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诗歌用典丛考

2010-04-11朱则杰

关键词:朱彝尊胡天永嘉

朱则杰

(浙江大学 国际文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8)

【文艺学】

清代诗歌用典丛考

朱则杰

(浙江大学 国际文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8)

清代诗歌用典丰富,判断不易。对有关典故进行考察,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具体作品。本文所涉,包括归庄《落花诗》、汪琬《月下演东坡语》、朱彝尊《雨渡永嘉江,夜入柟溪》、胡天游《龙钟》、丘逢甲《题倪县令松鹤图》凡五题六首诗歌。

清诗;归庄;汪琬;朱彝尊;胡天游;丘逢甲

用典是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清代由于处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最末尾,所以诗歌所用典故涵盖的时代范围也最广,不但包含其前历代典籍,而且还可能包括清代本朝的文献。这给考察清诗用典,客观上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某些典故出自何处,作者用意如何,往往不甚了了,甚或判断失误。现在就几首清诗作品的有关典故做一整理,庶几可以窥见一二。

一、归庄《落花诗》用杜甫诗

清初著名诗人归庄,有《落花诗》十二首,又续作四首[1]119-123,在当时曾为人广泛传诵。组诗较长,后世有关选本及鉴赏辞典,一般只选录其中第一首: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

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

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江草自菲菲。[1]120

此诗看似咏落花,其实却在借以凭吊故国沦亡,同时感慨个人身世,寓意十分深刻。而从诗歌具体的写作技巧来看,它几乎句句都在用典,有的甚至一句还有好几个典故。例如第三句的“燕蹴莺衔”,“莺衔”本于唐人常衮《咏冬瑰花》:“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而“燕蹴”则用的是杜甫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关于杜甫这两句诗歌的出处,曾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清诗选》,注为《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2]。而细检杜集,可以发现该题系五言排律,其中根本不可能杂有七言诗句。事实上,这两句诗歌乃见于七律《城西陂泛舟》,全诗如下: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按杜甫诗歌,早在民国年间就已经编有十分完备的引得工具书,只要知道任何一句的第一个字,甚至就是知道一首诗中的任何一个字,就都很容易查到它的具体出处。并且,这个引得工具书,以及后来出现的《全唐诗索引》,乃至现今的电子版《全唐诗》,都不难得到。因此,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错误,原因可能还是在于注释者麻痹大意,仅凭个人的记忆。而其后像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的《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在赏析归庄这首《落花诗》时,仍称语出《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3],则显然是受了该《清诗选》的误导。

二、汪琬《月下演东坡语》所演之语

汪琬是清初宗宋派的一位重要诗人,崇尚苏轼,喜欢以议论为诗。其《月下演东坡语》绝句二首,即具有这样的特点[4]:

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其一)

隐隐清规吐远山,酒枪茗碗颇相关。

人间何处无风月,欠个闲人似我闲。

(其二)

本题第一首,笔者曾选入拙编《清诗选评》[5]。但在“注释”和“点评”中,都把“江山风月”两句的典故理解为苏轼(东坡其号)的《前赤壁赋》“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云云。后来承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本科2003级攸兴超同学于2006年3月16日惠函赐教,才知道原来的理解是错误的。

根据兴超同学的提示,此诗这两句的直接出处,实际上是苏轼的《东坡志林》。该书卷四“亭堂”门“临皋闲题”条,全文如下: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以不如君子,上无两税及助役钱尔。[6]79

两相对照,可以发现汪琬此诗的“江山风月”两句,确实就是《东坡志林》“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翻版。

循此线索,再看汪琬本题第二首,同样也本于《东坡志林》,具体为卷一“记游”门“记承天夜游”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6]2

汪琬该诗“人间何处”两句,显然正是这里“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翻版。这样,再结合汪琬诗题中的“月下”,更可以确定本题所“演东坡语”,全出在《东坡志林》之中。而《前赤壁赋》,尽管与之多少也有一点联系,但绝对不是本题所演的真正之语。

兴超同学作为一个刚读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其读书如此认真仔细,的确令人敬佩。特别是他能够将发现的错误诚恳地直接告诉作者,这更是许多读者所做不到的。即如该函,在此条之外,还曾指出拙编所选屈大均《读陈胜传》“注释”之二“今河北密云”(第199页),“河北”应当改作“北京”。今一并附记于此,谨向兴超同学致谢。

三、朱彝尊《雨渡永嘉江,夜入柟溪》用孟浩然诗

朱彝尊是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早年曾经屡至山阴(今浙江绍兴),参加那里一个秘密反清团体的活动。后来该团体被无赖告发,有关诸人或被杀害,或被流放,或远走他乡,史称“浙东通海案”。朱彝尊逃往浙江永嘉(今温州),在那里前后躲藏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在永嘉所写的作品,其中有一首《雨渡永嘉江,夜入柟溪》[7],体裁系五言古诗,末尾有云:

故乡日以远,川路靡克终。

寄言薜萝客,岁暮期来同。

此诗标题所谓“永嘉江”,即现今温州的瓯江;“柟溪”又名“楠溪”、“楠溪江”,在今温州所属永嘉县境内,已经开辟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诗歌最后这四句特别是“寄言薜萝客”云云,意本唐代孟浩然的《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全诗如下: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结合孟浩然诗题中的“山阴”二字来看,朱彝尊所期盼的“薜萝客”,正是他在山阴曾经“同舟”共济的抗清战友。由此推论,朱彝尊这里的用典,不仅仅在字面上既切“永嘉”,又切“山阴”,而且在内涵上刚好寄寓了自己和战友们的抗清情事,手法高明,同时意蕴深厚,因此格外耐人寻味。

