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就业”事件网络舆情分析*
2010-04-07宋玮,訾红
宋 玮,訾 红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被就业”事件网络舆情分析*
宋 玮,訾 红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舆情的影响也不断加大。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被就业”事件被各种媒体广泛关注,其影响不容小觑。建立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需要各部门和相关单位、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被就业;网络舆情;社会影响
中国人在现实中经历了30年巨变,在网络里经历了15年的巨变,中国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演变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中凸显无疑。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这一问题实施了一项调查,共有5674人参加。当调查参与者被问到“如果没有电视,你的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吗”时,有23.1%的人认为会。与此相对,有84.1%的人认为“如果没有网络,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给公众特别是大多数不享有特殊话语权的“平民”提供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个多样化意见扩散和融合的场所。贴吧、BBS、博客、播客、QQ、MSN……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自主表达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网际传播的广泛性和互动性,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网络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对现实造成影响,更为现实提供一个有效的情绪宣泄出口。
一、“被就业”事件的出现及网络舆情的影响
1.就业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的问题已成为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个热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率是反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量化指标。对学校来说,就业率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提供数据;对即将入学的新生来说,就业率也是他们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一个重要依据。而注水的就业率则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国家将招生与就业率挂钩的初衷是让高校的专业设置更接近市场需求,“被就业”现象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美好的初衷。2009年7月,一位毕业生发表在天涯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曾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被就业”一时间成了网络热点,众多网络论坛的转载,各媒体的注解,各部门的相继回应把高校的就业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彰显着网络舆论的巨大影响力。
2.网络舆情对“被就业”事件的影响
一个帖子之所以能够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与事件的性质和网络的广泛影响都有着直接的关系。“酱里酱合”的帖子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让这个事件更赤裸地暴露在人们面前。网络关于就业难的论调比比皆是,转载和海量的超文本链接保证了信息的最大限度的共享和传播,更使“就业难”在网络上形成一个“舆论场”,对网民形成了导向性的影响,网络无疑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被就业”一词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当事件的性质已经超出了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的参与能力时,缘于对某些事件寻求真相无能为力,而又无法熟视无睹的无奈,借助网络流行语“起哄”、“恶搞”来实现对公众事务的参与,质疑某些不正常的现象。本身也是有着一定的传播学价值的,值得媒体认真解读。在“被就业”事件网络舆情形成的过程中,舆论领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网民普遍比较年轻,高中学历所占比例最大,约39%,网民的年龄和判断力均低于传统媒体受众。因此在舆论酝酿和发酵过程中,他们更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群中,不乏专家、名人,许多名人博客中以各种形式转载或者关注了此事,本身就具有较高点击率的名博,他们对此事发表的言论对于一些边缘的网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使“被就业”的文章成为点击率极高的博文。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经过调查,提出了传播学中著名的“二级传播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处于传播者位置的大众传播媒介与处于受传者位置的社会公众之间出现了处于中间地位的舆论领袖这一角色,他们拥有从大众传播媒介那里迅速获取信息的便利条件,通过这些舆论领袖,有更多的受传者可以接收到同一讯息。舆论领袖又称“意见领袖”,根据网络知名度和号召力,包括时事关注度,原帖数、浏览数、跟帖数和帖文转载数,跟帖与原帖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个人网络身份(级别、头衔等),可以识别出一批网上“意见领袖”。时事评论、价值评判,首先由他们提出,再由他们传递给大众。网络“舆论领袖”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以此来贴近和影响网民。例如上海“钓鱼执法”案的舆论热潮。9月8日,职业经理人张军“被钓”,12日以“公子羿”ID在天涯社区发帖控诉,迄今访问数18.7万,评论数1887;接着“80后”作家韩寒在博客中转述和评论此事,迄今访问数48.5万,评论数6216。网上人人能说,不代表人人所说的都能产生影响。转述者对网民的影响远远超过当事人,提示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3.网络舆情影响力的双面性
