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人文关怀
2010-04-11王德勋
任 燕, 王德勋
(淮阴师范学院 宣传部, 江苏 淮安 223300)
【教育与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人文关怀
任 燕, 王德勋
(淮阴师范学院 宣传部, 江苏 淮安 22330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为此,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文关怀教育的缺失,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人文关怀的基本路径:①优化课程设置,实现科学与人文交融;②转变教育方式,贴近生活实际;③营造人文环境,提升精神品味;④参与社会实践,净化心灵世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体现于《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善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人文精神。我国古代先哲孟子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还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3]孟子所说的“四端”,充之以时代内涵,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西方的人文教育思想,最早出现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分为“自由的”教育和“职业的”教育两大类,自由教育适合于“自由人”——悠闲阶层,其目的在于陶冶心灵,实质乃是人文教育。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的欧洲思想家赋予了“人文”更广泛的内涵,在他们的视野中,“人文”即建立在以人为中心之基础上的个性、自由、价值、人格等内容。
通过粗略考察古今中外的明贤对“人文”的诠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理想、人的命运等给予真诚关切,就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给予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就是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关心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4]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一、当前高校人文关怀教育的缺失
就学校层面而言,人文关怀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培养目标上。由于受市场取向的影响,一些高校存在着狭隘的功利思想,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来,舍弃了“人文”传统,把高校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高校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高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如果一味地围绕市场取向转,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功利导向过重,忽视素质教育,就难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表现在课程设置上。一些高校普遍存在着“专业细分而视野局限、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理工而轻社科”等倾向,人文科学类课程开设不齐,文、理科分得太细,不注重文理渗透,过分强调专业化、实用化,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其结果是学生增长了知识,没增长才干;提高了能力,没提高品味;学会了做事,没学会做人。三是表现在教育方法上。一些高校依然存在着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是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来束缚人,不是把受教育者当成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是把受教育者当成“物”来对待,硬性地要求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人在社会道德规范面前,只能是被动服从者,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是完全与人文关怀理念相违背的,它只会使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排斥心理,这势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四是表现在教师缺乏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的意识上。高校少数教师难以用自身的人文素养去滋润学生,重“为学”,轻“为人”,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自身也要为人师表,努力提升自身人文关怀的基本素养,将人文关怀内化至行事态度和教学风格之中,展示人文关怀的气度与风范,做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
就学生层面而言,由于培养目标上的功利思想作祟、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教育方法上的生硬灌输、教师的人文素养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如今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智力发达、精神残缺”的现象。曾有研究者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存在的不良倾向从四个方面作了形象概括:“集体观念淡漠,自我意识增强;求知热情下降,求乐愿望上升;竞争观念强化,互助精神淡化;道德境界降低,行为失控增多。”[5]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还表现在:其一,人生境界不高。少数大学生对信念、理想、价值、幸福等核心问题缺乏思考的热情,在大学期间或者追逐时尚,或者沉迷爱情,胸无大志,缺乏崇高的人生理想追求。其二,生活虚拟化。少数大学生由于精神空虚,一有空就钻入新型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虚拟世界,这无形中加剧了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冷漠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网络的虚拟世界成了大学生心灵沟通的“精神家园”,他们以此来缓解大学生活压抑的情绪,使内心获得平衡,从而减少了与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及对他人的关爱。其三,对生命缺乏敬畏。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不单是指物质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存在,珍惜生命本身就是人类的责任。有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能正确面对诸如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挫折,遇到挫折时就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导致人间悲剧的产生。其四,失落、虚无感的增强。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人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与自我,大学生容易产生失落、虚无的思想。其五,母语知识和素养缺乏。一些大学生很少去关注人文历史或阅读人文书籍,在母语知识和应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母语既是我们存在的家园,更是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的载体,大学生应广泛阅读人文书籍,学好母语知识,提高运用母语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注重人文关怀是人的本性的基本要求。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注重人文关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性,人性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也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精神存在。人是一种肉体和灵魂的综合体,其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生存需要外,人的精神需要尤为重要。从生命本性看待人的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力量。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称为真正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主体性发挥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类精神的高度抽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它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主动地关注、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使人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实现自我完善和能动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注人的命运与价值,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在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美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无论是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设计,还是教育方法的选择,都应当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从而达到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重塑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从哲学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同全面提升人性层次、建设人本身、探求人的存在价值、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体现人生价值、构建精神家园、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使命,正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发展、致力于人性的优化、人格境界的提升、人生美德的高扬和人生意义的丰富,这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注重人文关怀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应该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蕴的人文关怀思想,其价值理性本来就内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我们所指称的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最充分的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价值的追求。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进步。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人的发展趋向往往存在片面性。