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萆薢渗湿汤加味内服联合鸦胆子外敷治疗结节性痒疹 30例

2010-04-08单鹏翼

河北中医 2010年3期
关键词:鸦胆子皂角刺中医科

单鹏翼

(河北省平泉县平泉镇南岭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科,河北 平泉 067500)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好发于四肢的结节性丘疹,并发严重瘙痒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临床较常见,一般治疗效果不佳。2008-03—2009-06,笔者采用萆薢渗湿汤加味内服联合鸦胆子外敷治疗结节性痒疹 30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男11例,女 19例;年龄最小 20岁,最大 65岁,平均 31.5岁;病程最短 6个月,最长 13年,平均 3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皮肤病学》[1],好发于四肢伸侧,初期如针帽或米粒大的丘疹,之后大如黄豆至樱桃大的褐色坚实结节,孤立存在,重度瘙痒,顽固难愈,易复发。

1.3 治疗方法

1.3.1 内服法 给予萆薢渗湿汤加味。药物组成:萆薢15g,薏苡仁 30 g,黄柏 10 g,茯苓 10 g,牡丹皮 10 g,泽泻10 g,滑石(包)15 g,通草 3 g,地龙 15 g,全蝎 5 g,紫草15 g,大青叶 15g,鸡血藤 20g,皂角刺 15g,白术 10 g。日1剂,水煎 2次取汁 400mL分早、晚 2次口服。

1.3.2 外治法 鸦胆子去壳用橡皮膏固定于皮疹之上,每日更换 1次,每次可选 3~5个皮疹作为治疗目标。若皮损发红破溃或有感染倾向则以碘伏消毒,并暂时停止治疗,待皮损平复,即可进行别处治疗。

1.3.3 疗程 治疗 10 d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皮损完全消退,只留少量色素沉着,瘙痒停止;有效:皮损消退 30%以上,瘙痒减轻;无效:皮损消退 30%以下,或未退,或退而复发,瘙痒不减[1]。

2 结 果

本组 30例,治愈 27例(90%),有效 2例(6.7%),无效 1例(3.3%,因惧怕皮损破溃疼痛自动放弃治疗),总有效率 96.7%。

3 讨 论

结节性痒疹,中医学认为由于湿邪内蕴,复感风毒,湿邪与风毒凝聚,阻隔经络,气血凝滞,形成结节;或因毒虫叮咬,毒汁内侵于气血结聚而成,病程漫长,长期不愈。现代医学认为,结节性痒疹与贫血、肝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肾衰竭、免疫功能缺陷等因素有关[2]。古人云“无湿不作痒”、“无风不做痒”,本病病机为湿邪风毒结聚,故瘙痒异常。萆薢渗湿汤内服清利湿热,使经络气血畅通,内无湿邪积聚,外无风毒侵扰。萆薢渗湿汤方中萆薢利尿渗湿,使湿祛血安,为君药;黄柏清热解毒,牡丹皮凉血清热为臣药;薏苡仁、茯苓、泽泻、滑石、通草淡渗利湿为佐使;地龙、全蝎解毒散结,祛风通络;紫草、大青叶清热凉血解毒;鸡血藤行血活血;皂角刺宣透表散;白术化湿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湿、通络散风之功效。笔者根据鸦胆子治疣的原理,采取鸦胆子外敷,对结节进行破坏性治疗,使其结聚的湿邪风毒有路可出,鸦胆子外敷有腐蚀赘疣之效,在此可用以平复结节,但作为外治必须适可而止。萆薢渗湿汤加味内服联合鸦胆子外敷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55.

[2] 张学军,高兴华.皮肤性病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4.

猜你喜欢

鸦胆子皂角刺中医科
皂角刺侧柏膏
HPLC-DAD鉴别皂角刺中掺入野皂角刺的方法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皂角刺挥发油成分
更 正 说 明
鸦胆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浅谈中医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在中医科护理中的作用
科主任综合能力在医院中医科发展中的作用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