像瓦特发明蒸汽机导致工业革命一样,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便利性,以及网络信息审查与传统媒体信息的审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信息量到观点数量,互联网都无可争议地压倒了传统媒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发源地。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网络舆情,有关网络新闻的领导部门表示,如果把1999年5月9日网络抗议美国轰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看作网络媒体登上中国媒体舞台的标志,那么,拉萨“3·14”事件和汶川“5·12”地震则标志着网络媒体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但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网对事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在某些条件下也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常常会导致各种矛盾网络化、个别问题社会化现象发生。在这种状况下,如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8年社会蓝皮书》中首次增加了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报告中认为互联网正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网民的价值取向有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所形成的影响力不可低估。报告建议,政府应找到恰当的方式与这些“意见领袖”沟通,让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多一些建设性意见,少一些破坏性意见。
二、针对网上强大的炒作力量,建立与之匹配的正面引导力量势在必行
数字曾是彰显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量化也是体现说服力的一个途径。但是掺水的数字却成为社会大环境下的“正常”现象,似乎是不怎么正常的。有人说,在数字游戏大行其道的今天,“就业率”不过是其中的一品牌罢了。就业难既有经济环境的因素,也有个人就业观的影响。但“被就业”确是公民权利的弱势表现。只不过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公民的表达渠道越来越多,话语空间越来越开放,网络舆情的诸多特点让我们不得不深思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更重要的是面对这种现象,积极措施的出台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1.培育一支政治素质高、有影响力的网上评论队伍
网络的开放性给广大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参与媒体的舞台,而网民的混杂性、隐蔽性等特点也加大了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难度。增加信息的及时性,满足人们对公共信息的需求。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发和引导,是压缩小道消息、谣言的一个有效途径。
培育一支政治素质高、有影响力的网上评论队伍,积极组织评论员参与网上跟帖和讨论,号召广大党政干部参与网评,扩大网上主流声音,增强正面控制力,直面网络强大炒作力量。这是将舆论引向健康方向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防止恶意炒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2.注重培养“意见领袖”
在网络传播中,一些资深网友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复杂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由于这些“意见领袖”的身份林林总总,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隐蔽性,其发表的言论并不都是客观公正的,这直接导致网络的舆论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应注重增强网上权威声音的力量,通过有号召力的正面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意见领袖”的培养是实现舆论引导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3.政府在对互联网的监管中要积极引导建设性力量
政府在对互联网的监管中,应该注重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沟通,尊重他们为民代言、批评现实、监督政府的权利,引导他们成为和谐网络环境中的建设性的力量而不是破坏性的力量。同时,要从宣传队伍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在“新意见阶层”中形成正面引导力量。
4.要充分利用Internet信息化手段,使国家、地方、学校的就业信息联成一体,以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式开通和2006年网络联盟启动,上网求职日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网络联盟利用搜索引擎、远程面试和网格三大核心技术,通过联合各大行业部门、主要用人单位和有关高校,使信息发布实时化、网络招聘常年化,逐步实现毕业生生源信息和岗位需求信息的深度共享,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零距离、无障碍”对接,使网上就业服务做到“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而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联动才是网络平台构建共赢的网络就业模式的恰当选择。
三、结束语
诸多“被字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揭、被批、被调侃,都是因为社会在进步,公民社会在逐步形成。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和社会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各种现象,更早地认识社会;同时,网络的出现也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择业取向;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也向大学生的甄别能力提出了挑战。网络媒体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紧紧掌控网络主动权,根据传播学中的“马太效应”,精心打造主流新闻的强势论坛,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加强对社会敏感问题的正确引导,形成积极的健康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平台。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如何引导网络舆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如何让网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1]李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价值[J].青年记者,2009,(8).
[2]陈漠.2009中国网络生活红皮书[J].新周刊,2009,(11).
[3]姜胜洪.当前基于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
[4]刘艳凤.论网络舆论影响力[J].学术前沿,2008,(8).
[5]祝华新等.网络舆情折射热地,各级政府积极应对[J].民主与科学,2009,(3).
(责任编辑 宋 悦)
G647.38
A
1008-469X(2010)03-0106-03
2010-03-11
注:本文为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舆情研判与对策》(课题编号:20093115)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组负责人:张云霞;课题组成员:訾红、赵会民、马少荣、宋玮等。
宋玮(1980-),女,河北邢台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新闻学教学、管理工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