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先人庇后人”
——民间文艺事业60年回顾

2010-04-10刘守华

关键词:民间文艺文艺学民间文学

刘守华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的民间文艺学科和民间文艺事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获得了长足进展。笔者于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中投身于民间文学研究,1957年大学毕业后走上民间文学教学岗位,1980年起兼任地方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人长达20年,在几十年的不息耕耘中对这个文化学术园地的巨大进展深为感奋。2001年给加拿大出版的《文化中国》杂志撰文,评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历程”时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行将结束的20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风雷激荡、翻天覆地的历史时期。千百年来紧密伴随民众生活,真实记录他们历史足迹,直接抒写他们爱憎苦乐与梦想追求的民间口头文学,也相应地倍受文化界的关注,终于构成为一门现代人文学科——民间文艺学。从“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创办《歌谣》周刊,到九十年代末规格宏大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陆续问世;从鲁迅称道众多的民间故事讲述人为“不识字的作家”,到毛泽东亲自倡导采集民歌,向民间文艺学习以补益新文艺的创作;从《故事会》这样的刊物每期发行几百万份,到一系列口头文学家的口述作品专集纷纷问世享誉全国并走向世界,等等,诸多事例构成百年中国文化史上别开生面的崭新篇章。

现在就借用它来作为本文的开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百废俱兴、百业待举的形势下,民间文艺成为最早受到党和政府重视的一项文化事业。

1950年3月由郭沫若任理事长,老舍和钟敬文任副理事长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民间文艺研究会原是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从1954年起,加入中国文联,成为文联所属众多文艺家协会之一。1987年5月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协成为组织协调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中心,直至今天。1958年,毛泽东几次谈到搜集民歌问题,认为民歌是中国诗的一条出路。中国民研会制订出“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加强研究,大力推广”的工作方针,采录和研究民间文学的工作以空前规模展开,成为一股文化热潮。“大跃进新民歌运动”虽成为昙花一现的历史陈迹,但在这两三年中间采录民间文学,尤其是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采录民间文学获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培养民间文艺学新秀的突出成绩,都不应低估。文革前的十七年间共出版民间文学集2400多种,还编印了大量具有科学价值的内部资料。一系列民间文学的精美之作,如《中国民间故事选》、《义和团故事》、《阿凡提故事》、《阿诗玛》、《召树屯》等,以及1955年创刊的《民间文学》杂志,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吸取民间文学素材创作的长诗《百鸟衣》、歌剧《刘三姐》、戏曲《白蛇传》等,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民间文学的评论研究大都着眼于社会学、文艺学的文本阐释,称道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民间文艺列入国家新兴文化学术事业行列有了良好开端。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是紧密伴随时代风云而兴起的。正如一位美籍华人学者在《到民间去》这部专著中所讲的:“从来被视为与上层精萃文化对立的、粗鄙的民间文学受到热诚的厚爱,中国知识分子正是通过研究民间文学,乃至民间文化,才发现了民众的重要性,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民间文学运动与历史意义深远的‘五四’运动是瓜莲蒂结的。”(洪长泰:《到民间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民间文艺学的兴起固然有着西方学术的影响,而主要动因却是由于受到张扬“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族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迪。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文艺面向工农大众的指导方针出发,大力倡导学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使解放区文艺和中国民间文艺传统保持了密切的血肉关系。当新中国成立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翁之后,民间文艺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而呈现一片兴旺景象,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文革十年浩劫中,民间文学工作以及各族群众世代传承的口头文学作品,都成为“彻底革命”的对象。改革开放后,中国民间文艺事业蓬勃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季节。

在短短几年中,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市,都建立了民间文艺家协会分会。仅总会会员就发展到3000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民间文学研究室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高校中文系普遍开设民间文学课程,特别是多所高校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大批专业人才茁壮成长。民间文学报刊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八十年代后期达到二十多种,畅销城乡。除《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外,尚有上海的《故事会》、浙江的《山海经》、福建的《故事林》、河南的《故事家》、河北的《民间故事选刊》、吉林的《民间故事》、四川的《巴蜀风》以及《山西民间文学》、《西藏民俗》等十余种刊物一直发行至今。在最红火的六七年中间,每年约有两三千篇故事传说和两三百篇论文发表,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集数以千计。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中华民族故事大系》16卷本,刘魁立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化丛书》14种,内容丰厚受人称道。

民间文艺学理论研究的活跃,成为这一历史新时期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突出特征。中国民协总会、地方分会和分支学会举办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讨论会,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各民族民间文学的学术研讨,使众多学人深受裨益,整体学术水准迅速提高。同前苏联、日本、芬兰、美国等多国同仁的频繁学术交流,以及一系列国外民间文化经典性论著的翻译出版,使中国学人眼界大开。旅居海外的华人学者丁乃通、谭达先,以他们多年心血结晶而成的学术论著,将中国民间文学推向世界,使中国学派的声势更加令世人瞩目。

