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医内科学术论文巡礼
2010-04-08姜良铎,李耀辉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大量与中医内科相关的学术文章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医药卫生》里以“中医”为主题词检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国内发表的中医文献,共检索到9140篇文献;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题词共检索到4300篇文献。其中以“中医,心”、“中医,肝”、“中医,脾”,“中医,肺”、“中医,肾”为主题词共检索到2640篇文献;以“中西医,心”、“中西医,肝”、“中西医,胃”、“中西医,肺”,“中西医,肾”为主题词共检索到1120篇文献。
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医药高校学报和全国性组织主办学术期刊为范围,以理论研究、临床报道、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名医经验等为经纬,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发表的中医内科文献遴选整理,选择其中121篇文献综述如下。
1 经典医籍与临床
1.1 《内经》理论临床新用
陆明等[1]根据“百病生于气”提出顺应四时护阳气、修身养性畅心气、七情调和疏肝气、饮食有节和胃气、起居有常避邪气、节欲惜精固肾气、运动健身保肺气的养生调护观点;仝小林等[2]考证了《内经》肥胖三型(膏人、脂人、肉人)的历史沿革,阐述了膏人、脂人、肉人的外在特征表现,拟定《内经》肥胖三型的定性描述(体形特征)及虚实辨证要点,弥补了目前临床对不同类型肥胖认识的不足;白淑静等[3]从病变脏腑、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几个方面对《内经》关于腹痛病证的论述予以归纳分析,对该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大有裨益;沈会等[4]对《内经》中心力衰竭的症状、脉象描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食疗、预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述,对现代临床很有参考和借鉴价值;宋琦[5]详细阐述了《内经》中有关湿病的理论, 将湿病的发病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加以分析,并结合后世医家的论述,进一步阐述中医湿病的理法方药,对现代临床有指导作用;罗艳等[6]探讨《内经》“脾瘅”的病因病机与糖调节受损阶段的临床表现相似,认为脾虚内热与脾气郁遏为脾瘅的基本病机,辛开苦降法是治疗脾瘅的基本大法;程绍民等[7]通过对《内经》的研究认为喘证病因病机以肺、肾为主,但也可与心、肝、胃肠等有关;刘秀华等[8]依据《内经》相关理论,从卫气运行失常、胃气不和、水气上逆、火热扰心、邪气内扰、气血虚衰等方面探讨了失眠病机;陈彩凤等[9]对《内经》有关耳所属、与耳相干之肾、肺、肝胆等脏腑,所循经脉、相邻之少阳经、厥阴经、阳明经及其表里经脉,以及阴阳气血等方面对聋的病因病机和防治进行了阐述,认为脏腑循经辨证是《内经》聋辨治的精粹之处;汪玉冠等[10]根据《黄帝内经》相关理论认为治疗咳嗽总以宣降肺气为要,但如结合时令,明辨病机,合于四时阴阳、升降等法灵活应用,可以更好地驱邪外出,以利疾病的康复;王明如[11]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仲景学说临床新用
从《伤寒论》来看,仝小林等[12]通过对《伤寒论》药物剂量的考证, 认为《伤寒论》经方“一两”约合今称15.625 g (简为15.6 g) ;闵范忠等[13]认为“证”在《伤寒论》中有四种涵义: (1)证指症状; (2)证指证候; (3)证的精微之处便是“机”; (4)证是病的互辞;邢袁玲[14]对《伤寒论》中四气五味药对及特殊药对的组成方式,综合文献分析归纳后进行了论述;陈利平等[15]对《伤寒论》在药物的煎法、服法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整理,从煎药的溶剂、煎药的方法、煎药的火候、煎煮的时间、药物的服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顾恪波等[16]认为外感热病形成“内外合邪”的病机主要表现为“同气相求”、“邪气从化”及“相间混杂”三种形式;韩鑫冰等[17]从古人重“时”的角度探求《伤寒论》欲解时的理论渊源,采用十二消息卦研究欲解时的机理,认为欲解时反映了张仲景的重阳的思想; 郭文娟等[18]分析《伤寒论》治疗咳喘分表里、寒热、虚实,重痰饮,主要采用汗、清、下三法,,汗法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法,解肌祛风、降气定喘法,发汗解表、温化水饮法;清法包括清热宣肺法,清气分热、滋阴生津法,清热透表、坚阴止利法;下法即攻下实热、荡涤燥结法;李佳殷[19]总结了《伤寒论》治呕诸法,或解表或和解,或清热或温中,或利水或补益,总以辨证为本,并非一味降逆止呕;柴瑞震[20]认为,“烦”、“躁”虽是《伤寒论》中之一证,但治疗却非一途可已,必须参合具体脉证;李玉梅等[21]从太阳中风、太阳伤寒、 寒湿伤表、邪入少阳、水饮上攻、阳虚寒逆、虚热上冲等八个方面探讨了 《伤寒杂病论》头痛辨治特点;李赛美[22]从外感病、慢性病、脾胃病、危急重症等方面探讨了寒热并用法临床应用途径,对寒热并用法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提出了个人见解,具有一定临床启示作用;白明贵[23]总结了《伤寒论》治厥八法:回阳救逆法,清解阳明、荡腑救逆法,舒肝解郁、条达气血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法,涌吐痰实、畅达胸阳法,温胃化饮、宣散水气法,清热宣阳、益气养阴法;郜慧萍等[24]总结了仲景治肝十六法,很有临床意义;柴瑞震[25]探讨《伤寒论》对小便状态的辨证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小便的颜色辨病之在表在里及病变的寒热虚实,从小便调与不调辨表里、先后、缓急、治法,从小便利与不利辨蓄血与蓄水证,从小便量的多少辨水气内停之部位,从小便之利与不利、数与不数及尿量之多少判断大便之软硬或阳明腑实的燥结程度,从小便之利与不利辨发黄与不发黄,从小便的有与无、利与不利辨疾病的吉凶转归。
从《金匮要略》来看,尚尔鑫等[26]通过量效关系曲线的分析,发现方剂中药物常用量相对集中,与其表现的功效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此外,药物用量还受主治病证、配伍关系、剂型等因素影响;张建伟等[27]总结出《金匮要略》腹痛的治则治法分为调阴阳、补虚损,祛实邪、消滞,调脏腑、理气血,安蛔止痛四大治则及甘温建中、温阳化饮、温阳散寒、养血散寒、通里攻下、驱除寒实、理气和血、活血逐瘀、疏肝理脾九大治;李会粉等[28]从诊断、治疗思想等方面阐述了《金匮要略》诊治方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陈新宇等[29]根据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观点,提出了治病贵通及其道塞与形伤的病理模式,认为祛邪外出、畅达脏腑、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等均可使之通;陈良宗[30]从8个方面对《金匮要略》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方与法进行了探讨;罗旭等[31]根据 “虚劳干血”理论,认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所致的眼底出血表现类似 “内有干血”和“两目黯黑”,运用大黄蟅虫丸加减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艾华等[32]总结归纳仲景论治呕吐病的规律,对临床有借鉴作用。
