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2010-04-11张昭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数据库特色

张昭

(长春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21)

1 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内容分析

1.1 地方文献特色资源

地方文献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本地区的历史渊源,具有历史特色。具有历史特色资源的数字资源,如辽宁图书馆的辽宁大事记,辽宁地方文献书目文摘全文库,辽宁三十年代作家作品数据库,抗日数据库跨库检索,东北抗战时期人物库,东北抗战事件库,东北抗战书目库,东北抗战图片库,抗战书目库等。有关历史、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名数共计105项,占特色资源名数的31.91%。

1.2 地域特色资源

地域特色资源包括人物,文化等带有区域性特色的资源。具有地域特色的数字资源,如黑龙江省图书馆的黑龙江杂技、少数民族文化、冰雪文化、金源文化、黑龙江野生动物、黑龙江体育名人、黑龙江旅游、黑龙江边境贸易;台湾中央图书馆的台湾记忆系统、台湾概览系统、走读台湾。有关地域特色资源名数共计147项,占特色资源名数44.68%。占所有特色资源名数的三分之一强,历史、地方文献特色资源是现阶段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3 学科特色资源

具有学科特色数字资源,如甘肃图书馆的西部大开发论文精选数据库,山西图书馆的图书馆学文摘数据库,江西图书馆的江图学刊论文文摘,湖南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研究论文数据库,广西图书馆的东南亚研究论文库,台湾中央图书馆的“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云南图书馆的图书馆季刊,共计11项,占所有特色资源名数的3.34%。

1.4 其它专题特色资源

其他专题特色资源共有66项,占所有特色资源名数的20.06%。地域特色资源和历史、地方文献特色资源两个方面的特色资源项数占所有特色数字资源项数的76.59%,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域特色资源和历史、地方文献特色资源两个方面上,这两个方面的建设是当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主体。

2 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不平衡

从我国34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看,西藏、青海图书馆尚无自己的网站,河北、河南、海南、宁夏图书馆有自己的图书馆网站,但其网站上无特色数字资源介绍;而台湾、安徽、云南、山西省图书馆4个省特色资源名数占特色资源名数的28.58%。从地域分布来看,西北五省特色资源名数占特色资源名数的3.65%,平均每省0.73%;东北三省省图书馆特色资源名数占特色资源名数的13.98%,平均每省4.66%,是西北各省的6.38倍;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水平差距如此之大,一方面与各省图书馆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建设特色数字资源的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

2.2 特色数字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省图书馆,其网站上虽然有特色数字资源的介绍,但只是对资源的一般性简介,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如河南省图书馆虽然有古籍撷珍、地方文献介绍、缩微胶片介绍三个特色资源项目,但只是一般性的文字描述,并没有形成数字化的资源;而相比之下,辽宁省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建立l8个特色数据库,形成特色数据库群,并正在建立特色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质量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2.3 特色数字资源共享程度整体不高

笔者登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http://www.ndcnc.gov.cn/)网站,对网站上的“书海精藏——共享工程系统(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展示平台”这一有关省级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栏目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共享工程收录了12个省市自治区图书馆的共24个有关特色资源的项目,占特色资源项目总数的7.29%,占地域特色资源和历史、地方文献特色资源两个有关文化信息资源方面的特色资源项数的9.52%。此外,有些省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字资源并未进行互联网的发布,而只是馆内或局域网发布。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3 省级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

3.1 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加大对特色资源的开发力度

在资源内容的开发上,要时空并举,全面立体地挖掘特色资源:(1)空间纬度。由于地域的差别,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实际情况,有侧重地开发特色资源。如青海、西藏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域和民族文化是其特色资源开发的一个方面,可以开发有关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色资源,建立少数民族特色系统,形成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线的数据库群;海南则是旅游大省,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其重要的特色资源,可以建立海南特色旅游资源系统。(2)时间纬度。开发特色资源,还要从时间纬度上去考虑。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把握社会需求热点,适应时代要求。如2007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云南图书馆为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而建立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库;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为了庆祝奥运会的胜利召开,首都图书馆建立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与艺术多媒体资源库,其内容包括历届奥运吉祥物、奥运火炬、开闭幕式演出、奥运宣传画、邮票、纪念币和各种纪念品,及以奥运为题材的商品广告和赞助商广告等当今热门话题。对于特色资源的来源要采取多样化的渠道,不仅要利用馆内已有的收藏及常规的订购等传统渠道来获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3.2 建立统一标准,规范特色数字资源的开发

首先应在全国建立对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权威机构,来统一负责协调、规划、管理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其次,应制定和出台配套的政策制度来规范特色资源的建设,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实现特色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开发。一方面,要建立特色数字资源的内容标准,从内容上规范特色数字资源,避免特色数字资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规模小、质量低的弊端。另一方面,要建立特色资源的数字化标准,极可能采用国际国内通用的数据著录标准,数据格式标准,数据标引标准,规范控制标准及协议进行建设。包括数据加工、数据采集、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传递、数据交换以及数据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它是特色数字资源的可靠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兼容性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3.3 扩大筹资方式,保证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虽然是图书馆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它的建设需要人、财、物的投入,仅靠图书馆自己常年维持经费来完成这项工作是无法办到的,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要千方百计扩大特色资源建设的筹资方式。一方面,要继续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使其了解到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对当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争取政府立项和财政专项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特色数字资源的宣传力度,引入市场机制,争取社会各界对其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可以尝试融资、联合建库、分散加工等方式,实现对特色资源的共同开发。此外,对于西北等资金投入比较薄弱的地区,在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开发为主的基础上,还应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东部各省的财力、技术和人才的支持。

3.4 提高特色数字资源共享程度

当前,在我国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是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地市、县市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彻底消灭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使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文化精品,真正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各省图书馆要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借助“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大平台,实现特色数字资源的共享。黑龙江、贵州、青海、西藏、内蒙、安徽省等图书馆特色资源尚未实现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的共享,这些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应尽快实现共享;已经实现共享的12个省图书馆,共享资源量还不是很多,应尽快扩大共享资源量。此外,共享工程还应该考虑吸引港澳台图书馆的参与;除参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来实现共享外,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还应考虑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共享,如特色资源的互联网发布,图书馆网页上相互链接等方式来实现特色资源的共享。

[1]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介绍[EB/OL].http://www.ndcnc.gov.cn/libpage/index.htm.

[2] 胡琳.浅谈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2).

[3] 石梅.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刍议[J].情报探索,2005(5).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数据库特色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