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价值及可行性
2010-04-07管天球唐华山黄光文
管天球 唐华山 黄光文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00)
初探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价值及可行性
管天球 唐华山 黄光文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00)
文章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就业和人们健康等方面论述了在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意义。从自然条件、成熟技术支撑、市场需求、效益分析、政府重视阐述了发展油茶产业的可行性。
油茶; 产业; 价值; 可行性
一 大力发展油茶科技产业的意义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产业结构问题日趋严重。中小城市的发展不能沿袭大城市工业化的路径,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生态产业链,既符合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诉求,也是缓解一、二线城市压力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湖南作为全国油茶主产区,著名的“中国油茶之乡”,创新发展模式,科学构建油茶生态产业链,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食用植物油消费第一大国。据统计,2007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达到2250万吨,而国内食用植物油生产总量仅为890万吨,自给率仅40%,60%依靠进口。随着人们对食用植物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在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国不可能再通过利用耕地扩大油菜、大豆种植规模发展油料生产。而油茶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木本食用植物油资源,被广大山区群众誉为“铁杆庄稼”。充分利用广阔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能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改善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通过湖南1700万亩现有油茶林低改和新种1000万亩油茶林,可为当地农民新增产值 540亿元,解决农民就业 200万个,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油茶林既是经济林又是生态林。两棵油茶树一年可吸收一辆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新造100万亩油茶林,可吸收6000万辆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年产100万吨油茶肥料可替代100万吨化肥,年节约150万吨标煤,为节能减排作出巨大贡献。同时,油茶生态林基地的建设,将极大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发展油茶科技产业的过程中,通过林游结合注重油茶传统文化的发掘,凝炼油茶文化品牌,打造湖南油茶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将更好地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用油的保健作用。茶油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食用油,素有“油中圣品”美誉,油酸含量超过 80%,富含维生素E及人体必需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症,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含量,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通过实行林粮(田埂上种茶树)、林草(套种牧草养牛、养兔、养鸡、养鸭)、林药(套种药材)、林瓜(套种西瓜)、林鱼结合的种养模式,发展生态林农业,开发出绿色有机食品。目前,湖南科技学院及该校校办企业永大九嶷出品的“九嶷”牌有机茶油质量指标优于GB 11765-2003国家一级标准,并通过美国FDA商检。
(六)实现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湖南1700万亩现有油茶林低改和新种1000万亩油茶林项目,按亩产30公斤计算,可实现年产81万吨精炼茶油、年产200万吨油茶肥料、年产10万吨茶壳活性炭、年产1000吨茶油化妆品、年产50万吨茶皂素洗衣粉、年产10万吨油茶蜂蜜、年产100万吨系列油茶食品(茶油饼干、茶油豆制品、茶油水库鱼)、年产1万吨医用茶油、年产3万吨油茶生物农药、年产2万吨油茶生物柴油、年产3万吨高蛋白茶饼饲料等项目可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可辐射带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
二 大力发展油茶科技产业的客观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油茶规模种植
湖南位于中国南方中部,居北纬 24°39’~30°38’,东经108°47’~114°15’,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万亩,其中51%为山地,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C~18°C,年平均日照1300~1800小时,无霜期278~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200~1700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利于农业发展,十分适宜油茶种植。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物产资源丰富,素以"鱼米之乡"等著称于世、境内木本植物2000多种,林木总蓄量1.88亿立方米,其中油茶种植面积1700万亩,占全国油茶面积的40%,是国家油茶主要产区。
(二) 技术创新支撑油茶产业链提升,提高了油茶产量和种植效益
