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病人家庭服药的安全护理现状

2010-04-08陈少华郭晓婵谢小兰罗春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3期
关键词:老年病服药依从性

陈少华 郭晓婵 谢小兰 罗春艳

进入 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类寿命也正在延长,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难题。老年人由于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处于衰老与退化状态,而且许多老年人同时存在多系统疾病,增加了用药的机会和种类,如果用药不合理,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用药情况,寻找规范用药的方法,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是很有必要的。

1 影响老年人家庭服药安全的因素

1.1 生理因素

老年病人由于年龄增高,机体的形态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发生相应改变。

1.1.1 药物吸收的改变 老年病人一方面因胃黏膜逐渐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使 pH值增高,至 70岁时胃酸可减少 20%~25%,对药物的解离和溶解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胃血流量减少,肠蠕动减弱,这些改变都会影响口服药的吸收[1]。

1.1.2 药物分布的改变 药物的分布与机体中的水、肌肉、脂肪等组织结构比例有关,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各组织结构成分比例发生改变,水及肌肉成分减少,而脂肪成分增多,尤其是老年女性,脂肪成分的增加较男性明显。故一些亲脂肪的药物如巴比妥、地西泮等容易在脂肪组织内蓄积,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毒性反应[2,3]。

1.1.3 药物代谢的改变 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老年人的肝脏随老龄化体积和重量减少,功能性肝细胞和肝血流量也逐年减少,因而对一些需要在肝内代谢和排泄的药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氨基比林、保泰松、苯妥英钠、巴比妥等药物在老年人体内滞留时间比年轻人延长4~5倍,容易发生药物毒性反应[4]。

1.1.4 药物排泄的改变 药物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也可以由肠道排出,老年人肾的组织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老化,人体肾血流量自 40岁以后每年按 1.5%~1.9%减少,65岁的老年人肾血流量较 30岁的年轻人减少 40%或更多,肾小球的滤过率从 40~90岁会下降 50%左右[5],因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增加,半衰期延长,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1.1.5 其他 (1)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少食、偏食,引起机体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诱发药代动力学紊乱。(2)自理能力缺陷。老年人因智力、视力、听力、理解能力、运动能力不同程度退化而导致错服、漏服、多服等问题时有发生。

1.2 病理因素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统计,合用 5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2%,合用 6~10种者为 40.0%,合用 21种以上者为 45.0%。在老年人中,长期服用 10种药物者屡见不鲜。因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关注[6]。

1.3 心理因素

有的老年患者对其所患的疾病思想负担较重,当久治未能减轻其症状时,对正规治疗缺乏或失去信心,自行加大剂量或多处求治用药,导致滥用药物,重复用药,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1.4 医源性因素

目前药品市场强调使用商品名,一种药物多种名称,增加了掌握用药的难度,个别医师主观上对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及用药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导致重复或过量用药。

1.5 家庭因素

部分家庭对老年人缺乏关爱,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用药未给予协助、监督。有的老年人独居一处,子女很少过问老人的用药,导致误服、多服、漏服[7,8]。

2 护 理

2.1 护理评估

2.1.1 用药史 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副作用或过敏史以及老年人对用药物知识的了解情况。

2.1.2 各系统老化程度 仔细评估老年人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

2.1.3 服药能力和作息时间 包括视力、听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吞咽能力、获取药物的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和作息时间。

2.1.4 心理 -社会状况 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和满意度、家庭的支持情况,对药物有无依赖、期望、恐惧等心理[9]。

2.2 护理措施

2.2.1 药疗监测护理 医务人员为病人做随访计划,对一些毒性大的药物应按计划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剂量。糖尿病病人应定期测血糖、血脂,心脏病病人要定期监测心功能,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要定期查肝、肾功能,长期服用抗生素的老年人,要监测药物耐受性和有无霉菌感染[10]。

2.2.2 药物反应观察 老年人因多系统疾病共存,常服用多种药物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告知药物不良反应,除皮疹、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更多见的是老年病五联症 -精神症状、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想活动、生活能力丧失等症状。对于药物治疗出现新症状,暂停用药原则已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11]。必须做好告知,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和陪护者密切观察,一旦发现躯体、认知或情感方面的症状,及时就诊。

2.2.3 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因对疾病认识不足,或者因疾病给家庭带来矛盾,或其他社会因素等,而出现明显焦虑、情绪低落等表现,针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除了药物治疗外,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并借助社会力量提供帮助,使其感到温暖,减少顾虑和烦恼,积极配合治疗。

2.2.4 加强老年人服药依从性教育 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往往有两极分化:一种是过于依从,另一种是依从性差[12]。过于依从的病人认为老年人多病,就应多用药,种类越多、用量越大,疗效会越好,更有些病人听信广告,大量自服保健药品、补品;依从性差的老年人,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疾病,不遵医嘱服药或随意停药、减量,影响治疗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耐心向长者解释用药原则及按医嘱正确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13]。

2.2.5 提高老年人服药的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服药档案,记录病人的病史、用药史,供病人随身携带,可避免因多专科就医过程出现医源性的重复用药。对于记忆力差的老年病人,可利用图片、标签、醒目的颜色、固定的器皿,帮助老年人对服药的记忆,提高自我服药管理能力[14]。

2.2.6 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 对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宣教,使他们了解长者的疾病原因、治病方法及目的,告知他们长期所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配合做好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家属对老年人用药应实行必要的监护,老年人因视力、听力及行动能力不断减退,自己用药易发生错误。关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对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至关重要。如:将每次所服用的药物预先分好,放与不同颜色的容器中并标注清楚早、中、晚的时间,放于老人随手可得的地方,便于老人服用[15]。也可建立服药备忘卡,提醒其按时正确服药。

3 展 望

人口老年化是世界性问题,我国 2000年人口统计结果,老年人口已达 1.3亿多,目前,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尚处于低层次零散状态,尚未形成独立、科学的家庭护理服务体系[16],要搞好社区老年人的护理,一方面需要医疗机构提供相应服务,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支持。寄望老年专科通过逐步探讨和摸索,得到老年人用药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指南,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不断改善和完善医院的服务和流程,如使用门诊电子病历取代手写病历,便于不同医院不同专科的医务人员可以清楚完整地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用药史,避免盲目用药;医院、社区、传媒共同负起社会责任,普及健康教育,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对于独居的老人,要发挥家庭和志愿着的力量,协助开展家庭照护,让全社会多方面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使 21世纪的老龄社会更协调,更健康。

[1] 傅国芬,王 荣,徐小萍.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1):75.

[2] 陈 晨.浅谈老年病人与合理用药[J].中国新医药,2003,2(3):62.

[3] Roberts J.Snyder D.Geriatric pharmacology[J].Aging(m ilano),1997,9(6):443-445.

[4] 王 敏.老年人用药护理监测[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25(1):3-4.

[5] 冯克燕.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特征及一般用药原则[J].实用老年医学,2000,14(4):171-173.

[6] 傅得兴.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原则[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5):359.

[7] 李忠芬.药物说明书与安全用药[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3(1):31.

[8] 佟 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家庭护理[J].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20.

[9] 化前珍主编.老年护理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6.

[10] 丛 研.对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家庭护理[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5,2(3):99.

[11]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 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9.

[12] 梁虹霞,杨爱梅,赵 锐.老年人用药存在的偏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0(5):42.

[13] 吴秋香,黄 星.住院老年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5):53.

[14] 刘世晴.影响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99-359.

[15] 雷丽敏.老年人患者的服药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36.

[16] 阙 珍.开展社区家庭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0):56.

猜你喜欢

老年病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