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教育的特点
2010-04-07胡欣
胡 欣
(湘潭大学 哲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日本古代教育的特点
胡 欣
(湘潭大学 哲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教育兴则国家富强,教育衰则国家贫弱。日本是一个岛屿国家,基于这样的地理因素,日本人喜欢与强者为伍,广泛向外界学习,非常重视教育,并深受古代中国文明的影响。在悠久的历史当中,日本形成了很多优良的教育传统。这些都对日本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从历史的角度对日本古代教育的传统特点做些论述。
等级制教育;私学教育;上层教育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无论是近代的国家主义教育、现代的民主主义教育还是当代第三次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全面教育和终身教育。日本政府和人民都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并给予高度重视。这一切都与古代日本形成的教育传统密切相关。没有日本古代教育的积累,也就没有日本现代教育的成功。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日本古代教育的传统特点。
一 向强者学习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由于日本陆地面积狭小,缺乏资源,又远离大陆。因而,日本人具有一种孤立的心理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基于这样的心理和意识,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日本人养成了不甘落后的坚定意志。他们既不愿被大陆文化所排斥,又想赢得先进文化的认可。所以,日本希望通过向强者学习而自强。于是,“与强者为伍”的传统开始形成。
日本人渴望向强者学习。先是向中国,后是向西方。古代,从欧亚大陆迁居至日本的人们(他们被称为“归化人”)带来了大陆的先进文化,开阔了日本人的眼界。从公元 5世纪开始,中国的儒学、医学、历法、佛教及其经典著作通过朝鲜半岛相继传入日本。在圣德太子的努力下,日本政府把政治、王法、佛教等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法治和人伦的国家。[1]到了隋唐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和东方大陆的文化中心。于是,在公元645年,孝德天皇模仿唐朝的律令制度,并结合日本本土的各种习俗实施改革,建立起一个具有日本特色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然而,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谋求对亚洲大陆的扩张,大举出兵朝鲜半岛,激发了中日矛盾。公元663年,由唐朝、新罗和百济降军组成的部队与日军在白村江口展开大规模海战,史称“白村江海战”。最后日军惨败,并退回本土。战后,日本开始全面向唐朝学习。白村江战役之前,日本已经派遣了4批遣唐使前往中国进行学习;白村江战役之后,日本派出遣唐使的频率、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战争之前。在公元702年到公元760年间,日本向唐朝的学习达到鼎盛。例如:在奈良、平安时期,日本的贵族阶级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当时,能写日本诗、也能写中国诗、还能熟练使用一种乐器,被认为是一个高尚的人必须拥有的技能。[2]值得注意的是,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就把教育作为一项制度写进了《大宝律令》,教育实现了法制化。这对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改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西方文明的兴起,日本开始将目光投向西方。1543年,一艘从澳门开往宁波的葡萄牙籍商船漂流到日本九州南边的种子岛。日本人开始接触欧洲人,同时也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葡萄牙人带来的火枪,很快在日本得到了普及。例如:织田信长曾一次性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了300支火绳枪。在与武田信玄的战斗中,织田信长的火枪队就击溃了敌人的骑兵队,取得大捷。可见,日本人对外来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而且,即便是在 1633年到1854年的“锁国时代”,日本仍然与荷兰保持着联系,形成了向荷兰学习的兰学派。到了19世纪,西方文明开始强烈的冲击东亚地区时,日本已经拥有大约100年的兰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1838年,绪方洪庵创建的学校成为日本全国各地西学者的圣地。后来,这些西学者成为了明治维新的重要力量。
可见,日本十分重视而且善于向强者学习,特别是曾经击败过自己的对手。其目的就是为了超越他们,得到他们的认可,并成为新的强者。这充分反映了日本古代教育的传统特点。
二 等级教育
在日本向中国学习期间,学习者绝大部分来自日本的统治阶级。可以说,这种学习是一种官方行为。很少有平民百姓能够参与其中。而且,日本始终没有把中国的科举制度照搬过来。究其原因是日本的等级制社会。
