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语文德性教化内容的缘起

2010-04-07彭晚红张福国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教化德性

彭晚红张福国

(1.西藏山南地区教育体育局,西藏 山南 856000;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2)

古代语文德性教化内容的缘起

彭晚红1张福国2

(1.西藏山南地区教育体育局,西藏 山南 856000;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2)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经邦治国的儒术地位非常突出,因而,在人类文化史上,创立起在实用人文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伦理—语文教育”三位一体化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强调了语文教育的文道统一,规定了教育内容是德性教化。

古代语文;德性教化;经学;科举

一 文教制度规定德性教化内容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从来都是把德性教化放在首位。在这里,政府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措施,保证德性教化内容在语文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先秦百家在指导思想上,将伦理德性观念贯串到语文知识的传授上,做到修德讲学的统一。随着强大秦朝的建立,秦朝采取强硬的政策保证语文教学内容的一致。在文教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书同文”、“行同伦”、“颁挟书令”、“设三老以掌教化”、“禁游宦”和“禁私学,以吏为师”,古代语文教育为政权服务的职能得到强化。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政治化,儒学成为魏晋南北朝各王朝的统治思想。两汉时期,统治者为提倡儒学,两次召集群儒讲论五经异同,皇帝称制临决。此举振奋一时教风,“尊孔和读经成为传统官学教育的灵魂和支柱”[1]P180,促进了语文教育德性教化观念的深入。魏晋以降,面对玄风高炽、儒道式微的局面,统治者屡行讲学之仪,倡导儒学,以收振衰起颓之效。为切实推行“尊儒贵学”,讲学仪式逐渐由太子亲授,并与释奠结合。这种形式时行于朝,成为古代语文教育的一种制度。因而语文教育中强调“尊儒贵学”,“贡士以经学为先”。

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唐朝首次将德性教化制度化,以《孝经》和《论语》作为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教材,并作为科举取士的必考内容,无论是在校就读的学生,还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皆须修习。此外,唐高宗、开元末及德宗时,《老子》亦曾被列为语文教育教材。《孝经》和《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伦理规范,是汉代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以此两经为语文教育教材,表明唐代统治者始终坚持着语文教化德性为上,合乎崇圣尊儒的文教政策。

宋太祖立国不久,就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网罗、重用儒士。太宗时,更强调“文德致治”,命令所有选用的人才必须通晓经籍和礼义。真宗时,更是亲率文武百官和僧道三万余人,赴曲阜孔庙行礼祭奠,并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称孔子为“人伦之表”,儒学是“帝道之纲”。为此,官学教材的编写、印制和发行,由中央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语文教材也以经学教材为本。

尊孔崇儒、以文治国是元代奉行的基本国策之一。元朝最高统治者推行这一文教政策的基本动机、目的在于维持和强化元王朝的统治,而儒学标榜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纲常礼教,正有利于维护元朝的专制统治,是实现这一目的有效工具。元英宗称赞真德秀《大学衍义》:“修身治国,无逾此书。”

明朝君主意图通过限定语文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实现改造思想的目的,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将学校分作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这是一种升级的办法。“仅通四书而未通经书者者,在正义、崇志、广业之堂修业,一年半以上;修业期满,文理皆条畅者,则升入修道、诚心二堂。修业一年以上,修业期满,文理全优,经史俱通者,乃升率性堂。”[2]P397使用的语文教材定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本经”、《诗》、《书》、《易》、《礼》、《春秋》兼及刘向《说苑》,及律令、书、御制大诰等。为了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伦理义务,从培养学生的德性情操着眼,朱元璋亲自制定了监规,根据监规,“生员在学读书,务要明体适用,以须仕进”。所谓“明体适用”,就是要教育学生“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先,隆师亲友,养成忠厚之心”。

