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性原则:现代化语境中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基本原则
2010-04-10平锋
平 锋
(厦门大学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5)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化主流浪潮与作为现代化高级阶段的全球化背景的交汇互动下,中国社会文化正处在全面而激烈的转型与变迁中,由于受现代与外来文化的多重冲击,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存在基础和生存土壤或受到严重破坏,或濒临消失,其在现代社会的存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抢救延续了几千年的民族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势所使然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就成为了一个严肃而意义重大的问题。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来说,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只有遵循民族民间文化所固有的生长逻辑,保护才会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民族民间文化发生与发展的所有规律中,其生态性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无疑是最具有本原性的一个,因而它就成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所必须要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性本质
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生物圈内的差异极大,于是在地球表面生物圈内不同民族的生态环境也各不相同。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的人们来说,他们一定占有一片特定的自然空间,该空间里的所有自然特性便构成了该族群所特有的基本生存环境和自然生境。同时,各个民族和地区还要与其他民族和地区以各种不同方式共处,也要与其他社会范畴,如国家,以不同方式并存。这些围绕在一个民族或群体周围的全部社会实体,就构成了该族群的另一种生存环境,即社会生境。一个民族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都是特有的,两者的总和即构成了该民族的固有生境[1]1。
作为维系民族存在与族群认同的灵魂与纽带,各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与特定族群一一对应且共生共存的。每种民族文化在传统上必定属于某一个固有的民族群体,而各民族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也必定拥有自己所创造和享有的传统民间文化;不同民族不可能共有一种完全相同的传统文化,而任何一个民族也不可能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化[1]2-4。惟其如此,一个民族的生存与生活环境实际上也即构成了其民族文化的生境,同时也是作为该民族文化根基和主体的民间文化的生境。换言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由特定的民族群体在其生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出来的,都是特定文化生态下的产物。因此,作为特定民族群体在其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境而创造的一种生活文化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其生成本原上来看,即天然自成地具有其生态性的本质特征与生存原则。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任何一个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都是一个系统。民族民间文化也不例外,它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生态系统”,是由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生命系统”的本体系统和作为其“环境系统”或生境的依存系统在特定空间里的组合。从民族民间文化的本体系统来看,民族民间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亚系统,或是依照三分法,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三部分。而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依存系统来说,各民族民间文化都是特定族群在其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而创造出来的,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乃是各种形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发生与发展的土壤、根基和依托,只有在其中,民族民间文化才能保持其原生的生命活力。因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性即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化本体系统与作为其生境或生态的自然生境和社会生境依存系统相辅相成,彼此依存,互为有机整体[2]。事实上,正是基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性,才形成了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与表现形式的民族民间文化类型,即民族民间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可见,相对于其它特征而言,生态性在民族民间文化所有特征中无疑具有本质性与本原性。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是系统,就具有整体性,且系统内部分只有在同整体的联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性质、价值和意义。对于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意义系统而言,民族民间文化本体系统与作为其生境的依存系统构成了一个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体。因而,民族民间文化的功能、价值、意义必须依赖于特定的生境即依存系统才能获得。换言之,民族民间文化都是在其所依存并与之共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与生活实践过程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因此,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发生、成长的土壤与根基的文化生境,包括了地域的、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等方面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既不可替代,也不能再生,它们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在发生学上的依据与根源,同时也构成了民族民间文化内在的“魅力”、“原真性”以及基于其上的“权威性”[3]。综论之,生态性原则乃民族民间文化自然衍生与自在演进的固有规律和内在逻辑。
但是,在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境或环境系统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平等的。从根本上说,各民族各地区文化都是各民族或各地区社会生活的产物,自然环境对文化的作用必须透过社会环境才能实现。此外,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所谓环境的改变,主要应该是指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变。一方面,因为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环境中就留下了许多人类活动的痕迹,所谓的自然环境已不是自生自灭的自然环境了。或者说,所谓的自然环境完全可以包含在社会人文环境中了。另一方面,如果仍然要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以区分的话,与纯粹的自然环境相比,社会人文环境改变的速率和幅度都是巨大的,因而它对文化的作用、影响与冲击都要更大些[4]。因此,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基本走向。现实恰好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才导致了传统民族文化在当前语境下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困境。
二、现代化语境中民族民间文化生态受到的冲击
目前,中国与整个世界都处于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立足世界整体来看,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或现代文明的文化模式向后工业后现代文明与全球化的文化模式的转换时期;着眼中国主体而言,我们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向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转变的现代化转型。无论是从激烈程度还是从深刻程度来说,中国与整个世界目前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都是空前的,是与以往的转型有着根本差异的变化[5]。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跃迁与激烈质变时期,一个在文化上冲突与碰撞的非常规期就不可避免了。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的社会文化转型实际上是自近代鸦片战争以来持续了近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转型的一种延续。由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在西方文化的挤迫下和在西方工业文明已经高度发达而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全球化时期才开始的一种后发外源型的社会文化变迁,因此,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不仅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转换,同时还交织着本土民族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碰撞。在此语境下,作为民族文化主体和传统文化根基的民族民间文化就面临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冲击而受到严重的生态挑战。