古代日本社会是一个严格的等级社会,平民百姓几乎没有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尤其是江户时代“士农工商”四个阶级的定位,使得很多有才能的人无法逾越等级上的界限而只能留在民间。而且,日本的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平民几乎与教育无缘。因而体现出强烈的教育等级制传统。日本虽然也有与科举制度类似的贡举制度,但它对考生的资格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例如:日本政府就明文规定:必须是“诸国贡人”、“敕令举”、“大学送官者”(即京城大学寮和地方国学的学生)才能参加考试。[3]既然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自然这些考生就不可能来自民间。这显然与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初衷——从民间选拔人才,打破门阀贵族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的目标相违背。所以,不能把贡举制度看成是对科举制度的照搬,而只是一种参考。公元10世纪以后的贡举制度已经完全的流于形式。大学寮中的博士推荐学生参加贡举,依据不再是才学的高低,而是个人资历和家族名望为准。至此,贡举制度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最终,它随着官学的衰弱而消失。
而日本民族具有渴望学习的优良传统,这些民间精英们不会把自己禁锢于官方学问中,他们对来自西方的科技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兰学最初就是以私学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在鸦片战争后,当欧美列强对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时,日本已经通过兰学积累了不少西方的科技知识,而中国的洋务运动才刚刚开始。
贡举制度虽然导致了贵族精英和平民精英的分庭抗衡。但是日本没有出现由于精英过多的集中于政府,而使得官僚系统发生恶性膨胀,导致政府运转效率低下的情况。不仅如此,日本的民间精英不会像中国科举考试的落榜者那样:要么屡败屡战,直到中举(比如:吴敬梓笔下的范进,50多岁才中举);要么退出江湖,不问世事(比如:晚唐诗人陆龟蒙,他出身官僚世家,精通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却以落榜告终。后因不满黑暗时政,隐居山林)。毕竟,日本的民间精英无法逾越身份地位的界限,就不会一味想要进入上层社会。他们会“各就其位”,在自己相应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为后来的明治维新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总之,日本的等级制社会造就了日本的等级制教育。这注定日本统治者不会将科举制度照搬过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双轨制教育依然没有改变等级制教育的传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主教育改革,等级制教育传统才完全消失。
三 上层教育
日本在京城设立了大学寮(简称大学),类似于现代的国立大学。由于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平民是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寮学习的。所以,大学寮是一种典型的贵族学校,日本古代的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贵族精英教育。大学寮的任务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官员,教学的内容自然就是儒家经典。后来统治者发现只懂得儒家经典,而写文章和办事能力弱的学生,不符合他们对官员的要求。于是在奈良时代末期,大学寮里增设了“文章博士”,开始向学生传授写文章的实用技能。日本在地方的“国”设立了国学,类似于现代的公立学校。国学设立比大学寮要晚一些,教学的内容与大学寮差不多。学生人数因“国”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是:大国50人,上国40人,中国30人,小国20人。[4]平民子弟虽然无法进入大学寮学习,但当地方的国学无法招满学生时,也允许少量有才华的平民子弟入学。
从这些官方学校的教学内容上看,都带着实用主义的色彩。这与古代中国的教育相似。毕竟,治理国家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都需要实际工作能力。空有满腹经文而毫无工作能力的人当然不是理想的人选。然而,等级制教育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教育上的腐败和松散。在等级制社会里,平民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些早期的官办学校只对政府官员和贵族阶级的子弟开放。在学习完所有课程并通过考试后,这些毕业生就会被推荐去做官。甚至,学校会给一些高级官员的儿子开后门,让他们免试任职。所以,这些学生不会遭到平民子弟的竞争。由于贵族子弟(尤其是高官子弟)学完课程就能当官,自然就会疏于学习,这造成了官员素质的下降,以及后期统治者对教育的轻视。公元1177年,大学寮的校舍被大火烧毁,却没有得到重建。从此,连学校也不复存在了。于是,官方学校走向了衰弱。直到江户时代,官方学校才开始复苏。比如:在江户时代建立了德川幕府的直辖学校和各藩国的藩校。
当文官的素质下降,不能很好的管理国家时,武官们便开始展示他们的治国才能。公元1192年,源赖朝被天皇封为“征夷大将军”,并建立了镰仓幕府。以此为标志,武士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日本的统治阶级。既然已经成为统治者,武士们就不能再停留在一介武夫的层面上。于是,他们开始接受上层的高雅文化教育。包括:重视知识的学习、自身文化素质的修养以及学会欣赏艺术。虽然他们不要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至少在茶道、棋道和文学等方面能够附庸风雅,努力让自己与上层社会融合。相比之下,西方的骑士就是纯粹的职业战士了,他们十分轻视文章学问。例如:到1560年英格兰召开贵族大集会时,仍然有大约半数的人不识字。当这些不可一世的欧洲骑士看到日本的武士能够毫无困难的朗诵诗歌、欣赏艺术时,一定会感到十分惊讶。[5]不仅如此,武士们大多出生寒门。他们成为统治者后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公家和贵族阶级对教育的垄断。教育的范围得到了第一次扩大。
四 私学教育和女子教育
