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导读新论

2010-04-11韩明薇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韩明薇

(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68)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集合体,是进行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教育和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阅读”就是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1 阅读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

阅读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大学生的心灵之窗,塑造他们的灵魂,引导他们积极向上;阅读可以涵养他们的精神,丰富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大学生的心境,增加他们的生活情趣,使他们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现在社会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吸收新思想,才能使自己的思维不会呆滞,思想不会僵化,创造力不会枯竭。大量的阅读能够使他们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世界,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借助于阅读这一积极的消遣方式来修身养性,能够使他们始终保持生活的激情,使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辉煌。

2 大学生阅读现状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获取知识,阅读习惯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出现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多层次的阅读格局。问卷调查显示:杭州地区16所高校的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和阅读书报刊,两者的比例分别占81.7%和51.5%;广州地区的76%的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超过7成;43%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下,网络阅读超过图书馆阅读,而且将有逐年上升发展的趋势。大学生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行为往往受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崇尚的是电子网络阅读,把大部分课余时间用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和电子阅读等网络阅览,甚至毫无节制的沉迷于其中,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对纸质期刊文献的阅读时间减少。既不利于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更严重的是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被网络夺走,造成大学生阅读的兴趣泛化或情感缺失,产生各种心理困惑,甚至导致大学生对文本阅读注意力、思维力、鉴赏力等能力的弱化、退化。这是各地区高等学校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3 导读对大学生阅读的作用与意义

大学生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行为受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个思想单纯、可塑性强的大学生群体,图书馆可以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他们接受的应试教育,对课外书籍阅读较少,进入大学校园后,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求知欲强,阅读潜力大,因此,对他们的阅读倾向和阅读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和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激发大学生读者潜在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生读者的文化修养。以正确引导和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使其形成接受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阅读理念;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综合能力提高以及建构读者健全的阅读心态、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充实读者的精神生活、树立读者高尚的情操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4 导读工作方法与策略

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内容应呈现出多种形式。如:对大学生读者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介绍本馆的性质、机构设置、藏书特色、接待咨询、板报剪报、专题索引、读者报告、读者研讨;根据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参考文献,开展图书推荐,进行阅读辅导,指导他们使用各种检索工具和电子文献数据库目录;向大学生介绍本专业最新的科研动态,把本专业领域内最新科研成果和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读者等。这些服务措施虽然让大学生读者充分有效的利用图书馆,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但是,其内容与方法仍然停留在“广”与“泛”的浅层面上,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指导。从大学生读者个体的阅读行为分析,其个人阅读行为主要受其主观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读者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进行培养与引导,对诱发大学生读者潜在的阅读欲望,提高大学生的阅读修养,倡导大学生回归传统的文本阅读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1 提高大学生读者阅读意识

阅读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书本知识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因而阅读就是从人类几千年来所创造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中,获取信息,占有知识,认识世界。正如高尔基所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我们既可以在浩瀚的书刊文献的海洋里吸取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和智慧。阅读作为人的一种自觉活动,必须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为思想基础,主观上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如何,是每个人得以提高阅读修养的内在动力。阅读认识越高,产生的阅读行为就越理想,收到的效果就越好。一切外来的阅读指导活动都必须通过它才能产生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大学生读者的阅读意识,要以他们的实际出发,从理论上点拨,在实践中推动,在活动中激励,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读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深化理解,提高认识。

4.1.1 点拨法

图书馆导读人员在对大学生读者进行导读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意识为重点,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介绍一些优秀的阅读成功者的个案,从道理上进行点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讲解。分析其阅读对一个人的德、学、才、识的完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启发和教育大学生读者,提高阅读意识。

4.1.2 推动法

加强学生读书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成立由图书馆负责的学生读书团体,有效地支持、管理好学生读书社团的活动,使社团活动与阅读指导、讨论结合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读书竞赛活动,畅谈阅读收获,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开展读书鉴赏等活动,通过演讲、评论、写读后感,引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个体阅读的成果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并能和他人就知识、文化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让他们从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阅读的美,使其沿着多读书,读好书的轨道发展。

