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倦怠感探析
2010-04-05韦永琼
韦 永 琼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一、教师职业倦怠感概述
职业倦怠感又称工作倦怠感,心理学上的“工作倦怠感(burnout)”一词最早的解释,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菲顿柏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所提出:它用以描述专业工作者在专业工作情境所引起的生理及情绪耗竭的现象,此种现象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专业人员功能的发挥以及个人身心的健康。[1]
2008年7到8月期间,笔者曾在某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担任学员辅导员。其间,在每天与学员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所有学科的中小学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着职业倦怠感。这种对教师职业的倦怠感并不因所教学科的专业性地位强弱而存在明显差异,“音体美”教师普遍认为自身地位在学校中被边缘化,受到“语数外”等“主科”的排挤,工资与待遇与之相较极不平等;而“语数外”教师则诉说重压在身,学生难教,超负荷工作等。在这两大阵营的内部,又有着各自更为细微的职业倦怠感诉说,诸如音乐与美术学科教师认为体育学科的考试分数因为在中考与高考中均要算入总成绩,对学生是否被高一级的学校录取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音体美”被归为一个学科组时,从来都是体育科教师在这个小群体中掌权。各门学科的老师都对自身从事的职业有所抱怨,原以为既然“音体美”学科的教师因在学校里被边缘化而抱怨,那么处于“核心化”地位的“语数外”教师就会少些抱怨了,毕竟他们处于受重用的核心地位,晋升也快,福利待遇也较之“音体美”教师好得多。然而,他们也仍然有很多的抱怨,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感绝不亚于因感到被极度边缘化而有着较深职业倦怠感的“音体美”教师少。
这引起了笔者深深的思考:教师职业倦怠感并不完全是因为教师职业压力过大而造成,心理学上的解释大多认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必经阶段。然而,笔者认为职业倦怠感的产生,不论是教师入职初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失望与厌倦感,还是教师职业中期由于单调、乏味、枯燥而产生的倦怠感,抑或是外在环境中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而产生的职业怠惰等等这些所有的对职业所产生的倦怠感都与主体怎样看待生命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有关。按照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实质是来源于对生命短暂与有限的恐惧、无可奈何的厌倦所致。
二、思考与启示
(一)思考
1.不自由的个体——教师成为被压迫者
教师被谁压迫?
首先,是被自己压迫,被自己的灵魂所压迫。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囚禁自我的囚笼。
其次,才是被其他外在的存在所压迫。人们常说身体是灵魂的囚笼,尤其是佛家常说人的肉身不过是“一身臭皮囊”,死不足惜。人的身体遵循着一般哺乳类动物的本性,诸如吃喝拉撒、睡眠、性欲等的自然欲望得到满足,这种观点达到极致,甚至认为身体是肮脏的而只有灵魂才是洁净的。然而,法国哲学家福柯却说灵魂才是身体的囚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让身体或者肉身遭罪的、不自由的,其实是人的灵魂。身体听命于灵魂的指引,因而事实上身体是无辜的、是纯洁的,真正有可能堕入肮脏、并使身体堕入肮脏的是人的灵魂。一个不自由的个体、一个感到被压迫的个体,其实主要的是源于他/她内心的不自由,他自我灵魂的囚困。
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其实更根本的是一个精神存在而不只是一个物质存在。被压迫者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非人性”,即并不具有本属于他们的真正的人性。在他们身上只能看到物化的人性而不能凸显精神与思想的人性。当然,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思想家,但是一个民族若大多数人都被物化了,对思想文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并不明显,那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从而失去创造性,失去领先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地位,乃至于只能跟在西方国家的后头亦步亦趋,亦是不难想像的。
2.主动与被动的改变
首先,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丢弃你的主动权正是你自己,你以为你自己是没有能力反抗的,所以你不敢反抗,“不敢反抗”其实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这和洛克的白板说不同,洛克说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任凭你想在它上面画什么,它就是什么。这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而萨特的存在则是一种自主的存在,自己决定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的心态、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存在主义的最终原则是,人不但为自己个人负责,而且要为所有人负责。同时这也意味着在为自己做选择的同时也是在为所有人做选择。因为当自己作出某种选择时,自己的选择同时也会造成对周遭人和事物的影响。人们往往容易小看自己作为一个存在的影响,我们在生活的环境中,不仅在受着别人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在影响着别人,存在即影响,只要人们都存在,人们就会相互影响。尤其是当人们受到有益的或不宜讲出来的影响时,人们只让自己默默地被他者影响;而当我们存在时,我们也在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影响着别人。那么,以此来看,作为人、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相互存在着的,对生命、对工作所产生的倦怠感同样也是相互影响着的,这说明了从众心理的巨大作用。
其次,20世纪早期,勒庞的《乌合之众》[2]旨在说明:作为群体而存在的人们,在群体的影响下失去了理性的自我,群体中只要有一个人出来呐喊暴动,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人们就不会静下来思考大家都这样到底对不对、其合理性到底有多大。类似的,倦怠感的产生也是群体性的,面积大、具有普遍性,那么在这样一个全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职业倦怠感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自主的存在,是否要选择跟着所有的人一起消极倦怠感呢?在此背景下,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来试着分析这一问题,会引起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更主动的思考,以至,让为人师者能够更主动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大陆曾风靡一时,现在,似乎已然过时。因为目前人们谈的是“后现代”、是“解构”,但是我们追求真知不是一种跟风的短暂行为,如果盲目地跟着趋势与潮流走,那么我们必然是对任何一种理论或学说都理解不透,那又如何谈起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呢?用萨特这种主动性的存在论还可以时刻警醒着我们不要真让“群氓的时代”成为一个事实,如果一个时代真由“群氓”构成了,那这样的时代还怎样有救呢?
