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初探

2010-04-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育人

刘 华

(湖南科技学院 美术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初探

刘 华

(湖南科技学院 美术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强化大学生素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大学生学习与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内涵的认识,阐明了公寓文化的功能,揭示了当前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际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据统计,大学生每天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公寓度过。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公寓仅仅被看作是学生休息睡觉的地方,高校对学生公寓的管理也仅仅停留在消极管理即安全管理和规范管理的层面,学生公寓的育人作用被严重忽视。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和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将学生公寓开辟为除教室和图书馆之外的又一育人阵地,就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其中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一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

公寓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园区为主要空间,以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是通过积极、有益、健康的氛围,使生活在公寓中的个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认同和熏陶,从而实现精神、性格、心灵的良好塑造。公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其共性,更有其鲜明的个性。具体来说,大学生公寓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文化。即硬件文化,主要是指公寓的整体布局、装修配置、卫生状况、文体设施、文化环境等。它具体甚至可以体现到床铺被褥等各种物品的选择,各类表现审美情趣的小摆设,公寓墙面的张贴画等,它是公寓文化的基础。

(2)制度文化。包括公寓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落实情况。公寓制度文化建设是公寓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是整个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关系和完善的规范体系,自然会形成群体对个人违规行为的威慑力量,促使公寓内的成员自觉维护这一关系和规范体系,使其行为符合管理者及学校的期望。

(3)行为文化。即运行文化,它需要和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服务于校园文化。它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文字表述,总之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能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

(4)精神文化。即核心文化,主要指公寓文化活动中,公寓全体成员逐步形成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念的整体形象。它既是公寓文化的灵魂又是关键,它应该成为公寓文化乃至校园文化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反映的是时代精神。

二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基本功能

大学生公寓文化具有育人、规范、调适及激励等基本功能。

(1)育人功能。优秀的大学生公寓文化能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树立集体观念和“家”的意识,起到课堂教育之外的育人作用。具体来说,公寓文化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规范功能。大学生公寓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一种行为规范。它不仅影响全体成员的感觉、认识、情绪、伦理等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而且从整体上影响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虽然大学生公寓文化没有过分地强制学生个体去遵守什么,但它却在学生个体的心中形成了一种控制和约束,将他的行为纳入集体规范的要求之中。

(3)调适功能。大学生公寓相对课堂和其他集体场所,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进行适度的自我表现,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如课余饭后的“辩论会”,熄灯之后的“卧谈会”,对大学生的心理起到了较好的调适作用。

(4)激励功能。大学生公寓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广大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和激励,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形成自我思考并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三 当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高校总是将宿舍建设仅仅看作是宿舍的基础设施与基本环境建设,认为高校的文化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在宿舍以外的区域进行。因此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等多方面都忽视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似乎一提到学生公寓管理就是打扫卫生、稳定秩序、严格纪律,致使公寓文化单调、老化、乏味,没有吸引力。许多学生只把公寓看成睡觉的窝,以致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吃喝玩乐、恋爱越轨、违反校纪的现象时有发生。

(2)重管理、轻教育,限制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功能的发挥。在现行宿舍管理机制中,管理员往往纯粹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很容易将自己和被管理的学生对立起来,造成“管”与“被管”之间矛盾突出,达不到管理的预期效果,也由此削弱了公寓文化育人的功能。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只把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看作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层次上,并没有把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与其他的教育活动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功能的发挥。

(3)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一是没有足够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学生难以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二是在公寓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公寓文化的娱乐功能,忽视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把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局限于“蹦蹦跳跳,写写画画”的层面;三是文化建设活动中“走过场”、“一阵风”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化活动往往各自为战,相当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并最终升华至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的层面。

四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策略

(1)重视物质投入,加强环境建设,增强艺术感。脏乱、落后催生无序,整洁、美观的物质环境才可能催生文化。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就曾说过:“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不是随意摆设的。”加强公寓基础设施建设,应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物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在公寓基础建设方面做大量细致入微、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新建的学生标准公寓按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则配备设施,对原有的学生公寓及其设备及时进行改建、维修、更新,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重视公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搞好公寓周围的绿化、建筑和道路设施建设,并在学生公寓内适当设置宣传橱窗、板报、园地,树立标志雕塑、温馨字牌,张贴宣传画,适当添设社区健身器材等。要充分考虑整体布局,强调每一个细微处的艺术感,从而营造“处处是景,愉悦身心”的环境美。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学生行为。公寓规章制度是学校公寓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搞好公寓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个体意识较强,集体观念相对淡漠,我行我束行为时有发生,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寓制度文化,对控制约束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个体的感觉、认识、情绪和道德意识,从整体上影响群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都具有积极意义。当然,科学规范的制度要经过广泛的论证,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符合时代要求,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要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遵守。同时公寓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素养,忠于职守,做到执行规范有序有理,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另外,大学生也要成为公寓制度文化的建设主体,可以成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自治委员会,共同探讨公寓制度文化的长效运行机制。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规范的制度是做好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条例》,将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评优、入党等与公寓文化建设情况相结合,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学生进行公寓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3)强化公寓文化活动建设,即行为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营造健康高雅的公寓文化氛围。青年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感情充沛,喜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因此,学校的团学组织要高度重视公寓学生文化活动建设,要通过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公寓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创造和谐如家的气息,激励广大同学树立爱舍如家的良好风尚。但同时要注意避免活动的盲目和零散,做到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开展融科学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公寓文化活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积极开展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创造活动,娱教于乐,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

(4)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党、政、团学三个系统和社会共同管理的新机制。这是确保公寓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组织保证。将公寓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部分纳入学校全员德育的格局中,有部署、有分工、有检查、有评价。形成党委领导,行政主管负责,团学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重要育人阵地。下大气力培养骨干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合理结构。这是确保公寓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组织和实践力量。尤其是处在公寓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队伍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可采取考察、培训、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落实转变观念和素质提高两个环节。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重新调整组建公寓学生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学生自律组织工作。在每个学生寝室设寝室长的基础上,每层楼设层长,每幢楼设楼长。楼长、层长一般由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担任,他们至少要承担起如下三种功能:其一,策划、组织公寓文化活动;其二,及时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其三,协助楼管员和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5)转变认识、优化管理,推进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公寓文化的归宿,建设公寓精神文化必须齐抓共管,认识到位。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投入和支持,要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并且常抓不懈。其次,要转变以往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和“为管而管”的管理观念,真正落实“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即尊重学生的尊严,引导学生的德行、智慧和求知意识,而不是把学生当作“工具人”、“幼稚人”和“问题人”。第三,要积极调动广大同学参与公寓精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适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增强公寓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寓文化建设也需要与时俱时。只有与时俱进,公寓文化才有生机活力,才能为广大学生所喜爱。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正视现实,认真研究公寓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大胆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说:“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公寓文化建设直接反映大学的精神风貌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公寓文化建设需要高校的全体师生共同关注、共同建设、共同促进。

[1]杨镧.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04,(4).

[2]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3]王翼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刘晓东.浅析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4).

[5]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育人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责任编校:周 欣)

G647

A

1673-2219(2010)10-0115-03

2010-03-12

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2008年院级课题“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成果。

刘华(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主任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
安徽:《学生公寓用梳棉胎》地方标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