1.3 温病理论临床新用
黄燃浩等[33]对《温病条辨》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化瘀法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化瘀法在外感热病中的发展和应用;常淑枫[34]对《温病条辨》中以三焦为纲辨治湿热证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湿在上焦者以轻宣,重宣肺气化湿,湿在中焦者重辛开苦降,分解湿热,湿在下焦者甘淡渗下,通利水道;顾武军[35]从阐明白虎之用、创制承气诸方、明确黄连阿胶汤之用、巧变复脉诸方等方面论述“鞠通遥承仲景,并多有创新”;范文杰[36]总结了吴鞠通辛凉保津养阴法、甘寒增液养阴法、咸寒复脉养阴法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并举例介绍其温病养阴三法的临床应用心得;陈志伟等[37]论述了叶天士将辛开苦降法理论与轻可去实理论相结合,创用轻苦微辛法治疗温热病,灵活化裁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方剂用于多种温热病的治疗;袁利梅等[38]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载治疗中风的52首方, 90味药进行分析,指出肝阳化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并认为治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熄风、顾护脾胃、培土制木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三大法则;黄欢等[39]从薛氏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探析了是热病的辨治规律;汪东涛等[40]从“久病入络”理论出发,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探讨“脏虚络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相关性;金楠楠等[41]论述了《温病条辨》对厥证的认识及辨治创新,认为对暑厥和晕厥等治法,为解决温病四大重证之一的厥证开辟了新途径, 亦为后世医家对热厥辨证论治的发展完善及临床应用确立了准绳。
2 中医急症发展新动态
黄谦峰等[42]从理、法、方、药等方面论述了中医治疗高热的思路和方法;乔之龙[43]从学科建设、药物剂型、辨证施治等方面探讨了中医内科急症学发展思路;朱颖[44]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急诊内科留观病历进行年龄、中西医诊断、中医症状证候等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老年前期、老年期患者多虚、多瘀、多痰证,其次为热证,总体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沈元良[45]对张景岳在内科急症的诊治经验进行了论述,在亡阳、格阳、命门火衰、肾虚咳逆、中风等内科急症的治疗中,张氏主张把握病机,灵活运用温肾、滋肾及培补元气等方法;安辉等[46]通过对120例不同病种急性虚证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免疫指标(IgC、IgM、IgA) 检测,并对不同病种、不同虚证间的免疫指标进行相互比较,探讨内科病种急性虚证的免疫指标变化规律,认为免疫指标检测可作为中医内科急性虚证辨证的客观指标;樊景云等[47]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 的效果,结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SABP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死亡率;苏敏等[48]报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60例疗效分析,认为通腑泄热法疗效确切;马悦等[49]报道了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茧症继发肠梗阻的治疗经过,认为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对缓解其肠梗阻症状起到了极好的疗效;蒋运兰等[50]认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陈广进[51]通过对安宫牛黄丸药物配伍特点及其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安宫牛黄丸治疗高热昏迷疾病的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对高热昏迷等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扩大安宫牛黄丸的治疗范围;对于重型肝炎的辨治,叶放等[52]介绍了周仲瑛教授从“瘀热”病机学说论治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内科急难病证的学术经验,以凉血化瘀法为中心辨证论治,均取得较好疗效,使得患者转危为安。
3 临床思路与临床报道
3.1 肺系
王丽敏[53]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哮喘的治疗进展,分析了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是哮喘治疗的较好选择。曾忠荣等[54]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主要成份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辨证应用的临床效果,认为临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应辨证诊治以便能更好发挥疗效;刘恩钊等[55]探讨了辛温发散法治疗痤疮的理论渊源,并结合临床病例揭示痤疮恰当的病因病机及较好的治疗原则;黄兴武[56]报道了运用健脾益气、清肺化痰、扶正祛邪的方药治疗正虚邪恋、肺脾气虚型支原体肺炎的体会;姜良铎[57]从肺系病证病名、分类、治疗、实脸研究等方面论述了中医肺系病证研究进展,具有参考价值;崔青荣[58]对中医防治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收效显著,副作用较小;焦扬等[59]探讨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认为SF-36量表可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丁明桥