4.1.3 激励法

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园地、读书专栏、读书周、图书漂流等活动,推动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广泛群众性的读书活动,并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科专业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比赛、科技发明活动。以此作为引发大学生的阅读潜在动力,使他们在阅读中发现,阅读中实践,实践后再进行创造性阅读,从而使他们体会到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2 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阅读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某种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凡是能够引起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必然能够引起人们对它的注意;图书馆导读学所要研究的兴趣,是影响大学生读者阅读心理和行为的兴趣,即对图书馆图书文献的阅读兴趣。培养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对某类特定的图书所抱有积极的选择倾向和态度;二是指由对特定图书的积极性发展而来的、对一般图书抱有积极态度,即爱好读书,以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兴趣。兴趣是在人的生活中有巨大的作用。它成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强劲的动力,是提高活动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够减轻人的神经紧张和精神消耗,使得所从事的活动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心理学关于兴趣的研究表明,人的兴趣的养成,固然同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积极实践和锻炼的结果。孙中山、鲁迅、郭沫若原来都是学医的,但由于受当时的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他们对革命的兴趣却超过了学医,他们便把兴趣转向了对革命最有激励与促进作用的政治和文学。事实足以证明:兴趣并不是生来如此的,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发展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正确指导读者,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4.2.1 树立高尚的阅读动机,激发阅读兴趣

人对客观外界事物是不是需要和需要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和兴趣的浓厚程度。高校大学生必然把阅读的需要与社会、国家与人类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必然产生一种责任心,一种对知识强烈的需求和欲望。大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兴趣盎然。动机愈强烈,其潜在驱动力就愈大。并给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去克服阅读活动中的种种障碍,使兴趣更趋于稳定和持久。所以,树立高尚的阅读动机,对激发和培养阅读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为完成学业,适应社会、生活和学校的需要,把读书求知当作第一任务,他们努力将自己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希望通过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我,塑造自我,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2.2 设置问题情境,增强阅读兴趣

“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读者努力去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阅读任务。阅读是读者与作者思想沟通的历程,若读书不了解内容,也就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不能沟通。内容再有价值,也不会使人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书的难度必须适中——太简单的读物,读者读来如喝白开水;太晦涩难懂的读物读者读来如啃硬骨头。唯有“不生不熟”、“似懂非懂”的东西,才能激发探个究竟的兴致。兴趣是从开动脑筋、刻苦钻研中得的。问题总是会挑动我们的责任感和好胜心,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和所学专业有针对性的选购图书,让学生读者带着自己的阅读任务和所学专业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思考阅读,以弄通书的精神实质,增长了知识,就会体验阅读所获得的满足感,造成情感上的鼓舞,阅读兴趣就会愈来愈浓。

4.2.3 创设各种条件,培养阅读兴趣

大学生专业方向明确,自学能力较强,对各种信息特别是新科学、新技术、新思想非常敏感。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绝大多数同学渴望更广泛的阅读,希望能够广收博取。因此,大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满足渴求知识的欲望,努力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常言道:学以致用。一方面,图书馆要有意识的引导大学生把阅读知识信息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鼓励大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去猎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发挥本馆资源丰富,氛围浓郁的优势,请名师专家举行专题讲座,通过多种方法使高校阅读文化活动走出校园,与社会文化建设紧密相连,从中获取资源,形成良好的互动,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大学生更多的接触了社会,碰到的问题便越多,也就会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因而越发离不开书,阅读兴趣便越浓。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同学的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朋友交流谈论学问;在校内校外的报纸杂志上投稿发表作品等方式,把读书体会表达出来。而且在相互交流心得的同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促使自己继续去阅读,去不断自我完善。只有创设各种条件,利用一切机会,尽量满足或增强大学生读者已有的合理兴趣,才能使阅读兴趣进入理智认识阶段,产生持久稳定的兴趣。

5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心理学家早已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融洽的人际关系,舒畅的环境,可以使人的心情开朗,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感,从而有利于人的潜能最大发挥。环境决定心理,心理决定行动,而阅读的具体环境则应以使人感觉舒服、愉快、方便为基本标准。高校图书馆本着安全质量第一,功能布局为导向的原则,追求实用效果和艺术效果的统一,在建设设计之前就应运用调查问卷、专家会谈等形式寻求最佳方案,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馆内行走的便利、图书馆工作的方便性等因素,灵活划分功能区实现藏、阅、借一体化。高校图书馆阅读环境建设应从细微入手,创造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美景,营造光线柔和而又明亮,通风,整洁,色彩和谐,安静的阅读场所。同时,应发挥高校图书馆人的智慧,注重馆内文化景观的妆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图书馆墙壁成为文化传播使者,在上面张贴名人名言、读书口号等,营造令人回味无穷的阅读文化。大学生读者穿行其中,会形成与文化名人时刻相伴的美好感觉。在高校和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努力下,使大学生阅读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校园阅读成为一种风尚,校园阅读就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需求,阅读就成为“悦读”了。

[1] 沈小丁,郑辉.论阅读[J].图书馆,2007(6).

[2] 肖卫红.当代大学生阅读与引导[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3).

[3] 赵玉光.影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几种因素[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

猜你喜欢

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