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动公共图书馆职能推动农家书屋进程

2010-04-11白如琼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农民

白如琼

(唐河县图书馆,河南 唐河 473400)

1 农家书屋在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1.1 农家书屋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农家书屋改善了农民的读书条件。农家书屋建设在最基层,免费为农民提供看书读报的条件,拉近了科学文化知识与农民的距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农家书屋配备大量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农业科技类图书,使农业科学知识直接进村入户,充分发挥出版物便于传播、便于长期保存利用的特性,解决了农业科技与农民长期隔离的问题。有人形象地比喻:农家书屋消除了农业科技与农民群众最后1㎞距离。农村各类专业户是农家书屋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占农村阅读人群比例的36%。有78%的农民表示能在农家书屋里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科技知识。这些统计数据都说明农家书屋对传播农业科技的巨大作用。

1.2 农家书屋为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了一个重要“抓手”

农民群众不仅有得到衣食住行基本物质保障的权益,还有读书看报等基本文化生活的权益。农家书屋工程与其它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样,是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解决了农民“看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发展的成果,为改善农民群众的民生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少农民群众都深有体会地说:“农家书屋离得近,又是村里人自己管,就跟自己家里的书房一样,我们看得见,用得上。”

1.3 农家书屋为广大农民走进图书馆奠定了基础

农家书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在乡村文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的普及建设使广大的农民朋友在农闲之余走进书屋,逐步学会使用图书,利用科技信息致富、发展养殖、科学种田、多种经营等一系列的致富途径。通过调研,纵观2010年以前我县21个乡镇510个行政村所建成的52个农家书屋基本上都发挥了应有的职能和效用。农家书屋所体现的实际效能必将激活农村阅读需要,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上的作用是积极的、巨大的。

2 农家书屋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2.1 农家书屋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农家书屋普遍存在管理队伍不稳定现象,管理员跳槽严重。其一是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要挑选合适的管理员相当不易,其二是管理员待遇偏低,这样就使管理员不能安心工作,使书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2 农家书屋藏书缺乏实用性

农家书屋由于财力物力诸因素的制约,一般都是藏书少、规模小。初建时,读者一时新鲜,来来往往,可由于图书的补充速度与读者的阅读速度不能成正比,致使农民群众喜爱的书籍短缺,已有的书籍和读者的需求差距较大,其表现为:图书室所藏图书多为武侠、通俗、言情类,或者是坚深难啃的科技大部头专著,农村读者所渴望的、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的通俗易懂的有关现代养殖、种殖方面的图书资料少而又少,这些情况将导致农村读者队伍的不断萎缩。

3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方式

3.1 利用人才优势,引导农家书屋管理规范化

农家书屋建设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培养一支讲奉献、懂业务、会管理的工作队伍。目前农家书屋一般都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员,正常岗位上大多由村干部兼职,大多数人员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培训,缺乏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的基本规范,导致书屋管理混乱,服务功能单一,只能满足一般的书刊借还,更谈不上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因此,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与农家书屋建立广泛的联系,充分发挥自身业务辅导的职能,派专人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辅导和培训,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业务辅导和培训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业务知识的辅导与培训,主要是书刊分类、排架、保管、流通借阅、规章制度的制订、读者登记、流通统计以及读者活动的组织开展等知识;二是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是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的应用与操作。有了懂业务的优秀管理员、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就能建立起农家书屋的长效机制,促使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3.2 发挥资源优势,指导农家书屋服务多样化

3.2.1 编印二、三次文献,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可利用馆藏信息和网上资源,编印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科技信息资料 (二、三次文献),免费发放,让农民群众广泛地接受新信息、开拓视野,增长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使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生活观念逐步得以改善和更新。编印二、三次文献时必须注意确保资料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准确性。其内容可以是种殖养殖技术信息,可以是生产有方、销售有路、致富有门的信息,可以是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的信息等。

3.2.2 开展知识讲座

讲座是直接传播文化、交流思想、陶冶情操、指导人生的知识服务,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公共图书馆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开展讲座活动,既增添了农家书屋特色功能,又增强了公共图书馆的辐射能力和基层服务能力。讲座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请专家现场授课,也可采用现场与视频讲座相结合的方式。现场讲座有互动性强、氛围浓等特点,视频讲座可以让听众接受到高质量的知识信息服务。讲座内容可以包括农业科技、疾病预防、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也可以针对农村读者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

3.2.3 协助开展读书活动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读书活动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协助农家书屋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是扩大书屋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闲时节或传统节日,开展新型农民读书征文、朗诵、百科知识、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针对学龄儿童,可举办“故事会”;针对老年人,可举办棋类、保健养生知识讲座等;针对青少年,可开展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活动。通过以上方式把广大农民吸引到农家书屋来,齐心协力把“农家书屋”办成一个集农民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民俱乐部。

4 以“共享工程”为依托,实现农家书屋的共建共享

共享工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因此,要按照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的总体要求,一是把信息资源作为“共享工程”的生命之源,努力开发各种有特色的、能够反映时代发展、群众迫切需要的信息资源,尽快推进有序化存储、标准化表述、规范化应用的资源库建设;二是要依托各地图书馆、文化站、活动室等基层文化站点,进一步扩大共享工程的覆盖面,并把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工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活动室中心连接起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三是要建立健全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开展馆际互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文献资源使用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图书馆服务能力。目前,“共享工程”覆盖面已到乡镇这一级,有条件的农家书屋应抓住机遇,争取成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利用“共享工程”丰富文献资源的优势来弥补自身藏书的不足。

[1]振恒.农家书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决策[J].图书馆杂志,2008(11).

[2]淑杰.发挥公共图书馆作用,推进农家书屋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

[3]陈开冬.让“农家书屋”火起来[J].党建,2009(2).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农民
农家笑
篽箖·上野书屋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家笑
春回农家
梦幻书屋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