等[60]认为肺的生理病理特点与肺纤维化致病因素相关,正虚邪袭,肺失宣肃是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的起始病机,正气亏虚,痰瘀阻肺是肺间质纤维化发展的病理关键,累及他脏,肺不主气是肺间质纤维化转危难愈的重要原因;邓筠[61]认为脾脏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无论在COPD的急性加重期或稳定期,调理脾脏在COPD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临床作用;喻清和等[62]通过研究发现补肾化痰法治疗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可能是通过补肾,振奋了肾中元阳,增强了机体免疫力,从而使疾病易于好转并向愈;阮兴秋等[63]以辨病辨证相结合为主要原则,以化痰祛瘀的主要治法,分别从辨病、治法、方药三方面来总结了临床中从痰瘀相关论辨治内科疑难杂病的应用研究概况,有一定借鉴意义;董月奎等[64]报道了史载祥教授运用升陷汤辨治肺不张的经验;王志英等[65]介绍周仲瑛教授在肺系病证的治疗方面独到的经验:治疗咳嗽以宣肺为要,尤其是陈寒伏肺之久咳,更非温散宣通不解;支气管哮喘之病机为风盛痰阻、风动痰升,治疗重在祛风涤痰;肺病日久及心者,治当痰瘀同治,尤重化瘀;而支气管肺癌病属癌毒阻肺,正气亏虚,治疗当扶正抗癌并举,以清养平补、不壅不腻、化痰消瘀、攻不伤正为要。
3.2 肝系
郑保平等[66]认为病因主要是疫毒、酒毒、药毒、浊毒等邪为患,病位以肝脾为主,病理过程常由气及血,病机是本虚(肝、脾、肾)标实(气滞、血瘀、痰浊、水停、湿热)、虚实交错,所以在治疗上要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碍实,攻实不忘虚。张有明[67]认为中医治疗重用扶土抑木之法,调和肝脾,辅以活血化瘀、软肝散结,采用标本兼治法,可缓解病情;刘明兰等[68]运用3对反药红参、五灵脂,丁香、郁金,海藻、甘草相配治疗肝硬化腹水以毒攻毒,以偏纠偏,相反相成,且有良效,未见不良反应,且能明显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变,延长生存时间,疗效理想;河文峰等[69]探索不同转移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中医五行理论的相关性时发现五脏生克关系是肺癌转移的主要规律,肺癌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中医证型可提示其转移方向;马善桐[70]报道袁士良主任医师治疗臌胀在临床上常将其分为湿热致臌、脾虚致臌、阴虚致臌三大类型进行辨证用药;谢荃等[71]介绍了陈绍宏教授在辨证基础上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急性肾盂肾炎、高血压眩晕、支气管扩张咯血等病症的经验;赵争敏[72]介绍了周子芳先生中医扶正解毒治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经验;周仲瑛教授认为属于中医的“急黄”、“疫黄”范畴,在湿热疫毒深入营血的极期,血热与血瘀互为因果,表现出瘀热相搏的一系列证候特征,如瘀热发黄、瘀热血溢、瘀热水结、瘀热阻窍等,凉血化瘀是重型肝炎的治疗大法,常选用选用桃核承气汤、茵陈蒿汤与犀角地黄汤三方合用[73]。
3.3 脾胃
张刚等[74]将老年厌食证辨证分为四型以中药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张长庆等[75]将胃痛、呕吐、反胃、嘈杂、吐酸及痞满统括为“慢性胃病”, 并按本虚、标实、主症三个层次指导辨证用药, 便于分析三者之间的轻重缓急, 与传统的思维方法相比, 思路更加清晰, 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刘泽忠[76]报道以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味,治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王丽平等[77]介绍许彭龄运用《黄帝内经》及仲景酸甘化阴、辛甘化阳之说,在临床脾胃病的治疗中,注重药物性味的配合与转化特点(即合化思想),以甘草、干姜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等药物的组合应用,调理脾胃以养四脏,取得较好疗效;陆为民等[78]从胃痛阴虚夹湿、胃痛虚寒兼瘀两方面介绍了徐景藩治疗胃痛兼证验案及辨治特色;薛维伟等[79]介绍了王瑞平治疗胃癌经验:本在脾气虚弱,标在瘀毒互结,治以攻补兼施,顾护脾胃为要;王晓[80]介绍了王德元运用东垣脾胃学说等理论诊治疑难奇症的案例;马新宇等[81]介绍李显筑教授从脾论治疑难杂证经验,从整体观念出发,健脾不忘调肝,气血并重,通补兼施。魏文浩[82]从角药的涵义、配伍特点以及治疗原理等方面介绍了姜良铎教授论角药的理论基础及配伍特点。
3.4 肾系
翟春晖[83]报道了应用清热利湿、化瘀通络、通淋排石的“琥珀三金汤”加减化裁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满意;杨红伟[84]综述了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认为在探索证治规律的同时, 应加大对其用药途径和剂型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在基础理论临床治疗方面有其美好的前景;何磊等[85]综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湿证的治疗概况,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兼证颇多,有水气、湿浊、湿热、浊毒、瘀血等多种变化,但总以湿邪为其根本,其余诸邪皆由湿邪发展而来;邹琳等[86]从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虚证的病因病机、分类及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虚证的现状, 并进行展望;王盛发等[87]过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总结了一些用药频度较高的中药,如黄芪、茯苓、山药、山茱萸、丹参、白术等,中药类型则以补益、健脾、活血、清热类为多,这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参考依据;李敏等[88]运用中药配合激素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认为激素治疗肾综过程中配合中医辨证施治,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作用,减少激素副作用,提高疗效;晋中恒[89]认为肾脾亏损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机,随着病程的迁延,可以出现水湿、瘀血、痰浊内停,风邪兼挟为患,治疗上则应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并根据不同阶段正虚邪实的偏颇情况,突出益肾健脾,泄浊化瘀,软坚散结之法;戴希文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常根据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而辨证施治[90];南征教授主张从“毒”论治而创立了“毒损肾络”的病机立论治疗糖尿病肾病,制定了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常用方由西洋参、枸杞、黄芪、生地黄、益母草、丹参、地龙、大黄、黄连、榛花等组成[91];苏励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机是“ 气阴两虚, 毒疲互结” 创制益气破癖方,该方由黄茂、生地黄、白花蛇舌草、获术等药组成,常以此方临床加减辨治[92];樊春华等[93]报道了吕永慧用四君子汤合猪苓汤、生脉散等化裁治疗1例肾病综合征证属脾虚湿盛,瘀阻伤津的验案;王斌[94]报道了名医林吉品运用补脾益肾法治疗内科疑难病验案2 则:POMES 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3.5 心系
