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2010-04-10胡守勇
胡守勇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6)
群众文化是一个广义的、不确定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社会范畴。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群众文化几乎贯穿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作为一种文化结构,群众文化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内容,群众文化几乎涉及到人们所有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艺术活动,群众文化又几乎涉及所有的文学艺术活动形式。[1]
笔者认为,群众文化这一概念既有普遍的意义,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为了更好地展开对群众文化的研究,从文化现象和文化建设两个层面来理解群众文化比较可行。从文化现象层面而言,它具有人类的普适性;从文化建设层面而论,则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从文化现象层面来看,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在构成社会的人、自然环境和文化三个基本要素中,群众文化是参与人数最多与最重要的文化类别。群众文化还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全体成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均体现了群众文化的社会性。[2]群众文化这一古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几乎贯串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世界各地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2]从文化建设层面而言,群众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管理等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建设领域,群众文化从来都是和精英文化相对应的,同时要接受主导文化的引导。在当前,群众文化还与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学术界曾经使用过“无形文化遗产”、“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民间传统文化”、“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虽然这些概念之间有细微的差别,但使用时的意思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由于学术界还有习惯用“民族民间文化”,而且“民族民间文化”概念还被我国一些地方性法规所采用。所以本文采用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形式,主要是为了表明这两个概念在实质上的一致性。不过,现在我国国务院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文件中都使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称谓正逐步走向统一。保护关系密切。
本文试图从文化现象层面对群众文化进行社会功能分析,从文化建设角度探讨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社会功能
在人类学界,有对文化现象进行功能分析的传统。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近来,在人类学中发生了一个新的学派,他们注重于制度、风俗、工具及思想的功能。这派学者深信文化历程里是有一定的法则的,这法则是在文化要素的功能中。这派学者认为,把文化分成原子及个别研究是没有希望的,因为文化的意义就在要素间的关系中,他们亦不同意于文化丛林是偶然集合的说法。”[3]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应该把它作为文化整体当中的一部分来对待,研究它在整体中所发挥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核心,这里面包括艺术、游戏等内容。马林诺夫斯基早就发现了群众文化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性,他指出:“此外,尚有一种文化现象也必须研究一下。这种文化现象,乍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额外之事。因为,它除掉娱乐外,并无其他用处,所以好像老是自居于文化之外的。游戏、游艺、运动和艺术的消遣,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不过,事实上,艺术和游戏的功能,实相对复杂得多、广阔得多。”[3]87
受前人的启发,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群众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交流功能。
娱乐和交流功能是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经过建国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重大改变,已经远离了短缺经济时代。但也带来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城市,特别是大都市,人们上班时间忙忙碌碌,哪怕法定节假日越来越多,人们的闲暇支配时间越来越多,但由于激烈的竞争,大部分闲暇时间被用于补充知识和技能,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减少,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不足。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文化权益的获得、文化生活的丰富已成为当代人幸福感的主要方面。包括群众文化在内的丰富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充分享受了文化权益,才有可能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具有真正的幸福感。[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公众的闲暇休息时间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又往往造成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单纯,感情越来越淡薄。在城市,由于社会劳动分工细密,人们认识的人往往局限于自己工作或者学习的小圈子,交流越来越少。在农村,传统的村寨田园生活已经被市场经济的大潮冲淡和瓦解,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涌进,成为定期往来于城乡的流动人口。城市经济逐渐向农村扩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使得我国整个的传统的人情社会逐渐被冲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代人需要交流,需要开开心心的娱乐。群众文化活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集体性的娱乐活动,它的艺术要求不高,老少皆宜。能同时参与的人数多,往往是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娱乐,而且是主动参与,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带给人们真正的快乐。同时,群众文化活动还为大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它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活动。不管什么时代,人们都需要娱乐和交流,传统社会向工业、后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以及在将来,我们会更加感觉到娱乐和交流对于社会群体的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活动能满足这些需要,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仪式、团结功能。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各种类型的仪式。而各种类型的仪式离不开群众性文化活动。人类社会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在群体社会中,为了与自然做斗争,为了群体整体的利益,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非常重要,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体现。无论是人类早期的巫术仪式,较为先进的宗教仪式,民间世俗生活中的仪式,还是社会群体以及国家政权组织的政治性仪式都需要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比如音乐、舞蹈等。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一生经历了出生、成人、婚嫁、生子、老退、病死、丧葬等阶段,其礼仪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的始终。我国各民族极为重视人生礼仪,举凡生、死、婚、寿以及日常交往,都有各具特色的规矩、礼仪和习俗,并也常常和群众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5]。在仪式中,需要群众性文化活动,一方面,能够防止仪式活动的单调,得到娱神与娱人的目的;另一方面,一定的群体性歌舞、群体性游戏等群众文化活动代表着特殊的含义,更加体现了仪式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凝聚社会成员,增强社会团结。格罗塞在谈到原始舞蹈时指出:“在白热化的舞蹈中,许多参与者都混合成一体,似乎是被某种感情所激发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绝对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舞群的感觉及动作正如一个单一的有机体。”因此他认为“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全在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它至少乘机将秩序和团结引进了这些狩猎民族的散漫不羁的生活中。除了战争以外,恐怕舞蹈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唯一的使他们觉着休戚的相关,同时也是对于战争的最好准备之一。”[6]马林诺夫斯基也注意到了群众文化的团结功能,“另一种完全非生产和非建设性质的游戏,如公开游戏、体育比赛、凡俗舞蹈等,似乎是没有这种创造的功能。不过,它们在社会团结上却有它的很重要的贡献。松弛和自由的空气,及此种公共游艺需要众多的参加者各点,都可促成新的社会团结。友谊和爱情的联络、远亲或族人的相会、对外的竞争和对内的团结——这些社会的品质,都可以由公开的游艺中发展出来。而这种公开的游艺和竞赛,乃是初民部落生活和文明社会组织中共有的特征。在原始社会里,当举行大规模的游艺和公开表演的时候,社会关系因而得到重新调整的机会。氏族体系或因而转为重要,家族和地方团体的分野或反趋消灭,而且非地域性的情操亦可得到发展的机会[3]90。在当代中国的一些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村寨,一些人生礼仪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往往是一个宗族、村寨、社区的人们增强团结的一次重要时机。就是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大都市,一次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往往也成为增强友谊的契机。