再则,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总要守住一点正义,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如果一旦我们也消极倦怠感了,堕落为与“乌合之众”为伍、时代群氓的组成分子,那么这个社会还有救吗?鉴于一份社会责任感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底线,我们难免也会有消极倦怠感、甚至是颓废、堕落的时候,但作为自主存在的人,或许我们不应该让这种时候过多的出现,在片刻的厌恶、倦怠感之后,我们还要振奋起来,为了自身的存在也为了他者的存在,说得更远大一点也是为了世界的存在。一个人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自己要成为的存在而创造的,“英雄是自己成为英雄的,懦夫也是自己成为懦夫的”。人的存在并不是放纵,不管他人,只考虑自己的存在,而是严肃的、认真的思考各种选择,因为任何选择,不但为自己,也是为所有人。
3.自由与责任的选择
(1)考虑个人做出自由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然后就坚定信心地去做,一旦选定去做了,就要为自己的这一选择负责到底。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多少都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这种自由选择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是有所考虑的,同时,恰恰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考虑之后才选择消极退避。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担当相伴随着这份选择的自由所带来的可能性负面的、麻烦的后果,他们于是拒绝了本属于自己的自由,逃避自由。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对此曾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解释人们一方面追求自由、极度渴望自由,但另一方面却又在不由自主的躲避自由,那是因为选择了自由、自主作出决定,人就会陷入一种孤立无援、孤独的境地里,人们由于不堪忍受这种孤独感,所以宁愿选择逃避了自由。
而依照存在主义哲学对自由选择的诠释来看,实际上人们不愿积极地拥抱本属于自己的自由,那是因为害怕伴随着自由而同时产生的责任担当。对照起一定程度上的消极怠惰现象看来,一些人不愿选择去积极行动,其原因就是害怕这种选择后的担当,一旦选定了怎么去做,个人就得承受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因而为了减少风险性、不稳定性、甚至是避免遭受挫折、失败与打击,人们便更宁愿选择不动声色,宁愿消极一点,不去做太多的事,也就不会引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了。这也是人生、工作中人们之所以采取消极怠惰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大家”的力量会对个人某种选择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呢?这仍然是做出某种选择之后责任担当的问题,如果大家都选择了这样去做,自己也选了,那么由自己担当的那份责任就小多了,这种责任被“大家”分担了,所谓“罚不责众”就是这个道理。反正自己不用承担过多的责任,做出大家都选择的选择,麻烦与危险都相应的就减少了。所以才有那么人要从众,随大流。其实从众心理,是出于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所导致的。然而,这对于一个社会的进步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如果大家在职业中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消极退避、怠惰,真正做实事的人愈来愈少了,这个群体、这个学校、这个地区、甚至于这个国家还能有什么大的进步吗?在此之中,更多的人不是在逃避自由,而是在逃避责任!
(2)只要自由不要责任的人
很多时候个人并不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他们只是选择自己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但却对自己的选择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予理睬,也不考虑给别人、给社会带来的伤害,他只要自由不要负责任!这种人你该拿他怎么办?那是最糟糕的消极怠惰状态,就像破罐子破摔一样的,不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则只有一步步地走向堕落、走向毁灭。在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到了极至就是彻底剥夺其自由选择权。这种状况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终其一生都碌碌无为,可以说是虚度了光阴,白活了一世。但是,作为主动性存在的个体,他也有后悔的一刻。只是不管他本人,还是别人都无法确知他将会在什么时候后悔,懂得后悔就是一种觉醒的开始,能够把握住后悔的这一时机,再鼓励后悔者去积极行事,为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可能就能取得一定的改善性效果。
4.工作使人堕落?
