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零翻译运用初探

2010-04-10单春昕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源语跨文化译者

单春昕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它是跨语言、跨社会的特殊文化活动。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语言翻译中词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一、零翻译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之间的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双语翻译中,有时译者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源语的对应物。为了适应翻译实务飞速增长的需要,2000年,杜争鸣教授第一个在中国提出零翻译这一概念。他认为零翻译就是不译,“由于不译是翻译的反面,而翻译就是翻译意义,所以音译词就是不译。然而,不译还可以是源语形式完全照搬”。2001年,邱懋如教授在《可译性及零翻译》中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汉英对比,提出为了适应翻译实务飞速增长的需要,有必要引进“零翻译”的概念。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他提出:“所谓零翻译就是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源语中的词语故意不译;(2)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文的词语。”

零翻译概念的提出是可译性总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它不否认局部的不可译现象,强调不同的语言体系和文化差异会导致译品中各种语义不同程度的丧失这一事实。零翻译打破了语言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了语言之间的渗透与交融。体现了翻译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再创造性,它对传统的翻译观念提出了挑战和改进。

二、零翻译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零翻译”可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刘明东:2002,15)。绝对零翻译指的是不用目的语词汇而达到可达到的效果,其实现手段为省译和移译两种。相对零翻译指的是通过变通方式巧妙地运用目的语词汇恰到好处地表达源语词汇意思,其实现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音译、兼译、补译、象译、附译、照搬,等等。

(一)绝对零翻译。绝对零翻译中移译一般会把语源中的词语原封不动的移到语中。比如报刊杂志中出现的VCD,BBC,DNA,WTO等等和一些计算机词汇。也许人们都知道这些英文缩写是什么意思,但要说出它们的全称恐怕有很多人还不知晓;又如“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DIY,你可以得到很多乐趣。”将DIY=(do it yourself)移译过去。中文杂志上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小TIPS,将TIP这个词成功的移译了。

省译指的是由于英汉语言用法上的差别,有些词(或成分)在英语中是必不可缺的,但在汉语中却是多余的,翻译时便需要省去不译以使译文更严谨、更精练、更明确。例如:There have been goo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s that have given him great encouragement.实验中的良好结果给了他莫大的鼓舞。(省译there have been和that)。There was no snow,the leaves were gone from the trees and the grass was dead.天未下雪,但叶落草枯。(省译from the trees)。

(二)相对零翻译。音译是根据发音将源语词汇译成目的语词汇的翻译方法。此法常用来翻译人名、地名、品牌名等。例如,Owen(欧文)、Einstein(爱因斯坦)、pizza(比萨饼)、T-shirt(T恤)、OPEC(欧佩克)、Audi(奥迪)、Hacker(黑客)、cool(酷)、clone(克隆)、gene(基因)、Nokia(诺基亚)、talk show(脱口秀)等。

音义兼译指的是将英语词汇通过模拟原词的部分读音和传达原词的(部分)意义相结合而译成汉语词汇的方法。如: internet(因特网)、bungee jumping(蹦极跳)、A-share(A股)、Olympic Games(奥林匹克运动会)、Iran-gate(伊朗门)、mini-skirt(迷你裙)等。

补偿式翻译指的是将源语词汇音译为目的语词汇时兼顾能产生恰到好处的意义,以补偿翻译过程所导致的语义损失。这种译法能给目的语读者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加深对源语词汇的理解和印象。例如,domino(多米诺骨牌)、DINK(丁克家庭)、Pepsicola(百事可乐)、Goldlion(金利来)、Brandy(白兰地)、Budwiser(百威),Philip(菲利普)、 Nike(耐克)、Safeguard(舒肤佳)、Aids(爱滋病)等。

形象翻译法指的是把英语中用以描述某种事物外形的词汇翻译成汉语时,借助汉语中具体形象来进行翻译的一种方法。这些词一般是一个大写英文字母加另一个单词构成。如:V-belt(三角形皮带)、V-stay(V形拉线)、diamond sign(菱形标志)、C-network(C形网络)、U-shaped(马蹄形)、T-iron(T字铁)、K-strut(K字形)、V-banding(V形结扎)等。

附注式翻译法是指有的新词语与日常生活相距很远,或者由于太过于专具体内涵,这时就需要对该词进行附加说明。这是由于汉英两个民族由于宗教信仰、政治制度以及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词语空缺现象。在翻译时,如直译恐怕目的语读者难以或不能理解源语词汇所表达的信息,这时便往往需要用加注的手段来弥补可能出现的源语意义在目的语中的缺失。如:parenteses:父母向婴儿说的语言,sightism:对盲人的歧视,sizeism:对过胖或过矮人的歧视,bio-pirates:生物基因的掠夺者,techno-venyure:高科技冒险投资等。又如: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Aunt Jemima(杰迈玛大婶,原为美国商业广告中的黑人橱娘,指对白人俯首贴耳的黑人妇女),Brompton cocktail(布朗姆顿鸡尾酒,实际上指癌症止痛药,因伦敦布朗姆顿胸腔医院首次使用而得名)等等。

三、跨文化交际与零翻译的运用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人是社会的人,人所运用的语言必定要反映社会的特定的文化和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也造成两人翻译的障碍和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不断进步,翻译也不断推动着民族交流,促进民族语言发展。翻译是一种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就翻译而言,零翻译方法能把某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其本来面目的形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它能为后一种文化及语言带来了全新的成分。当零翻译是直接从源语中引进词进入译语时,它完全保留了原文的译语特色,当零翻译是部分引入源语词汇时,也是译者刻意为保留源语特色而打破目的语的行文规范,不用译语中的语言来翻译的一种方法。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这种独特的异化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

零翻译观代表着译者的不同语言文化平等融合的一种态度,考察零翻译观的意义就有必要研究零翻译观与文化语境下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零翻译观的意义还在于对翻译伦理学的启示。零翻译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在翻译形态中具有边缘性,这种研究不易为人们所重视。但要理解一种事物,对其边缘性质的研究往往更能有助于全面了解这种事物的性质,所谓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体现一般,亦即零翻译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翻译这一活动,或者是从边缘问题看中心,反而能解决翻译学中心问题的某些方面,因而有助于全面地理解翻译的本质,拓宽翻译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有助于正确有效地使用零翻译策略。

四、结语

翻译在增进不同民族的了解和交往、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促进民族语言的丰富与发展、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中,通过运用零翻译的各种翻译方法,将不可译转化为可译,使翻译理论丰富多彩,多维互补,从而有效地将翻译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对这一翻译方法进行研究,能为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译语起到良好的作用,也能为今后的翻译教学注入一定的新剂量。

[1]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

[2]赵晓临.漫谈英语科技新词[J].上海科技翻译,2002,(3).

[3]罗国青.零翻译概念辩正[J].上海翻译,2005,85:88-9.

[4]袁斌业.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5).

[5]袁斌业.也说汉语中零翻译缩略语的使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2:45-47.

[6]王蕾.英语构词转类法与英汗翻译词汇转译法[J].上海翻译,2006,(3).

猜你喜欢

源语跨文化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