(一)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冲击。现代化转型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根本性质变,是由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实践活动方式或文化模式向另一种实践活动方式或文化模式的转换。中国传统社会从主体上来看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耕社会,因而,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主要是由农耕时代所创造的,并附着于传统的乡村生活之上的传统农耕文化。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节奏与物质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解组,并向着具有先进工业、现代农业、现代高科技产品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迈进,从而使得创造并附着于传统农耕民俗生活之上的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原生态环境被无情地逐步消解掉了。于是,以传统民俗为主体的许多民族民间文化在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依托与生存环境之后,正迅速地消失或濒临灭亡。
(二)全球化的冲击。由于中国现实语境的特殊性,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经历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首次格式化之后,还要受全球化再格式化。当今世界,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和增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频繁的文化交流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民族间的沟通、理解与相互尊重,另一方面,西方经济的强势导致了其文化上的强势,因而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处于严重劣势。于是,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IBM等美欧强势娱乐性、商业性流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所到之处,皆为所倒,从而使得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或地域文化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和灭绝,文化领域的生态平衡随之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也不能幸免。这样,全球化带来的从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结构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与审美取向的社会文化全面变迁使得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境与生存同时受到了猛烈冲击。
(三)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还遭受着朝向商业化与市场化这一维度的现代化转型中的人为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强大驱动力,市场化与商业化已侵蚀到了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原始性、新颖性、奇特性和神秘性,正日益大量地被人用来作为资源和资本进行开发利用。但是,由于开发者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原生价值内涵认知肤浅,同时又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再加上部分民族民间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可开发性,许多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正被拿来进行庸俗化和扭曲化的滥用与廉价开发,致使民族民间文化原生内涵受到破坏,神圣性被亵渎,并招致社会的误解。
三、生态性原则: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基本原则
对于“活态”的民族民间文化来说,对其进行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从大与小或远与近两个方面来看。大而言之,或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遥远未来来看,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小而言之,保护就是为了使处于现代化语境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民族文化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顺利地实现变迁,使各种民族民间文化事象与要素能够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中真实完整地传承下去,并进一步发掘民族传统文化潜在的价值与优势,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参与新的创造,塑造新的功能,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6]。也即是说,“文化保护不是封闭或固定某些认识和行为,关键而根本的是,要造就能够不断生发民族文化认识和行为的人文生态环境,使民族文化成为主导当代社会生活的与时俱进的活文化。”[7]虽然保护目标有远近之分,但是保护所要达到的底线只有一条:通过重塑和再造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构建其生境,延续其传承脉络,保障其生命活力。因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核心精神与灵魂就是要努力使民族民间文化在“活着”的前提条件下保持其真实性或原生性。但由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长根源系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保护的实质就是要维持和延续民族民间文化的生长机制,也就是保护和重建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或文化生态。惟其如此,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来说,生态性原则具有本质性意义。
从现代化语境下传统民族文化的现实境遇来看,正是由于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以工业化、城市化和商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正在由以传统农耕、农业、农村和自然经济占主体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向以现代科技、工业、都市和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飞速变迁,因而使得传统民族文化的社会存在基础和生态环境或受到严重破坏,或濒临消失,从而才引发了民族民间文化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进而,才有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这一问题的发生和提出。
因此,民族民间文化生境或生态的保护乃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之根本。换言之,本原的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就是将民族民间文化置于其生态环境中的保护和传承——以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创造者和享有者的本民族大众为主体的民族自主传承与立足于民族民间文化发生地的本土自在传衍相结合,基于本民族社会生活的“活态”保护和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原生语境的综合性整体保护方略——此实乃民族民间文化生态性保护原则的内涵之所在。反之,任何将民族民间文化与其生境相割离的保护,都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生活土壤与文化原生语境的“死保”,即一种没有持久生命力的保护方式。因为“离开了民族传统文化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民族传统文化的内隐因子将失去作用,这就像把鲜花从枝头上剪下来插入瓶中,把鱼从江河中捞出放入鱼缸内,其生命力必定是不能持久的。”[8]
综上所述,作为各民族在其栖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里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对其保护与传承就应该植根于其地域背景与原生语境,既不能离开本乡本土这一基本的文化空间,更不能离开本民族成员这一“血肉载体”以及由其生产生活实践所构成的民族民间文化自在演进的动力源与策源地。惟有如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有可能走上“人间正道”。否则,就会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无可挽回地遗失和民族记忆渐趋模糊乃至最终失却。
值得一提的是,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文代会”暨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当今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日益重要和凸显,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根本保障,强调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继而,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理念。因此,这就从治国安邦的宏观策略上强调和突出了生态性原则在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希求以此来构建一种全息性的自然-社会-人的和谐。
[1] 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2] 包泉万.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势在必行[J].理论与创作,2001(1):31-33.
[3]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12.
[4] 石奕龙.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M]//石奕龙,郭志超.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4:58.
[5]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2.
[6] 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87-90.
[7] 彭迪.以民俗建设保护民族民间文化[J].观察家,2004(3):6-7.
[8]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座谈会纪要[J].思想战线,2001(4):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