(三)群体认同功能。认同(identity)又被称为统一性、身份等,它是一个反思性的自我意识概念,是“对某事物区别于其他所有事物的认可,这包括在其自身统一性中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该事物被视为保持相同或具有相同性”[7]。作为社会历史概念,认同是对我是谁、我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的层次看,认同包括个体的自我认同、群体的集体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超国家的国际认同等,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国际或世界意识;从社会的部门看,认同包括经济认同、社会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从而形成了认同的诸多方面。[8]
随着人类整体的发展进步,逐渐脱离生存困难的条件以后,各种认同观念逐步出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趋同性越来越强,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但是,于此同时,人们也会通过各个方面来彰显自身群体的不同。群众文化活动就具有群体认同的功能。在多民族地区,我们会发现,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群体性文化活动无论是风格、类型、还是艺术形式都各不相同,而且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中,不同的群体都在尽量找回自己不同的地方给予彰显。在城市社区、在公园、在广场,我们会发现不同的民族表演文艺节目都具有差异。这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认同功能。我们国家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地域环境相差大,各民族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异。在人口流动特别频繁的今天,特别是在大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地区,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了群体认同的工具,同一民族的、同一地区的、同一年龄的都具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认同功能。
(四)符号、象征功能。
在现代社会,不同的民族和社区,都比较重视自己文化形象的塑造。好的形象能够扬名万里,在市场竞争中给自己带来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而文化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名片”或者能够代表某民族或地区的“符号”。群众文化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风土人情。要塑造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要找一个“符号”,显然离不开文化特别是直接反映大众生活的群众文化。由此也可以认为,一个城市群众文化的质量与状况,便成为这个城市形象最普泛、最直观、最生动、最具活力的显型标志[9]。要塑造某个民族某个地区的文化形象,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把群众文化发展好,尤其是历史形成的具有传统色彩的民间文化和因地域环境、民族生活方式形成的民俗文化。形象塑造作为现代化的一种历史要求,同时也就意味着必须承续历史的群众文化并发展现代的群众文化,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群众文化延续、更新,而群众文化的延续和更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民族、这个社区的历史形象得到了延续和更新。
当前在我国不少民族地区,都在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机遇加快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正在积极发展传统的民族民间群众文化,并且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广为宣传,向世界宣传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被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代表着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形象对外彰显。云南是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集体性歌舞。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就是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为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云南多民族省份的符号和象征,可以说,已经给云南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湖北恩施州利川市的优秀民歌《龙船调》也是在传统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创作提炼出来的。《龙船调》是利川灯歌的代表,它由《灯歌·花灯·种瓜调》演变而来。1956年2月,经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叙卿、黄业威收集整理后,以《龙船调》为名搬上舞台后越唱越红。后来多次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奖,特别是近几年来,《龙船调》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更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了它的魅力和影响。2004年,当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高唱这曲优美的灯歌《龙船调》时,把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在世界乐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0]
现在利川市政府正在大力普及和宣传《龙船调》,在春节期间开展“千人同唱《龙船调》”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还举办“中国‘龙船调’艺术节”来巩固《龙船调》故乡的地位,最终目的是打造“文化大市”。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说明了,群众文化在现代社会越来越起着符号和象征的功能。
二、文化价值
作为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在文化建设领域中,通过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体现出了重要的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与主导文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文化建设层面,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它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在上层建筑中,各种文化形态必须受到来自主导意识形态文化的影响和引导。主导文化必须策略性的利用群众文化广阔的群众基础和轻松快乐的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巧妙地灌输主导文化。在当前我国,主导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也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大部分组成。她是支撑社会政治生活大厦的精神支柱,也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还是多元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保障。运用文化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和维护全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11]。一个社会的主导文化是该社会的支配文化和领导文化,如何发挥主导文化的文化领导权,是一个策略问题。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必须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掌握。而宣传教育则是必要的。应该改变严肃、呆板的说教方式,发挥群众文化具有参与人数多,群体代表性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轻松愉快的特点,借用它提供的平台,通过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把主导文化的价值观灌输进去。这样,群众文化对于主导文化而言,提供了平台的价值。