蔡云海[95]认为应当重视热毒痹阻心脉在冠心病病机中的致病作用,清热解毒法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和途径;付子元[96]认为心血赖脾胃化生的营气以充养,脾胃与心之间有经脉相通,提出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观点很有临床价值;张振华等[97]认为痰浊在心梗急性发病中占主导地位,痰浊阻滞气机, 气机运化失常而致气滞, 气滞则血行受阻, 而致血癖, 湿阻中阳, 阳气受损而致寒凝, 痰浊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张伯礼等[98]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中痰瘀互结证为多,临证治疗要分清痰瘀之轻重,辨明寒热虚实;苏轮等[99]报道在西医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认为丹红注射液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西药的作用而达到强化扩血管、抗血栓、抗动脉硬化、抗炎等目的;陈利昌[100]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证实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张新平等[101]探讨益心舒胶囊(生晒参、丹参、麦冬、黄芪、川芎、五味子、山楂)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实该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药物应用;王显曾[102]观察用银杏叶片(舒血宁)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认为银杏叶片缓解并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改善冠心病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部分改善血脂水平;朱明军等[103]认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其发展演变与中医学脏腑之间生克乘侮密切相关,用中医五行学说探讨全心衰竭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为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有利于指导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李联社等[104]调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状况发现中医医院心梗患者人群特征、中医证候规律及中药治疗特色优势,提高中医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王振涛等[105]介绍了孙建芝辨治冠心病的经验:通阳宣痹,痰瘀同治、从肝论治;颜德馨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 其证型多集中在气血失调上, 其病机多为气虚血瘀,以调气和血为法, “调和” 与“通阳”为特点[106];高颖等[107]回顾了近年中风病在证候规范的研究、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评价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分析研究和治疗现状, 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中医药防治优势开展中风病的研究。
4 实验与临床研究
4.1 症候研究
吴晓新等[108]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不同证型间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心阳虚衰、气虚痰瘀证患者心衰复发率明显高于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心阳虚衰证患者病死率最高,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及气虚痰瘀证患者病死率偏低,从而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衰复发率及病死率有明显相关性;汪涛等[109]观察来自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300 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舌象、脉象、冠脉造影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冠心场患者中医舌象、脉象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冠心病组与冠脉正常组相比,血瘀症的舌象、脉象明显增多,且比例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比例也增高,认为冠心病患者证候以瘀血证为多,其舌象、脉象改变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刘雪梅等[110]探索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的内在关系,对31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各证型心肌缺血阳性率由高到低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阳虚型>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认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缪灿铭等[111]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与冠脉病变及C 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后,认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辨证的各种虚证证型中,从受累血管数目及血管病变程度分析,气虚证组病情最轻,心肾阴虚及气阴两虚次之,阳虚证组病情最重,而在实证各组分型中,以痰阻心脉组病情最重,相应C 反应蛋白亦最高;史海波等[112]探讨真心痛(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显示真心痛患者不同证型的冠状动脉造影不同血管病变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 0. 