1984年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工作在全国启动。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动员,对各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采录。截至1990年全国共搜集到民间故事183万篇,歌谣302万首,谚语784万条,总字数达40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三家协作组织编纂的10套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一部分,按省市分卷。全套书共298卷,440册,共计4.5亿余字,于2009年10月全部成书,成为众多学人所称颂的宛如修筑一座民族文化长城般的百年壮举。按编纂《总方案》的构想:“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查,广泛搜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原则编选出来的,具有高度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优秀作品的总集。”“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三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是三性的核心。”

民间文学集成的主要特色与价值表现在如下四方面:

1.这套书基本上不收录现成书面资料,要求所有作品及相关资料均从田野调查中采录得来。为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民间文学普查。其规模之大,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也为当今世界所罕见。以民间故事为例,据国外同仁相告:“在欧洲,那些最成功的民间故事集成是在19世纪中叶和晚期形成的。”“尽管大规模的组织活动是可能的,但民间故事的实地搜集却基本上只是一种个体的活动。”(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相比之下,中国为编纂民间文学集成所开展的这次普查,却是由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所发动,吸引广大城乡居民参加,规模宏大的民间口头文学采录活动,即使还有不少死角,其巨大收获也不能不令世人惊叹。这里还须指出,值得我们珍视的不仅仅是几百万篇的数量,还有它们的文化含金量。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民间文学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20世纪初期和中期的中国社会,民间文学正保持着它最鲜活的姿态,发散出最强旺的生命力。因而这一时期采录所得的民间文学资料,和民间文学趋于衰落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所能见到的民间文学相比,便有着格外珍贵的文化价值。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这份文化财富的价值将更显辉煌。

2.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被列入国家艺术科学规划之列,百年来以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学人,均被吸引在这一文化工程之内,因而它实际上是一项集体投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强调三性并将科学性置于首位,就昭示出这部大书的鲜明特质。如在选材上,强调“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注意搜集各方面的材料”,反对用现代思想要求过去的民间文学作品,排除以“封建糟粕论”践踏传统民间文学的简单粗暴行为;在作品的文字写定上,一律用“采录”来取代沿用多年的“搜集整理”,使现有书面文本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口述原貌;既吸纳国际学术成果,又充分尊重中国民间文学实际状况,来改进民间文学的分类体系;每套集成既有总主编撰写的《总序》,还有各省市分卷编委会撰写的《前言》,分别对国家卷和地方卷选录的作品进行精要评述,它们紧贴中国和地方的历史文化特征来立论,在吸纳现有民间文学、民俗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常从鲜活材料中引申出新的见地。由众多学人呕心沥血写成的序文、前言汇合起来研读,实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从多个视角评述中国民间文学的一篇精彩大块文章。

此外,民间文学集成各卷还附录了一些相关资料,如传承人简介、重要传说故事分布图和故事类型索引、方言注释等,这些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赏析这些民间口头文学精品,也为有关学人将中国民间文学引入国际学苑提供了方便。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性原则贯串在民间文学集成编纂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它成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理与方法的集中展现和规范性表述。

3.由于在《总方案》提出的三性原则中,“全面性”和“代表性”都突出地强调要选录“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作品”,“入选作品应注意在地区、民族、内容、形式、风格、类型等方面的代表性”,因此有力地推进了对众多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采录。不论是故事集成、歌谣集成,少数民族的作品在其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故事集成四川卷还将境内彝、藏、羌、土家、苗、回、纳西、傈僳、布依、傣、蒙古、白这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故事和汉族故事并列成为十几个分卷,给人以鲜明印象。中国少数民族的口头语言艺术之丰富优美,深受海内外学人赞誉。在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下,上世纪50年代就掀起过开掘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热潮,并着手研究编写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史,这次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活动,成为又一次广泛深入地开掘民族民间文艺宝藏的文化工程,也是费孝通先生所精辟论述的关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之生动体现。

民间文学集成成书后,不仅留下数量众多的资料本和原稿,为后续工作留下广阔天地,还给民间文艺学研究打造了良好契机。在学界获得好评的100多种学术论著,如袁珂的《中国神话史》,陶阳、钟秀的《中国创世神话》、谭达先的《中国的解释性传说》、许钰的《口承故事论》、刘守华的《中国民间故事史》,祁连休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万建中的《解读禁忌》、金荣华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刘锡诚的《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等,大都是依托民间文学集成所提供的鲜活资料而成书。采录和研究是民间文艺学相辅相成的两翼。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早期深受英国和日本学派的影响,50年代后向苏联学派“一边倒”,改革开放初期紧跟美国学派的步伐,可以说直到编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在集成编委会这个学术团队中,将基本理论方法和民间文学采录写定编辑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反复研讨琢磨,才得以从中国民间文学实际状况出发,有了一系列真正的理论建树,如民间文学分类体系的确立,“故事家”和“故事村”的发现,对富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一系列民间传说圈的肯定,等等。许多基本理论方法不再是洋教条的生搬硬套,而是逐渐被中国化、本土化了。中国民间文艺学正向成熟境地大步迈进。