(1)良种繁育情况。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湖南省林科院的科研团队在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油茶杂交育种研究,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优良杂交组合,选育出油茶优良农家品种 2个,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新品系5批共87个,占全国选育出的良种的65%,占现在保存量的80%以上,使油茶平均亩产茶油达到50公斤至80公斤。同时采用油茶“撕皮嵌接”嫁接方法,解决了油茶大树换冠的技术难题;采用并优化油茶幼苗芽苗砧嫁接繁育技术,解决了油茶规模化繁育技术瓶颈,使苗木的嫁接成活率由40%提高到 90%以上;采用营养杯容器育苗,缩短了苗木培育时间,延长了造林季节,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缩短了苗木培育时间;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为油茶新品种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可靠保证;并营建了我国第一个油茶两系杂交种子园,拓宽了油茶种质改良基因资源的空间,充分揭示了油茶新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
(2)深加工技术情况。①低温冷榨机的制造技术、油茶籽物理低温冷榨技术的成功,解决了油茶籽加工规模小的技术瓶颈。油茶籽是我国特产,由于茶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茶皂素,大综植物油料的常规加工工艺、设备不适用于油茶籽的加工,因而无法通过引进国外成套的先进工艺和设备提高油茶籽加工技术水平。传统的油茶籽加工一直援用“土法”或 90型压榨工艺技术,单台90型榨油机24小时生产能力为1吨,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不利于副产品综合利用。压榨后的茶饼残油达7%左右,经济效益低。2004年,国内自主开发的28型、24 型油茶籽专用低温冷榨机取得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单机生产能力提高到了60 吨;多种油茶籽物理低温冷榨技术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科技成果奖,解决了油茶籽加工企业规模无法扩大的技术瓶颈。
②茶皂素精加工、茶皂素改性、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技术的成功,解决了茶粕副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瓶颈。茶粕是油茶籽制油的主要副产品,富含用途广泛的优良表面活性剂-茶皂素。由于提取的茶皂素中含有油、糖、胶质、单宁等多种杂质难以分离,目前市场上的茶皂素产品纯度低(70%以下)、色泽差,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只能应用于纤维板、混凝土加气剂等低附加值行业,影响产业经济效益。茶皂素膜法分离精加工技术、改性技术、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解决了茶籽产业化领域存在的茶粕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瓶颈。皂素纯度达到 90%以上,可有效提高茶皂素产品质量;茶皂素改性技术的成功,可广泛拓展茶皂素的应用空间,使产品能广泛应用于洗发香波、汽车美容护理、护肤美容化妆品等高附加值行业;茶皂素类植物性杀虫剂发明专利,为生态农药生产提供了可靠技术和原料资源。
③分子蒸馏技术及其装备制造的开发成功,解决了茶籽油精炼副产品深加工的技术瓶颈。茶籽油中含有 0.01%的天然维生素E,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极高的价值,目前市场上的维生素E产品多数是人工合成的,国内市场年缺口达3700 吨。以前由于分子蒸馏技术及其装备制造水平达不到要求,茶籽油脱臭馏出物中含有的维生素E根本不能回收,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分子蒸馏技术及其装备的开发成功,能有效回收茶籽油精炼副产品中的维生素E,得率高于75% ,每吨利润在12万元以上,解决了茶籽油精炼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瓶颈。
(三)市场需求增大,效益提升调动了农民和种植大户的积极性
茶油是世界上的极品食用油,经常食用茶油有益于健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仅中国市场,还有国外市场,木本植物油的年需求增长率达到 20%。目前,茶油价格不断攀升,毛茶油每公斤卖到了40元,甚至达到了每公斤60元。良种油茶管理得好,亩产毛茶油可达到50公斤,农民可得到每亩毛收入2000元以上,除去成本一亩油茶山可获利1500元以上。
(四)各级政府的重视,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
发展油茶产业是关系到国家粮油安全、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就业和人们健康问题的大事,各级政府已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省的大事来抓。一是成立了省油茶领导小组。二是出台了有关政策性的文件,明确规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对种苗基地建设,油茶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给予财政专项补贴或贷款贴息。
三 结 论
茶油作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植物油料之一,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油茶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作为油茶大省的湖南有46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油茶林面积达1700余万亩,200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到 2015年,全省发展高产油茶林2000万亩,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湖南发展油茶产业极具潜力。
[1]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C]. 2009.
[2]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3]韩宁林,赵学民.油茶高产品种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4]宋玉卿,王立琦.粮油检验与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责任编校:凌 云)
F031.3
A
1673-2219(2010)09-0146-02
2010-05-10
湖南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湖南油茶科技产业中生态产业链研究”(项目编号:2010 WTA07)。
管天球(1950-),男,湖南新田人,教授,湖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