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理论框架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2010-04-10谢章华
谢章华
(吉首大学国公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一、引言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一种修辞手段,它还是一种认知现象。Lakoff&Johnson在他们所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一种称为“隐喻概念体系”的本体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而且还体现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事物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也就是说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通过另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2]。隐喻表达是基于相似性基础上的跨域映射,即从人们比较熟悉,较为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为抽象的目标域。比如人们常常会说“浪费时间”是因为人们把金钱域内的概念投射到了时间域,把时间作为金钱来对待,即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意义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做了不少研究和论述。学者们通过观察大量的语料后发现日常语言中70%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语言学家Householer认为“英语中91%以上的词具有理据性”[3]。Laufer(1997)认为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meaning)是学习新词汇的一项重要内容。李清华通过对隐喻能力和概念流利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证实了“隐喻概念教学对英语词汇、阅读、写作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很突出的”[4]。因此“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5]。另外,从词汇教学法角度来看,当今词汇教学法发展方向之一是使所学的词汇意象化和具体化,隐喻正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基于以上各论述,隐喻都应视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作为提高词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隐喻理论框架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一)重视基本词汇教学及其隐喻意义。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调查,绝大多数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词,如tree,dog,bird,flower等。由于基本词汇使用频繁,义项丰富,与其他词语搭配数量众多,在日常语言交际中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这些词汇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此外,基本词汇在英语原版词典中有很特殊的地位,在英文释义中使用地多是基本的简单词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教师首先应向学生阐明重视基本词汇学习的必要性,同时由于隐喻意义丰富的常常是基本词汇,因而还要重视词语隐喻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词语内部的基本词义和隐喻词义,并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如heart原意是“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喻指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的表现。如:heartbroken(伤心),heartburning(嫉妒),with all one’s heart(欣然的),事实上隐喻不仅存在于基本词汇中,还存在于科学词汇中。计算机技术中的许多 术 语 ,如 virus,information highway,mouse,download,memory等都是利用隐喻方式扩展语义而得来的。了解到隐喻思维在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构成,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更有意义。
(二)借助隐喻深入讲解多义词,把握其语义关系。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列出该词的两种或多种含义,并辅之以例句,而隐喻的引入,就能将抽象词义和具体词义联系起来。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同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密切相关,认为一个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各个词之间的每一种联系都是有理据的。如bank,有河岸、银行两个基本意思表面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一个是指河流两边倾斜的地面,一个是可以存储钱或进行其他商业活动的金融机构。然而,当引入潜在的概念隐喻money is water时,河岸储水的功能就被映射到银行的储钱功能上,钱被视为像水一样可以流动的液体。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从认知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语义引申机制,理清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隐喻性关系,告诉学生人类的这种隐喻性思维的特征,从而帮助学生解读词汇的深层涵义,拓宽词汇习得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三)结合语境理解隐喻,把握词汇的确切含义。在阅读英语时,学生会遇到一些词语的创新隐喻用法,这时词语的喻义在词典中是找不到的。词语的创新隐喻,即活隐喻具有无穷尽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下面我们就着重谈谈对创新隐喻词义的理解。创新隐喻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关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识领域对它们进行了相似联想,即通过相似性把这两个事物联系起来。这种隐喻的相似性可分为客观上具体的相似性与发话人主观感受上抽象的相似。两事物的客观具体相似性是指二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理化特性,如形状、气味、功能和结构等[6]。由于这种相似性的客观具体性,基于其上的隐喻是较容易理解的。如在阅读句子Skyscrapers are the giraffes of the city(摩天大楼是城市中的长颈鹿)时,由于人们都了解giraffe与skyscraper“高而突出”的特征,因此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此句中giraffe的隐喻意义。但对于基于主观感受的相似性之上的隐喻,由于此相似性主要是由个人的情感因素、个人经历所影响,人们理解起来就较为困难。如在My boss is a tiger中,对于tiger可以作多种解释,如“野蛮”、“残暴”、“威武”、“有力”等等。选择何种喻义完全取决于作者在某些感情因素的影响下,主观上认为tiger在哪些方面与My boss有相似之处。因此如果读者不了解作者对boss的主观感受就很难把握tiger在此处的喻义。所以英语词汇学习时我们应结合语境知识来理解词语的喻义,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更为准确、轻松地把握文章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结构的形成及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隐喻来讲解英语词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隐喻基础上学习英语词汇,使得词汇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化难为易、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从而对词汇习得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1]Lakoff,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4]李清华.语言测试之效理论发展五十年 [J].现代外语,2006,(1).
[5]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
[6]李佐文,刘长清.论隐喻的相似性基础 [J].河北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