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出版,给海峡对岸的台湾以巨大震动。1995年5月27日在台北举行的一次“抢救台湾民间文学”座谈会上,旅法的陈庆浩教授就大声疾呼:“80年代初,我开始整理收集到一个多种书刊,发现台湾民间文学数量太少,质量不高。每次来台,都和学术界的朋友们谈到如何推动台湾民间文学的采集、整理、教学、传播和研究。当时大陆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工作,而台湾是无声无息,令人焦急。”正是在祖国大陆编纂民间文学集成热潮的有力推动下,台湾学人积极行动起来,很快也掀起了一个采录研究民间口头文学的热潮,如中国文化大学金荣华教授主持采录出版了台湾卑南族、鲁凯族、赛夏族和金门、澎湖等地的民间故事集,清华大学的胡万川教授指导和推动了对台中、云林、彰化、高雄、宜兰、苗栗、桃园、台南等地的民间文学采录。成功大学的陈益源教授,在《台湾民间文学的采录》一书中坦言:“在观念和方法上,台湾民间文学采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启迪”。可见民间文学集成的出版,不仅如同钟敬文先生所说的“在世界人民文化史上,矗立起一个文献金库”,还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财富的整体保护传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新世纪伊始直至近年,在我国全面实施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将民间文艺事业推进到又一个黄金季节。

有鉴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急促转型,给民间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生存威胁,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为首的一批文化人,于2002年初向社会发出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呼吁书》,呼吁书得到党和政府的响应,文化部于2003年初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我国政府于2004年签字加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定在全国实施一项宏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6年设立“文化遗产日”,并于2006年和2008年,先后分两批公布了经过专家评审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共1028项,以及这些项目的主要传承人名单。这一工作今后还将持续进行。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它已成为我国文化事业的一道崭新而亮丽的风景线。

按照国际公约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的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美术,以及传统的礼仪、节头、民俗活动,传统的武术,竞技、游艺活动,传统的手工技艺、医药和历法等知识与实践活动等等。而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我们平时所熟悉的民间文艺。国家名录将它们划分为10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其中6个类别就属于我们通常所指的民间文艺或与民间文艺交叉的表演艺术(戏剧、曲艺),民间文艺实际上占了半壁江山。

按国务院部署由文化部实施国家保护工程,着重在建立由各级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科学保护制度。与此同时,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持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按规划实施,主要工作是编纂出版《中国剪纸集成》、《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民间美术图集》、《中国唐卡集成》、《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奇人丛书》等大型丛书,含17个专项的抢救工作。他们和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工作内容与方法上既有所区别,又互相补充,殊途同归,共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

跨入新世纪近1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们完全可以将它汇入新中国60年来民间文艺事业大潮之中予以审视。这几年的非遗保护工程,既是新中国多年来民间文艺事业的延伸,又是它的深入发展。非遗保护的重点仍是传统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列入第一、二批国家名录的84个民间文学项目,虽然是近年由各地申报经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的,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项目却经由50至80年代的民间文艺家所采录和研究,才获得学界与社会的肯定,前后期工作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但我们更应关注非遗保护工程所昭示的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新进展。

1.我国民间传承的优秀民间文艺代表作项目,通过地方申报、专家评审,进入国家名录,意味着它们已成为国家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经典之作。如列入一、二批国家名录的84项,从四大传说到三大英雄史诗,从盘古神话到苗族古歌,从鲁班传说到巴拉根仓的故事等等,它们都将由此进入中华民族的文艺经典宝库而传之不朽。

2.列入保护名录的作品不仅其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得到充分肯定与广泛认同,而且将以科学方法并建立相关制度进行活态保护,它是这一保护工程的关键所在,也是它的最大特色。特别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的对有关民间文艺传承人的重视和保护,在中外文化史上更属首创,具有难以估量的人文价值。

3.由于人类社会的急剧变迁,民间传统文化面临的衰落厄运是世界性的。中国由于新中国建立后有着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蔑视与毁弃更为严重。跨入新世纪以来实施的非遗保护工程,所透示出来的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爱,在一定程度上便获得了文化启蒙意义,对转变人们的文化观念,树立文化自觉,将产生深远影响,以致有人将它视为中国的一次“文艺复兴”了。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构建本来有着“文艺的”与“学术的”两个目的,这两条腿随时代的变迁常有畸重畸轻之别。但这项文化学术事业总是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正是对下层民众悲苦境遇和抗争情绪的关切,才有《歌谣周刊》问世和早期民间文艺学发轫。人民大众的当家作主人,带来了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兴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华民族向伟大复兴之路迈进,才有了编纂民间文学集成和抢救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这类宏大文化工程的实施,使中华民族的灵魂根脉得以存续,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弘扬。

由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程的有力实施,使中国的民间文艺事业展现出辉煌前景。但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受现代工业、商业文明及多元文化强力冲击下,怎样求得民间传统文化的科学保护与传承更新,尚须作深入探索。作为一门现代人文学科的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建设,更须付出艰苦努力方能收获丰硕成果。一辈子献身于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钟敬文先生曾给我题词:“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先人庇后人!”他对这项人民文化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将激励我们更加奋力地推进这一事业。

猜你喜欢

民间文艺文艺学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
竹画奇技巧天工——记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省级“民间文艺大师”李凤英
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
论文艺学学科创新与地方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