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但最后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还是旨在改造世界,为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在近百年的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具体国情相契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从而被赋予了中国式的创造性阐释,开辟了全新的境界。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非坦途,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磨合的探索过程。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谐社会的建构,无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成果的最好证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也曾带来严重的后果,理论的政治功能普遍化和绝对化、否定传统文化、拒斥西方文化和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文化几近摧毁了民族发展的文化之根。

从“新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从未放弃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努力,而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已初步建成,但从客观上讲,各地域、各民族、各层次、各类别的中华民族成员对这一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非完全认同,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当前,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多重考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融合显得更为必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化的民族特色和身份变得模糊和淡化,世界各文化之间的竞争激烈,文化的安全问题日显突出。在市场化背景下,一些人过度地追求金钱和物质的享受而忽视了道义和精神的提升,心灵日益空虚;市场竞争法则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传统的礼仪与规范遭到冷遇,又加剧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冲突。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和思维的方式,加速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过程,冲击着传统的观念与思维。网络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一个释放压力的空间,一个表达思想的平台,但也有可能让人误入虚幻的歧途。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又带来了价值的多元化趋势,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面临着空前的冲击和挑战,建设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迫在眉睫。

二、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前提

中国近代史上有过多次求学于西方的经历,涉及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各个方面,但从未有哪个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中国社会影响如此深刻和巨大。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够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格及其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统一性密不可分。

(一)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格是其能够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力所在

作为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总概括,它来源于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又引领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德里达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大声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3]21这“某种精神”即是马克思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不仅在于它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去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更在于它敢于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批判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因,也是其理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么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4]今天我们“要想继续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中汲取灵感,就必须忠实于总是在原则上构成马克思主义而且首要地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批判的东西,那就是一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这种批判在原则上显然是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的”[3]12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于它超越抽象的形而上学而从“现实的人”出发去指导实践。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就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使得马克思主义倾听实践的呼声,专注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解决问题中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寻找历史进步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在于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能随着时空的转移和研究对象的变化不断吐故纳新、去伪存真、与时俱进。马克思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吸收和改造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并没有就此停滞,而是不断借鉴和吸收了最新的文明成果,不断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在于它是在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背景下产生并在全球化的世界图景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理论活动的早期,马克思就发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和表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了……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生产成了公共的财产。”[1]246马克思主义不只是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批判理论,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理论,它关注的是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具有永恒的历史性价值又能够自觉面向世界与未来。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功能与价值取向上相融相通,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功能来看,精神家园是人创造的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意义世界和理想的境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建构旨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确立社会共同理想和精神信仰,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这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致性。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深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勾画出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蓝图。“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不仅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归属”[6]。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所提出的奋斗目标,如“四个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向这一最高理想的接近。

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一般意义的精神家园 “是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世界,是个人或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生命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7]。这种对于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问与反思,对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关注,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正是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极力关注的问题和追求的最高价值所在。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与今天有着很大不同,但他们关注和批判的社会问题至今并未完全得到解决,关于人的异化、人如何发展的问题仍然严峻而突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作为重要内容和思想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思想指导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发挥精神理论的指导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保证正确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也能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包含十分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其中一些科学的方法论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意义重大。精神家园指向意义世界但绝非空中楼阁,只有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出发,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出发,从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才能富有实效;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论方法,才能体现“共有”;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神家园的建构只有与物质家园的建构相适应,才能发挥精神家园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求利用新的精神文化资源来重构,不仅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应包括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现代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从革命文化到改革文化再到和谐文化,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核心。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同时,强调民族的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增强文化的民族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充分实现和谐文化的利益调节和精神激励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应当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现实产物”[8]。它凝结了先进的思想理论、高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精神风尚、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核心,因而也能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

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互动还表现在精神家园的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作用上,它将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一是有益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哲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直接依托于各民族的生活实践和思维方式,各种具体的哲学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内容和民族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必须以中国国情为背景,以中国问题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为目标。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种子早已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客观地讲,马克思主义至今还没有能够完全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命的延续,将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程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融合的程度。精神家园本身是人们对生活意义和生命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通过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增强其自身在中华民族成员心中的理解度与认同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二是有益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和世界胸怀,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诠释现实、审视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与说服力才能体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时代性也正是精神家园内在的特性之一。从精神家园的角度来看,能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一定是那些能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东西,比如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及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民族最高价值追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先进思想文化。正因此,精神家园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融合将进一步实现与时俱进。

三是有益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泛理解与认同主要还是在政治层面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存在,其认同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要求它必须走进中国人民的内心世界,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各民族文化风俗各异的现实又使得马克思主义由政治认同上升为文化上的认同面临着种种困难。问题正是哲学的生长点,不断地创造性地回答时代问题是哲学发展的动力所在。马克思也曾经指出,对于一个时代的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9]。在当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践,关注人类的命运,反映时代的诉求,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所在。马克思主义只有更加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突出其对生命归宿的文化认同或终极价值的理想认知作用,才能在社会精神文化领域增强其理论的作用力与吸引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重心在精神家园,着眼点却在民族共有。所谓“共有”意在区别于个别和部分,要具有广泛性和大众化,不仅能够被广大社会成员所知晓,还要被广泛理解、接受与认同。亲切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要通过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实现,让宏大的理论走近日常的生活,让哲学关照人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辅相成与互相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融合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强烈的理论需求、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格及其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统一性是其融合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马克思主义以确保建构方向,丰富、整合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也需要融入并指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进一步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马克思主义只有继续关注和关照中国当代的社会现实问题,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不断激发科学理论的活力。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8.

[3]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6]苏荣才.共产主义——当代中国青年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1(2).

[7]纪宝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教学与研究,2008(4).

[8]高永久,陈纪.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J].科学社会主义,2008(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

Analysis about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Chinese Spiritual Home

GONG Li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To interpret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theoretically between Marxism and Chinese spiritual hom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clear the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piritual home,integrate ideological resources and deepen the study of Marxism in China.The relationship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Marxism integrates to Chinese culture with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Marxism and`it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a are core elements of Chinese spiritual home,Marxism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piritual home;and to Marxism,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piritual home is conductive to enhance its value and deepen its theory.

Marxism;Chinese spiritual home;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27

A

1000-2359(2010)03-0012-04

宫丽(1982-),女,辽宁葫芦岛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责任编辑 张家鹿]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08JZD0002)

2010-02-05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中国化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