清朝在学规的卧碑中,明确说明:“学为忠臣清官。”[3]世治则用文,清帝顺治早就宣布“今天下渐定,朕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4]。用崇儒重道,确定共同行为规范的政策来维系共同的社会理想,凝聚人心,笼络士子。语文教育则要求:一是尊孔,二是提倡程朱理学,三是确立共同的行为规范。清代的国学和地方学基本上承袭明代旧制,学生所习语文有五经、四书、性理、习字等。语文教材主要为经、史、性理书及时文。

由此观之,几乎每个朝代都要制订符合己意的文教政策,在语文教育中体现统治者驱使人们认同和遵守特定文化秩序,规定合乎政治权力意志与文化权力追求的德性教化内容。统治者集中力量审核和颁定教材,以保证思想一致,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把自己得以长治久安的基础,即伦理纲常作为最重要的德性教化内容注入语文教材之中。

二 课程教材展现德性教化内容

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是万学之本。教化的核心内容是忠孝。学校里教忠教孝,社会和家庭则要求人们做忠臣、孝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要求是一致的,于是便形成一种合力,任何人也无法摆脱它。这样,语文教化充分发挥其效能,人们真正按照教师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由于家国同构,君父合一,以忠孝为核心的语文教化是整个德性教化的本质和基础。在长期的语文教化实践中,人们不断摸索、积累、总结教化经验,日积月累,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就逐渐形成了语文教化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古代,不管是私学还是官学,语文主要学习“三、百、千、千”,《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章。其中主要宣扬忠君思想、等级观念以及伦理德性内容。从蒙学中我们就可看到这一点。中国古代蒙学课本很多,大体分五类。第一类是综合各种常识的识字课本,以《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最为著名;第二类是诗文教学的课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第三类是历史知识的教材,最为著名的是李瀚编纂的《蒙求》;第四类是博物常识的教材,如宋代的《名物蒙求》;第五类是封建伦理德性教育的教材,有《增广性理字训》《名贤集》等[5]P425-430。不管哪类蒙学课本,都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伦理性为一体,内藏德性本位的精魂。同时一些植根当地乡野文化和经济土壤的语文教材都渗透着德性教化内容。将日常基本的待人接物规范,编成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歌谣,使德性伦理更加具体化、平民化、生活化。如流传久远的《女儿经》、《小儿语》、《增广贤文》、《训蒙增广》、《二十四孝》等,采用整齐的格式,押韵的手法,简洁的话语,把基本的人生道理讲给人听,做到入耳入心的教化,使之孝父母,敬兄长,教训子孙,和顺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成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

另外,以历史故事教化人,影响较大的有孟母断杼、曾子杀猪、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岳母刺字等,将儒家明礼、忍让、本分、孝顺等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哲理化的故事表达出来,读来回味无穷,颇有益于教化。人们听了铭记于心,甚至终身不忘,对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影响久远而绵长,转移人心,整顿风俗,耳濡目染,习成自然。

在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等寓含丰富德性教化内容的儒家经典成为学校的主导语文课程教材。《学记》提出“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识学业和德性观两个方面的教育,而对后者尤为重视。《大学》是先秦时期儒家德性教化思想的总结,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教化应以德性观念的认识为起点,以德性信念的建立为中心,以德之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中庸》是古代儒家阐扬中庸之道的专著,是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必须接受 《四书》、《五经》的经典熏陶,体悟其中所蕴藏的伦理本质、圣贤气象与政教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德性境界与水平而指向“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不可否认,很少有人达到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境界。但“内圣外王”作为儒家的崇高理想人格,却对社会产生了普遍的“化民成俗”之教化作用,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精神生活起到了长久的导向作用。

不同层级语文课程的教化,充分展示了古代语文教化的广泛性和普适性,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认同并接受儒家德性教化思想,成为自己人生之向导。

三 科举考试强化德性教化内容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的考试制度。”[6]P197它肇基于隋代,确立于唐代,中经宋、元、明,一直到清末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对强化古代语文的德性教化内容产生了巨大作用。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后取士的重要手段,对古代语文德性教化的影响是惊人的。它对古代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十分明显。古代语文的培养目标就是准备参加科举,取士所考的内容就必然成为语文的教学内容。从历史上看,历代科举所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在唐代为《五经正义》。在唐代的学校里,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是最主要的、学生出身等级要求最高的几所学校。在这些学校中语文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要求而安排的,大多教授《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兼习《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而《孝经》、《论语》则为公共必修教材。自《五经正义》颁行天下后,从唐到北宋400多年间,它一直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强调教以明道、崇圣尊儒、文以载道。