05) ,气阴两虚、心脉痹阻证病变血管多见于前降支,心阳欲脱证病变血管多见于右冠状动脉,差别有显著性(P< 0. 05) ,心阳欲脱证三支病变多见(P< 0.01);张伟等[113]采用熏烟加气管滴加脂多糖造肺气虚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查大鼠血、尿中的β2-微球蛋白以探讨肺气虚大鼠血、尿中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经熏烟后的肺气虚组大鼠血、尿中β2-微球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改变认为造模后肺气虚组大鼠的肾脏受到—定程度的损害,从实验方面证明了中医肺病及肾的理论;徐珊等[114]观察不同证型的肝纤维化与血清透明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系,结果显示各模型组透明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均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均以气虚血瘀组最为明显;药物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缓解,认为透明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客观指标之一;窦永起等[115]评价和验证早期应用凉血活血法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证候学演变的影响,发现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中药可以减轻放射性肺损伤,对其证候学演变起到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可揭示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特征,为早期应用凉血活血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谭永振等[116]观察脾胃湿热证大鼠湿、热偏重模型及在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的干预下大鼠尿液中水通道蛋白2 (aquaporin2, AQP2) 的变化, 以探讨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型之间尿液中AQP2 的变化规律及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的作用机理,结果证实脾胃湿热证大鼠湿、热偏重模型存在AQP2 含量增高; 三仁汤、白虎加苍术汤对大鼠尿液中的AQP2 含量具有调节作用, 能降低已增高的AQP2 的含量。
4.2 临床研究
崔俊波等[117]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淤血、浊邪、热毒突出的特点,确定化淤泄浊解毒为ICH急性期的基本治法。据此拟定血肿消口服液,观察其疗效,结果发现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淤血,化淤泄浊解毒法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吴焕林等[118]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调查调脾护心法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及再次入院率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调脾护心法可以改善心绞痛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再次入院时间,但不能降低死亡率;汪朝晖等[119]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观察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结论是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疗效确切,同时安全性良好;郑民安等[120]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中医心衰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实中医心衰方治疗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王伟民等[121]探讨优化方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发现含有中药的优化方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较好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5 总结和建议
纵观2009年中医内科学术文献,可以看出如下几个特点:
(1)从理论、临床、实验等多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提出临床新理论学说,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进一步综合,对病证反映的不同的或相同的病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临床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对辨证要点的认识上更注意其如何组合;
(2)微观辨证指标与宏观整体辨证有了更多的结合,对内科疾病中中医病机和证候变化以及应对有更深入的研究;
(3)个体化诊疗尤显突出,辨证论治正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名医经验的整理和挖掘在今年的论文里特别丰富。
对于文献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有一些建议:
(1)现代中医临床更加重视科技手段的检查结果,但是如何进一步把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微观分析更好的结合起来,以提高疗效,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2)从实验与临床研究来看,目前的中医药学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中医中药的作用机理,以及中药剂型的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
(3)临床报道的文章还需要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
[1] 陆明,王玲.“百病生于气”的临床运用[J].新疆中医药,2008, 26(6):7-8.