私学诞生于上层社会。京城的一些有权有势的大家族为了方便居住在外地的子弟前来求学,建立了“寄宿舍”。当大学寮被大火烧毁后,他们便将这些“寄宿舍”直接改成了私塾。[1]特别是在镰仓时代后,公家设立的官方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了,私塾和寺塾便成为公家和武家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平民私学也逐渐兴起。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是以佛教寺院为场所的寺塾。平民子弟能够在寺塾中接受教育。于是,教育便开始走向人民大众。随着官学的一蹶不振,私学逐渐得到了政府的青睐。例如:在奈良时代,政府对私学不仅提倡,而且还大力支持其发展。于是,以家庭为场所的私塾和以寺院为场所的寺塾等私学在日本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它填补了官方教育机构的空白。
到了江户时代,学问、艺术等逐渐从公家和武家的手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了,教育范围也随之得到了第二次扩大。私学作为公共教育的重要机构,唤醒了人们的受教育意识,普及教育的观念开始形成。虽然当时的日本还没有现代教育制度,但国家的整体教育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比如:在江户时代末期,日本全国的识字率已经高达60%。这丝毫不逊色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并为后来明治初期普及小学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可贵的是,日本民众对教育充满了热情。比如:1858年,福泽谕吉创办的庆应私塾,是日本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私立学校。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之一。可见,受教育意识已经融入到整个日本社会,逐渐成为日本民众日常生活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男子和女子均可在私学里学习。而且,由于私塾和寺塾的规模普遍较小,通常只有一间教室。所以,私学采取男女同校的方式进行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平等化,成为现代化小学的雏形。虽然日本社会也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不重视女子教育,但私塾和寺塾为女子接受教育提供了场所和机会,这对女子教育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鼓舞。特别是在江户时代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女子作为家庭中的重要劳动力,也需要具备读、写、算的能力。[6]所以,在私塾和寺塾里求学的女子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在江户时期,日本女性的识字率约为15%,虽然只有男性识字率(45%)的1/3,但相对于亚洲的文明古国来说,已经是很高的了。比如:古代中国在“女子无才便是德”传统观念的禁锢下,女子教育在封建时代受到强大的压制。直到清末的维新运动时期才有人提出要建立女子学校,进行女子教育的主张。古代中国的私塾一般是不接受女子入学的,这一点也是直到清末才得到改善。而古代印度的女子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总之,私学作为官学的补充,促进了民众教育的发展。在日本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古代日本教育传统特点之一。
在古代日本教育中,官学是一种等级制的贵族式精英教育,阻碍了平民子弟受教育和进入上层社会。但古代日本人对外来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不甘落后的坚定意志推动下,他们勤于学习和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从而促进了日本社会飞跃式的发展。随着官学的衰弱和私学的兴起,造成了贵族精英和平民精英的分庭抗衡。这样,日本就不会出现中国那种由于精英过分集中于政府而造成官僚机构恶性膨胀的局面,这给日本政府和日本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可塑性。私学唤醒了民众受教育的意识,并且发展了女子教育,这些都促进了教育的平等化和普及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逐渐融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这些都为日本教育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日]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吴光辉.日本科举制的兴亡[J].厦门大学学报,2003,(5).
[4]关松林.中国儒学与日本古代教育[J].教育评论,2003,(2).
[5][英]丽月塔.绅士道与武士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6]张淑英.日本明治初期的女子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
[7][美]露丝·本尼狄克.菊与刀[M].上海:三联书店,2007.
[8][日]依田熹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张旅平.文明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10][日]依田熹家.简明日本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1]阎德学.武士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校:王晚霞)
G40-09
A
1673-2219(2010)10-0095-03
2010-05-24
胡欣(1986-),男,湖南怀化人,湘潭大学世界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