宋代科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经义和诗赋取士,官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主要是经义和诗赋课程。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不论是科举考试的科目,还是学校的设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语文教材也在相应地调整变更。宋代的科举考试以经学为主,故语文教育也以经学为主要课程,经学教材在各级各类官学语文教育中都占有主导地位。在北宋前期,语文教育和科举考试都重视本经,官方指定的语文教材为9本经书,即:《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和《春秋》三传(即《左传》、《谷梁传》、《公羊传》)。这9部经书,又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大、中、小三经,大经是《礼记》和《春秋左传》,中经是《毛诗》、《周礼》、《仪礼》,小经是《周易》、《尚书》、《谷梁传》和《公羊传》。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是根据这种大、中、小经的划分进行搭配,确定场次。南宋嘉定以后,随着程朱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逐步确定,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被指定为科举考试的基本依据,进而也成为官方认定的经学教材。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元、明、清诸朝。

元朝对科举考试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翰林院、集贤院、礼部先拟明经为本,注重德行。元代科举考试内容的基本原则是:重德行,尚经术与斥浮华。其中,经学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而经学之中以理学为主体,也是因为理学在当时已被视为“格物致知、修己为人”的实用之学。

清朝从最初的童试开始,每次考试都须先默写《广训》一二百字,默不出者就算不及格。《广训》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必然受到广大士子的重视,该书中提出的各项德性行为规范也会广为传播。“八股”依然为试文的固定程式,语文教学彻底为科举服务。八股文题目一律用“四书”、“五经”中的现成话,“代圣人立言”。以圣人口气行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使学员们适应这样的教学与考试,清朝编印了八股文选。乾隆间,方苞曾奉敕编选了《钦定四书文》。此外,还编印了有专门指导习作八股文的课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代语文“文以载道”的“道”成了政治与伦理德性的化身。

把经书定为科举选拔考试的主要内容,德性被视作是人的社会本质的第一要素,即科举制度儒学化,教化之儒与王者之儒合二为一,也就保证了德性教化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使人认识人伦规范,形成坚定的德性信念和掌握修己治人之道,不断深入学习,不断领悟为人规范,渐次逼近社会要求,适合选拔意旨。反观儒家德性思想之所以大行于整个封建社会,乃至穷乡僻壤,最大限度地体现其强烈的人生实践精神,主要是因为古代语文教育存在以科举入仕为潜在目的、以化民成俗为显性目的的教化思想。

综上所述,儒家教育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主线,德性教化又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把内圣外王之道当作人格价值的核心内容,把向内用功为主、内外修养相结合为辅作为人格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把一切知识学问纳入伦理德性教化的范畴之内,用德性的标准审定一切。

[1]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才栋,谭佛佑,张如珍,李淑华.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赵尔巽等.清史稿·选举一校点本[M].北京:中华书局, 1976.

[5]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黄留珠.中国选官制度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责任编校:王晚霞)

On the Origin of M oraliz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PENG Wang-hong1,ZHANG Fu-guo2
(1. Shannan Education and Sports Bureau Shannan, Tibet 856000,China 2.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2,Chin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the Confucian idea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 was very prominent; therefore, along w ith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a trinity teaching structure of “politics-ethics-Chinese teaching”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pragmatic humanism. This teaching structure naturally laid emphasis on unity of words and morality, and provided moralization as its teaching contents.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 study of Confucian;classics;imperial exanination

G40-053

A

1673-2219(2010)10-0101-03

2010-08-31

作者简价:彭晚红(1974-)男,西藏山南人,西藏山南地区教育体育局电教馆副馆长;张福国(1976-),男,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教化德性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