[2] 仝小林,段娟,李敏,等.《内经》肥胖三型的科学价值及应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江苏中医药,2009, 41(2):1-3.
[3] 白淑静, 李永红.《内经》腹痛病证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8, 19(12):3066-3067.
[4] 沈会,刘沛.《内经》关于心力衰竭病证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1(4):4243.
[5] 宋琦.《内经》有关湿病的论述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J].时珍国医国药,2009, 20(2):505-506.
[6] 罗艳,汤秀珍.《内经》脾瘅与糖调节受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 14(12):892-893.
[7] 程绍民,陈利国.《内经》之喘与脏腑关系浅析[J].中医教学,2009, 41(4):63-64.
[8] 刘秀华,刘锋, 张新渝,等.浅析《内经》对失眠的认识[J].河南中医,2009, 29(3):232-233.
[9] 陈彩凤,李云英.浅析《内经》聋脏腑循经辨治及临床运用[J].河北中医,2008, 30(12):1317-1318.
[10]汪玉冠,夏永良,宋康,等.《黄帝内经》四时六气与咳嗽的因时施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2):176-179.
[11]王明如.用治未病的理念指导临床[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9(4):219-220.
[12]仝小林,穆兰澄,姬航宇,等.《伤寒论》药物剂量考[J].中医杂志,2009, 50 (4):368-372.
[13]闵范忠, 管金芳.《伤寒论》中“证”的涵义[J].河南中医,2009, 29(4):318-319.
[14]邢袁玲.《伤寒论》中四气五味及特殊药对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13):111-112.
[15]陈利平,王发渭,刘萍,等.《伤寒论》之药物煎服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327-1329.
[16]顾恪波,贺梅娟.浅议外感热病中的“内外合邪”[J].北京中医药,2009, 28(5):353-354.
[17]韩鑫冰,何新慧.《伤寒论》欲解时机理及其意义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9, 36(3):356-358.
[18]郭文娟,烟建华.《伤寒论》辨治喘证诸法浅探[J].山西中医, 2009, 25(5):49-51.
[19]李佳殷.浅析《伤寒论》呕吐证治[J].光明中医, 2009, 24(6):1010-1011.
[20]柴瑞震.《伤寒论》“烦”“躁”证的辨证论治[J].光明中医, 2009, 24(5):803-806.
[21]李玉梅,李家庚.《伤寒杂病论》头痛辨治探要[J].湖北中医杂志,2009, 31(4):39-40.
[22]李赛美.《伤寒论》寒热并用法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31(12):797-799.
[23]白明贵.浅述《伤寒论》治厥八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9, 20(2):498-499.
[24]郜慧萍,岳在文.仲景治肝十六法阐微[J].光明中医,2009, 24 (3):405-406.
[25]柴瑞震.《伤寒论》对小便状态的辨证分析[J].河南中医,2009, 29(4):315-317.
[26]尚尔鑫, 范欣生, 段金廒,等.《金匮要略》方药用量与功效变化的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25(1):13-15.
[27]张建伟, 王苹.《金匮要略》腹痛治则治法浅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 26(2):5-7.
[28]李会粉, 周青, 杨丽萍,等.《金匮要略》诊治方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 29(11):73-75.
[29]陈新宇, 陈青扬.《金匮要略》治病贵通学术思想及临床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 27(4):704-709.
[30]陈良宗.《金匮要略》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方与法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 20(3):757-758.
[31]罗旭,吴星伟.虚劳干血理论指导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的思路[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 43(5):51-53.
[32]艾华,刘海英.试论《金匮要略》呕吐病论治特点[J].光明中医,2009, 24(4):612-613.
[33]黄燃浩,常淑枫,肖照岑,等.《温病条辨》和《伤寒杂病论》化瘀法比较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 41(2):7-8.
[34]常淑枫.《温病条辨》三焦治湿热法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9, 36(3):371-372.
[35]顾武军.吴鞠通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25(3)84-87.
[36]范文杰.吴鞠通温病养阴思想探析及临床应用心得[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 43(6):52-53.