(二)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作为文化建设,历来存在着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分。群众文化建设是普及性的,精英文化建设是提高性的。前者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的普通老百姓;后者则是少数的知识分子,时代精英。在我国精英文化和群众文化具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关系。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化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著名讲话中,指出了群众文化对于专业文化或者精英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我们的戏剧专门家应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小剧团。我们的音乐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我们的美术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一切这些同志都应该和在群众中做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帮助他们,指导他们,一方面又向他们学习,从他们吸收由群众中来的养料,把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使自己的专门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对于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提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12]
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我们依然要处理好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问题,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群众文化最接近群众的生活,它是专业文化或者精英文化的母体和源泉,发展群众文化,是发展专业或精英文化的基础。
(三)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建设分为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两部分。文化产业以公益为目的,基本是由国家提供。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它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营利为目的。而作为产业来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最终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与其它市场的重要区别在于,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和鉴赏能力。文化艺术消费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必然会继续得到提高。而文化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则需要文化艺术的教育和普及。普及程度越大,文化产业的市场也越大。
在我国艺术教育因其接受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专业的学院式艺术教育,针对亲少年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扫盲和艺术常识普及宣传。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理想化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此来丰富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艺术、文化、道德全面发展的人。[13]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是由国家主导的。它立足于对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辅导和研究。普及群众的文化艺术素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建设在相当一定时间范围内,艺术扫盲和艺术常识普及宣传仍然是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普及能够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鉴赏水品,最终可以为文化产业开辟市场。这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对发展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价值。
(四)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学界,对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界定还存在争议。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的实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12月颁发了国办发(2005)18号《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附件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这样的界定: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这里的“文化空间”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和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风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活态的传承”,在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活态传承”离不开适度的创新。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实质上就是一个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问题。对于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本形成了学术共识。祁庆富教授认为,“代代相传”、“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差异在于它的“活态性”。“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14]
从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存在于、或者曾经存在于群众文化活动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前群众文化领域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中断有关。在群众文化建设领域中,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适合各民族基层群众的口味,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民俗礼仪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生活性,所以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巧妙地对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创新,一定能为新时期的群众所热爱,只要为群众所热爱,就一定会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活态传承”,“代代传承”,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这实际上找到了一个让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群众文化为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对于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1] 谢彬如.群众文化学引论[M].贵阳:贵州省艺术研究室,1988.
[2] 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3]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杨剑龙.幸福感与文化权益[N].光明日报.2008-05-13(11).
[5] 奎曾.民族群众文化学通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75.
[6]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杨泽,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142.
[7] JamesM.Baldwin.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volume 1[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
[8] 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9] 曹廷华.论群众文化与城市形象[J].探索,1998(4).
[10] 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0.
[11] 高占详.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4.
[1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 李豫闽.艺术文化学[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182.
[14] 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词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