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栽培技术
2010-04-09丛金山
榛子,榛科榛属灌木树种,在中国分布很广,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的北部山区。榛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0种,中国有12种,河北分布有平榛和毛榛。据分析,榛子种仁含脂肪51.4%~66.4%,含蛋质17.32%~25.92%,含碳水化合物4.9%~9.8%,水分含量只有2.8%~5.8%,还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E、B及多种矿物质,特别是富含硒和紫杉醇,具有防癌抗癌的独特作用。
榛子栽培可以对野生的榛子进行改造,也可以人工栽植建园。
1 对野生榛子进行改造栽培
(1)清除非目的树种。对榛子中其他的非目的灌木和乔木进行清理,使其不与榛子争肥夺水,改善榛子的光照条件,促使榛子健壮生长,提高成花结果量,便于管理和采收。
(2)控制密度及时更新。榛子为喜光树种,而且是1a生旺枝成花结果好,因此对野生榛子的密度进行调整。冬季每间隔3~4m平茬1m宽,以后每年向左或向右依次平茬1m宽,3~4a为1个平茬周期。这样可以保持1a生旺枝的比例,从而保证连年丰产。榛子的密度以每平方米保留15~20株为宜,对局部密度大的地块,在封冻前将过密植株移植到过稀地块,并马上平茬,以提高成活率。
(3)施肥。在萌芽后至开花前进行施肥。每公顷撒施尿素150~225kg,以利于开花坐果。有条件的施用复合肥或农家肥更好。
(4)病虫害防治。榛子的主要害虫为榛实象甲,其成虫、幼虫均可造成危害。成虫取食榛树嫩芽、嫩叶,使嫩叶成针孔状,嫩芽残缺不全,嫩枝折断;幼虫为害果仁,在果壳上钻孔,造成虫眼,严重影响商品性和经济效益。防治方法,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用1.8%阿维菌素5000倍液或2.5%敌杀死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间隔15d防治1次。榛子的主要病害是榛叶白粉病,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8月如果雨量偏大可再防治1次,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5)适时采收。当果苞基部有1圈变成黄褐色时,即为成熟,可以采收。平榛可手工采摘,杂交榛子可以等榛子成熟自然脱落,再人工拣拾。
2 人工栽植榛子
(1)育苗。平榛苗既可在苗圃进行播种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根蘖进行繁殖。
(2)栽植。栽植形式有单行、带状、丛状植苗,或者直播造林。平榛株行距采用1.0m×(2.0~2.5)m,每公顷栽植4005~4995株,杂交榛是大灌木,株行距可采用(2~3)m×(3~4)m,每公顷栽植825~1665株,杂交榛栽植时需按6~8∶l的比例配置授粉树或几个品种混栽。栽植时期一般在春季土壤刚刚解冻后顶凌造林。
(3)整形修剪。①定干。一般剪掉苗木高度的1/3左右;根系好、苗木成熟度好的可适当定高些,反之应适当矮些。②短截。根据榛子的生长特性靠壮枝、壮芽结果,修剪方法主要是短截,以往的平茬,实际上就是短截。幼树为了扩大树冠,短截数量适当大些;结果树短截数量适当小些。结果树一般短截数量在总枝量的30%左右,要短截徒长枝、强旺枝、超长枝。芽饱满、长短适中的健壮枝留作结果母枝。③疏枝。对于过密的徒长枝、细弱枝要根据情况适当疏除。枝条过密影响通风透光,但疏除过多又容易造成冒条。因此,要注意疏枝量,正常情况下,疏枝量不超过总枝量的20%(整个修剪量应控制在30%左右)。④除萌蘖。用作繁苗的除外,无论哪种栽培形式,基部萌发的萌蘖都要及时除掉。
肥水、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采收与野生的榛子管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