[37]陈志伟, 翟玉祥.叶天士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温热病[J].吉林中医药,2008, 28(12):865-866.
[38]袁利梅, 杜同仿.叶天士治疗中风用药规律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 20(3):739-740.
[39]黄家诏.薛生白辨治湿热病浅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 20(1):242-243.
[40]汪东涛,沈鹰.从“脏虚络病”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J].天津中医药,2008, 25(6):482-483.
[41]金楠楠,马堃.吴鞠通《温病条辨》对厥证的认识及辨治创新[J].江苏中医药,2008, 40(12):12-13.
[42]黄谦峰, 黄得尚.高热辨证论治规律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33 (1):144-145.
[43]乔之龙.中医内科急症学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8(3):329-330.
[44]朱颖.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留观病历中医证候分析[J].吉林中医药,2008, 28(12):883-884.
[45]沈元良.张景岳内科急症治法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6):755-756.
[46]安辉, 缪灿铭, 陈翊, 等.内科急性虚证免疫指标的变化及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8(6):923.
[47]樊景云,黄宗文 ,徐建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5 例治疗体会[J].华西医学,2009,24 (4):868-870.
[48]苏敏,李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60例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 25 (6):902-903.
[49]马悦,黄宗文,郭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茧症继发肠梗阻1 例[J].四川中医,2009, 27 (5):80-83.
[50]蒋运兰,吴伦卉,雷花,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9, 27(3):303-305.
[51]陈广进.安宫牛黄丸治疗高热昏迷的机理探讨[J].光明中医, 2009, 24(4):765-767.
[52]叶放,吴勉华,周学平,等.周仲瑛教授治疗重度病毒性出血热验案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 24(5):608-610.
[53]王丽敏.中西医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 24(5):109-110.
[54]曾忠荣,宋家驹,王启琴,等.痰热清注射液辨证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 3(11):81-82.
[55]刘恩钊,周 玲,王玉英,等.辛温发散法治疗痤疮的理论渊源与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9, 36(1):50-51.
[56]黄兴武.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8(3):446-447.
[57]姜良铎.中医肺系病证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09, 2 (3) : 164-171.
[58]崔青荣.中医防治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25(2):295-296.
[59]焦扬,刘锡睦,付小芳,等.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评定方法的研究[J].环球中医药,2009, 2(3):176-177
[60]丁明桥.许朝霞,王鹏.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发病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9, 36(8):1291-1292.
[61]邓筠.从脾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J].江西中医药,2009,40(1):18-20.
[62]喻清和,邱志楠.补肾化痰法在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8 ,23(12):1893-1895.
[63]阮兴秋,王志英.痰瘀相关论辨治内科疑难杂病临床应用概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1(3):44,45.
[64]董月奎 魏荣友,史载祥运用升陷汤治疗杂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9,50(4):298-299.
[65]王志英,郭立中,叶放,等.周仲瑛教授治疗肺系病证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53-55.
[66]郑保平,姚乃礼,王道坤,等.“以方统证”论治肝硬化[J].江苏中医药,2009, 41(4):29-30.
[67]张有明.肝硬变腹水的临床治疗[J].河南中医,2009, 29(4):359.
[68]刘明兰 ,张志明.三畏复肝汤治疗肝硬化腹水验案2则[J].甘肃科技,2009, 25(14):161-162.
[69]河文峰,吴万垠.肺癌转移与中医五行理论相关性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9, 36(8):1348-1350.
[70]马善桐.袁士良主任医师治疗臌胀经验拾零[J].中国中医急症,2008, 17(10):1413-1414.
[71]谢荃,张晓云.陈绍宏教授运用龙胆泻肝汤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8(5):753.
[72]赵争敏.周子芳老中医内科杂病治疗经验拾贝[J].中医药通报, 2008,7(6):57-58.
[73]陈四清,郭立中.周仲瑛从瘀热论治重型肝炎临证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9,41(6):1-4.
[74]张刚,邹震.辨证论治老年厌食证38例[J].陕西中医,2009,30(1):37-38.
[75]张长庆,赵淑兰,郭合新,等.慢性胃病中医三层次辨证用药探讨[J].四川中医,2008,26 (10):26-27.
[76]刘泽忠.疏肝健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20例[J].甘肃中医,2009, 22(1):36.
[77]王丽平,周炜,王晓丽,等.许彭龄脾胃病用药合化思想探析[J].北京中医药,2009, 28 (3):192-193.
[78]陆为民,徐丹华. 徐景藩治疗胃痛兼证验案分析及辨治特色[J].江苏中医药,2008, 40(12):1-3.
[79]薛维伟,朱超林,潘宇,等.王瑞平治疗胃癌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33(1):48-49.
