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信息的价值与失真预防*
2010-04-07刘艳云
刘艳云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浅谈会计信息的价值与失真预防*
刘艳云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会计信息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在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失真作为当前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必须对它加以明确的界定,清晰地认知它们的作用和危害,并严格控制和预防。
会计信息;失真;作用;危害;预防
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对国家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经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必须时刻警醒,严格控制和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及特征
1.会计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1)会计信息的概念。会计信息是会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具体可以概括为: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其内涵也可以概括为:是一种经济信息、是关于价值运动的信息、是可以计量的、可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四个方面。
(2)会计信息的特征。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是就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而言。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会计信息特征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七个方面。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使用者管理和了解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加强管理。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信息。一致性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应当及时进行,以便及时利用,以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应有的作用。明晰性是指会计信息的内容应当清晰完整,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利用。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对于重要的业务,应当予以单独反映。
2.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各项经济活动,从而给使用者提供虚假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2)会计信息失真的特征。会计信息失真的特征是与会计信息的特征相对而言的,可以高度概括为虚假性、违规性、错误引导性三点。虚假性是针对真实性而言的,指信息的提供违背客观的真实性,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各项经济活动。违规性是指在信息采集、处理、提供过程中,无论是方法,还是途径都必然存在与国家有关的财经制度、法规和社会常例相违背。错误引导性是指由于信息的虚假性,对使用者(国家宏观管理或个体微观经营)产生错误的引导,导致经营、管理乃至决策的失误。
(3)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挪用公款、贪污公款、做假账、假表、玩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以及作假审计报告等,具体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多列费用,少计收入,甚至账外设账,截留收入,以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二是少列费用,早计收入,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三是低估负债,高估资产,骗取贷款和投资。四是出具假凭证,办理假手续,报废资产,转移国家资产。
二、会计信息的价值与作用
会计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是针对各类经济主体和经济社会两个方面而言的。对各类经济主体而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决定内外经营、管理和决策,维护投资者资产所有权,保障债权人的经济利益,了解市场情况和其他主体信息,影响主体的地位、声誉,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六个方面。对经济社会而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反映经济往来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经济活动开展的支撑点,反映各种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并影响环境,保证国家财政税收,影响资本、证券市场的运行、决策和调节,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反映社会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六个方面。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误导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决策
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投资者进行微观决策是以会计信息为依据,会计信息也是国家和投资者制定财经政策和经营计划的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经济信号失灵,影响生产经营决策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错误的决策,误导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决策,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投资者与债权人作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它会使投资或贷款不能收回,投资者不能获取目标利润,债权人失去资金利息,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
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流转税和所得税。而一些单位账面收支不符,盈、亏不实,通过变造假账、虚列支出、填报坏账、盘亏、报废资产,故意将账目搞乱,隐瞒利润等手法使账面亏损,导致企净资产由正变负,单位或国有资产大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
3.导致信用危机产生
会计信息造假失真会伤害消费者的感情,降低经济实体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会计信息造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后,消费者一定会转而购买经济实体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会造成经济实体收益降低,资金不能回笼,使经济实体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危及经济实体的生存及发展。
4.诱发经济犯罪
一些人员通过做假账,使得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费用),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损失),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盈余造成国家与投资者的损失;不正常开支变通项目支出造成上级决策失误。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侵占公款公物、化公为私、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诱发经济犯罪。
5.弱化法纪权威,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是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上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规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规的践踏,也是对国家法纪权威的损害和弱化。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方法、途径等虚假行为直接违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侵害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危及了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预防
1.加强法制与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加大惩处
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就各项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各项法规进行适时的修改,提高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法制的权威,并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案件的查处和惩罚力度。根据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使我国的会计工作更加健全规范,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
2.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监督与约束
首先,通过强化经营管理、思想作风、组织机构、职能制约、会计核算程序、人员职责分工等方面,加强内部稽核、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其次,完善社会审计监督制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真正发挥社会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作用。国家要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质量,还应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严惩违反职业道德及执业规范的行为。另外,加强财政、国家审计机关、税务、银行、证券、保险等政府部门对会计虚假信息监管力度,发挥政府监督职能。通过上下整体联动、齐抓共管使各个单位和部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净化会计市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3.有效利用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按照会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通过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方法和途径,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核算基本程序,加强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合理设置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实行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交流和轮岗制度,完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4.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和杜绝会计信息因会计人员素质问题而失真,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一要坚持会计人员的技术资格考试制度与持证上岗制度。二要强化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各项培训,更新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和素质。三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5.创新工作方法,以现代化手段确保监督和管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办公自动化和网络的有效利用,为各项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搭建了全新的平台。我们要将单位与政府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各项会计工作进行联网办公,以实现部门间的监督和制约,促进管理。要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平台,公开、透明各项财务活动,坚决做到财务公开,实现社会监督和制约。
五、结束语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但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必须对它加以明确的界定,清晰地认知危害,并严格控制和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1]何涛.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刘飞.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王能安.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2).
[4]张树岩.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11).
[5]房明华,单丽芳.浅谈虚假会计信息治理的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7,(8).
(责任编辑 靳荣莉)
F230
A
1008-469X(2010)03-0031-03
2010-03-27
刘艳云(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经济师,会计师,主要从事高校财务工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