四、胡天游《龙钟》本事参考

清代中叶著名诗人胡天游,诗风雄奇怪异。其《石笥山房诗集》卷二有一首五言古诗《龙钟》,描写钟与龙相斗的奇闻怪事,即充满神话色彩。诗歌正文很长,此不赘录,仅引其小序于次(咸丰二年壬子[1852]重刻本,第7b页):

山寺有钟,往往夜半飞与龙斗。一夕,沉江中不归。每风雨,凌浮震吼,似不平者。感此,作《龙钟》诗。

从这里明显可以看出,这首诗的题材,实际上来自民间传说。这使我们想起浙江绍兴另一个类似的传说,那是关于禹庙梅梁的。例如《明一统志》卷四十五《绍兴府》“古迹”门“梅梁”条,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册,第1 065页):

在禹庙。梁时修庙,忽风雨飘一梁至,乃梅梁也。又按《四明图经》,鄞县大梅山顶有梅木,伐为会稽禹庙之梁,张僧繇画龙于其上;夜或风雨,飞入镜湖,与龙斗。后人见梁上水淋漓,始骇异之,以铁索锁于柱。然今所存乃他木,犹绊以铁索,存故事耳。

以此同胡天游该诗小序比勘,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首先最基本的,就是某个无生命之物“飞”“与龙斗”;其次是无生命之物的“显灵”,往往都在“夜半”“风雨”之时;再次是无生命之物原来所在的地点,一笼统说“山寺”,一具体说“禹庙”,显然也差不多。而其差别,比较大的也就是无生命之物一为“梁”而一为“钟”;至于相斗之地或称“江”或称“湖”,那是完全无关紧要的。

考胡天游正是浙江绍兴(旧称山阴或会稽)人。当地这类传说无疑很多,并且由来已久。他的这首《龙钟》诗,虽然写的是“钟”“与龙斗”,却明显有着“梅梁”“与龙斗”的影子,甚至原本就是从有关“梅梁”的传说转化而来亦未可知。现在把它提出来,或可供同样读此诗者参考。

五、丘逢甲诗用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晚清著名诗人丘逢甲的《岭云海日楼诗钞》,曾先后见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两种单行本,又一种岳麓书社2001年12月《丘逢甲集》汇编本(上编之三),均系校点排印。该集卷八有两首诗歌涉及清初著名诗人朱彝尊(三本依次见第195页、第196页;第201页、第202页;第506页、第507页):一是《题潘兰史江湖载酒图》,因朱彝尊有词集名《江湖载酒集》,故此联想到“老兰编集似朱十”(“朱十”以兄弟排行称);二是《题倪县令松鹤图》二首之一:

官思何如归思浓,采芝翁健免扶筇。

轻装只载华亭鹤,未看北山堂外松。

诗末自注说:“竹垞《棹歌》句:‘北山堂外九株松。’倪,嘉兴人,曾为南汇令。”按朱彝尊号竹垞,其《曝书亭集》卷九有《鸳鸯湖棹歌一百首》,专门题咏嘉兴南湖亦即鸳鸯湖的有关风物,“北山堂外九株松”一句见于其中第八十三首(《四部丛刊》影印本,第11b页):

蕲王战舰已无踪,娄相高坟启旧封。

曾见朋游南渡日,北山堂外九株松。

由于丘逢甲为之题《松鹤图》的“倪县令”与朱彝尊一样也是嘉兴人,所以诗歌引此作为典故,既切图,又关合对方籍贯。只是所见上述三种校点排印本,无一例外都将其自注中的“竹垞《棹歌》”标点作“《竹垞棹歌》”,使读者误以为《竹垞棹歌》系一诗歌标题,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附带关于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一百首》,当时曾有多人和作。今人嘉兴史念先生曾选录其中一部分和作,连同朱彝尊原题百首,一起加以整理注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书名即称《鸳鸯湖棹歌》。该书虽然规模不大,但使用十分方便。即如原题百首次序,《曝书亭集》都没有序码,读者只能靠手工逐首标记,而该书序码却现成存在,读者可以一目了然(上引该首见第115页)。至于诗歌的注释以及有关和作的收集,其作用自然就更大了。因该书外界知道的人不多,故此一并略作介绍。

[1] [清]归庄.归庄集·落花诗: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清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74.

[3] 钱仲联,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874.

[4] 尧峰文钞:五十卷[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5册:733.

[5] 朱则杰.清诗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22-123.

[6]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 曝书亭集:卷六[M]//四部丛刊影印本:5b.

责任编辑:刘海宁

I207.22

A

1007-8444(2010)04-0512-03

2009-12-20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诗考证”(10BZW058);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史·典志·文学艺术志·诗词篇”辅助成果(200410220204001)。

朱则杰(1956-),男,浙江永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清代诗歌研究。

猜你喜欢

朱彝尊胡天永嘉
英文目录/摘要
胡天妮:种小麦应用智能喷灌设施节水50%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我们一定会胜利
朱彝尊年谱新考
近二十年朱彝尊研究综述
叫你不告诉我秘方
Reliability Allocation of Large Mining Excavator Electrical System Based on the Entropy Method with Failure and Maintenance Data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shroom-like vortex generated by a submerged round laminar jet*
盐地极速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