科技进步、市场体制所引发的社会竞争力的增大,导致人们往往只重视在竞争中显示价值的物质利益,而精神、道德方面常常被忽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科技与人文相统一,强化精神、道德上的教育与渗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大学生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就要真正按照人的属性来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基本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置,实现科学与人文交融。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有两轮共转,协同前进,两翼共振,携手同飞,才能推动整个科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高校传统学科中那种单兵作战、单科独进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主要应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高质量的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科学与学生、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要打破文、理、工等的专业泾渭,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壁垒森严的界限严重妨碍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自由全面发展,限制了大学生对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问题思考的视野和深度。因此,实行文理科双向互动,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思考人之为何而生、何以为人、何以做人等这些基本问题。根据学科交叉思想,改革课程体系,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实行文理渗透、文理相融,建立综合性的学科和专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在课程设置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关注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保证人文学科的教育要求,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模块。我们知道,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则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二者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不同。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在人文教育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生前两年的学习基本是严格固定的,学生必须学习“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主要是一些经典名著,如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柏拉图等人的经典著作。莫斯科大学的教育原则,是坚持前三年教大学生基础知识,其涉及面很广,包括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第四年和第五年才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北京大学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等五个领域开设系列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选修不同院系的专业课程。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渴求知识、追求真善美的迫切愿望,又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弘扬和传承了人文精神。
(二)转变教育方式,贴近生活实际。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尊重学生的自由和自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质疑和合作的精神。首先,要从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人文关怀强调以人的方式理解大学生、对待大学生、关怀大学生,而不能采取单向灌输的方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被看成是教育者灌输的活动,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受到压制,进取心和创造力受到扼杀。实践证明,成功的教育要求师生互动,而良好的师生互动需要民主平等与和谐,需要信任与理解。而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基本条件是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之上的互动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采取富于人性化的方法,将教育的外在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的精神满足。其次,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波动、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引导大学生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第三,要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一方面,要依据大学生的实际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倡导学生在各种人际关系的互动中体验人文关怀、践行人文关怀,如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社团组织、帮贫扶困、爱心捐助、志愿者活动等,从中感悟到生命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准确把握并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准则;另一方面,要依据大学生的实际活动内容和目标,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时发现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存在的众多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层面:在范围层面,涉及个人、职业、家庭、社会等人生领域;在内容层面,涵括经济利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样式等人生课题。这些问题带来的精神压力已超出了大学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无疑加剧了他们情感的激荡、思想的困惑、心理的焦虑、行为的无所适从,致使有的大学生借助某些不良行为来排解思想上的困惑、宣泄情感上的苦闷、填补心灵上的空虚。可见,他们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都更加迫切需要学校教育的具体化、生活化的引导和激励。
(三)营造人文环境,提升精神品味。
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灵感受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时存在,只不过是在不同阶段其发展水平和所占比重有所不同而已。物质需求是一种匮乏性需求,可以通过相应的物质供给而获得满足;精神需求则是一种成长性需求,它主要不是因为“缺乏”什么而产生,而是一种积极的、使人的存在有尊严有价值的内在动力。建构富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应以尊重、关心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基本特点,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为核心内容,以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的终极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7]人的精神品位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或者说,精神品位的提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高校要加强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沟通与融合,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引领大学生的情趣、追求,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大学生主人翁精神、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构建校园精神文化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和方式,如举办科技节、文化艺术节、文学沙龙、军训、校运会、专题讲座等,开设中西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书法艺术、中国音乐戏曲欣赏、美术鉴赏、影视艺术、唐宋诗词鉴赏等讲座,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精神气质,让大学生知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参与社会实践,净化心灵世界。
一位哲人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从外部输入的,从外部输入的过程就是“教化”。教化是必要的。但实际上,要使人文关怀理论变为受教育者自觉行动,仅仅从“外部灌输”还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教育对象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也就是“默化”。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人文关怀追求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培养人文关怀意识、锻炼人文关怀能力、体现人文关怀行为的教育目的。因为在人文精神领域,经验的力量远比逻辑力量强大,经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经验是人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心对于人生的直接贴近。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应多样化,要走入社会,要坚持活性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增长和巩固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良作风,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可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活跃在乡村、企业、街道、中小学,从而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接受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就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社会的和谐稳定。
[1]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0:37.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 许登孝.孟子导读[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71.
[4]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5.
[5] 蒋凯.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59.
责任编辑:孙义清
G641
A
1007-8444(2010)04-0550-05
2010-04-23
任燕(1974-),女,江苏泗洪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