[80]王晓.王德元辨证治疗顽固性消化性溃疡验案3 则[J].江苏中医药,2009, 41(3):50-51.
[81]马新宇,刘卫娟,李秀典,等.李显筑教授从脾论治疑难杂证经验举隅[J].光明中医,2008,23(9):1267-1268.
[82]魏文浩.姜良铎教授论角药的理论基础及配伍特点[J].环球中医药,2009, 2(2):137-138.
[83]翟春晖.琥珀三金汤治疗输尿管结石78 例[J].光明中医,2008,23(10):1519.
[84]杨红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国医疗前沿,2008, 3(18):12-13.
[85]何磊,王忆勤.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湿证的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09, 36(8):1431-1433.
[86]邹琳,王永钧.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虚证的中医药证治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 (7):532-534.
[87]王盛发,唐劭,曹克光,等.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J].天津中医药,2009, 26(2):167-168.
[88]李敏,刘雪燕,刘番芹,等.中药配合激素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 32(2):40.
[89]晋中恒.浅谈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思路与方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1(8):50-52.
[90]潘满立,饶向荣.戴希文治疗糖尿病肾病临证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4(5) :85-86.
[91]于敏,史耀勋, 田谧,等.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74-75.
[92]姚重华,, 曲环汝,覃光辉,等.苏励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41(6):10-11.
[93]樊春华,詹原泉.吕永慧治疗肾病综合征验案1则[J].江苏中医药,2008, 40(12):117.
[94]王斌.林吉品运用补脾益肾法治疗疑难病举隅[J].江苏中医药,2009, 41(1):41.
[95]蔡云海.从热毒观念论治冠心病[J].光明中医,2009, 24(5):798-799.
[96]付子元.从脾胃论治冠心病[J].中外医疗,2009,(13):77.
[97]张振华,周红妮,戚彬,等.从痰论治急性心肌梗死[J].黑龙江中医药,2009, 42(1):5-6.
[98]张晗,康立源,张伯礼,等.心脑血管疾病痰瘀互结证述析[J].天津中医药,2009, 26(4):172-174.
[99]苏轮,刘冰,陈昕,等.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J].中医杂志,2009,50(3):247.
[100]陈利昌.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1):13-14.
[101]张新平,张勇.益心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 7(1):6-8.
[102]王显曾.银杏叶片(舒血宁)治疗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09,7(11):215-216.
[103]朱明军,朱新峰,王永霞,等.从五行学说探讨全心衰竭与脏腑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9, 36(6):924-925.
[104]李联社, 赵娟, 肖海娟, 等.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药治疗状况调查[J].陕西中医,2009,30(6):644-645.
[105]王振涛,韩丽华,朱明军,等.孙建芝辨治冠心病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9,41(4):16.
[106]徐锦雄.颜德馨教授运用调理气血法治疗冠心病探析[J].新中医, 2009,41(6):113-114.
[107]高颖,周莉.中风病中医药防治研究的回顾与现状分析[J].环球中医药,2009,2(1):15-18.
[108]吴晓新,段艳锋,邹旭,等.151例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复发率、病死率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9, 18(7):1107-1108.
[109]汪涛, 虞东玲.冠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舌诊脉诊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2888-2889.
[110]刘雪梅, 蒋红红, 陈征宇,等.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电图关系的相关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 24(4):67-68.
[111]缪灿铭,陈翊,麦美琪,等.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及C反应蛋白相关性的临床探讨[J].光明中医,2009, 24(8):1423-1424.
[112]史海波,陈晓虎.真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25(3):174-175.
[113]张伟,林丽,赵润杨,等.肺气虚大鼠血、尿中β2-微球蛋白变化的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6):81-82.
[114]徐珊,包剑锋,周敏,张永生,等.肝纤维化不同证型与血清透明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 24(2):199-201.
[115]窦永起,杨明会,林明雄,等.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中药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医证候学演变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 15(5):42-45.
[116]谭永振,陈佩婵,李云鹏,等.水通道蛋白2 在脾胃湿热证大鼠湿、热偏重模型中表达的研究[J].陕西中医,2009, 30(5):619-621.
[117]崔俊波 ,崔应麟 ,王松龄,等.化淤泄浊解毒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8, 19(9):2192-2193.
[118]吴焕林,罗文杰,黄玉龙,等.调脾护心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非手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 19(4):572-574.
[119]汪朝晖, 陈丹曼, 杨忠奇, 等.调胃消滞丸治疗急性胃肠炎(食滞湿阻证)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 31(4):15-16.
[120]郑民安,邱乐.心衰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 7(8):886-887.
[121]王伟民,张社峰.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优化方案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 24(7):85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