曾经,笔者认为工作使人堕落。工作把人上进、学习的劲头给耽搁了。在2008年7月23号的日记上我是这样记述着当天的心情感受的:
工作把人上进、学习的劲头给耽搁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可要小心了,既然别人都会被工作给耽搁了继续学习、上进的事儿,那么我又何尝不会呢?除非我高度警觉,否则,我也会在工作中逐渐平庸化了。
一个已工作了的教师不应该是一个储量有限的资源,他的工作年限越长,他被挖走的资源就越多,这是一个逐渐被掏空的口袋,是一个血逐渐被吸干的过程。然而,有思想、有深度的教师不应是这样的。要使自己的职业生命有意义,就不应该让工作把自己给平庸化了。任何事,只要你想做,没有人能够阻拦得住你。
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堕落”的涵义:人若未能努力超越自己,便是堕落(verfallen)。存在主义思想中的“堕落”,与寻常观念中的堕落,在本质上有极大的不同。寻常的堕落观念是以社会规范为准,而存在主义的堕落,则指自我生命的沦陷,人将自我迷失在人云亦云的群众之中,就是堕落。[3]
工作如何使人堕落?通常情况下,人在有了工作之后,有了较为稳定的职业时,就会逐渐失去积极工作的动力。那么,是稳定使人堕落?教师行业虽然辛苦但却具有较高稳定性,不会被什么人随便“炒鱿鱼”。但这里存在一个矛盾:按理越是辛苦难做的工作,人们通常会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产生危机感,或没有安全感,于是不会堕落而更倾向于努力工作,积极向上。但为什么教师易产生疲倦感或倦怠感呢?因为教师这一职业难度大?需要面对的学生太复杂,难以应对?然而,要想一直优秀就要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可是,人们大都并不想一直优秀,反而大部分抱持的观念是:过得去就行了,不是最坏的也不是最好的,就那样,只要没有被开除的危险、还可以继续在这里呆下去、还可以继续在这里混、在这里工作,不会有什么经济危机,也就这样吧。
(二)启示
1.工作的倦怠感是人生倦怠感的组成部分
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仍然会产生倦怠感,工作倦怠感并不完全始自工作上而来的各种压力。工作倦怠感是生命倦怠感的一部分,就如同工作压力只是生活中各种压力组成的一部分而已。工作倦怠感是生命倦怠感的组成部分。这不是职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人们会对工作产生倦怠感。教师职业是最具创造性的职业,然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资料显示教师职业却是最易产生倦怠感的一类职业之一呢?
解释此问题可从探究生命的意义开始。工作有意义吗?这应该是我们在丧失对工作的积极性时所探讨的问题。工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要想使生命有意义,能够在工作中寻出些意义,那生命基本上也就有意义了。
事实上,人们的职业倦怠感一个最为简单的解释就是从业者对所从事的工作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终归而言就是失去意义,从工作中找不到生命或生活的意义,以混日子、打发光阴的心态来看待工作。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进行思考,在工作与生活中寻出意义来并不难,意义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成为状态”(State of becoming),[4]这种状态更多地是指一种取向,一种生命意义的取向。对工作的倦怠感是人生倦怠感的组成部分。不管教师专业发展有多少个阶段,这种倦怠感都是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因为倦怠是一个人的基调。是人的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既能研究外在世界又能研究他自身的这一特殊性决定的,厌恶是人在这种状况下后天习得的本性之一。人们会倦怠感,会在工作中感到自己大势已去、已经没有多少“奔头”了,乃是因为对时间、对生命的有限所感到的无奈和无力感所致。因为生命短暂,不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生命都终将很快就结束了、到头了,所以,我们何必要做那么多努力、何必要那么累呢?就这样过了、就这样混下去,距离退休的日子也不远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造化,即使我做出努力,外界环境也有诸多限制,我何必呢?
2.工作的意义是生命意义寻求的组成部分
什么叫做有意义?自得其乐叫做有意义吗?自己过的好、也尽自己所能去让别人过得好、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样可以被称之为是有意义吗?经历越丰富就更能看透生活的意义吗?绝对不是。意义代表着某个目的的实现,意味着某种功用性的价值的实现,某种获得、收获。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并不仅仅要有生的勇气,有存在的勇气,还必须要有思考的勇气。因为仅仅拥有生命却不善思考的人,每天过着模式化、轨迹化、常规化的生活,除了在遇到问题时只会消极抱怨以外,他什么建设性的事情也做不了。他既拯救不了他自己不自由的心灵更别说去感化、影响他的学生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了。
有的人以为,只要能够经常出去走走、出去旅游,游览、观赏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游遍全世界,这样就不会有空虚感,人生也就有意义了。当然,我们不否认“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伟大意义,然而,使自己的人生具有意义的路径并非只此一条,尤其,一个本就空虚的灵魂,即使旅行回来,也仍然会哀叹自己又回到了一成不变的工作生活中,如同离开地面的尘埃复又落定在它原来的位置,他的心灵没有因此而得到提升。意义的寻求是朝向内的,而非朝向外部,从某人、某物、某景中获得。
据此,一个学科的地位也是靠本门学科的教师们去一代代传承并不断复制下来的。每一个科目的任课教师都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吗?认识到它能给自己、给学生们带来的意义吗?“音体美”教师对自身学科地位处于边缘化的抱怨,并由此而产生较深的职业倦怠感,其实是他们并未认识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意义,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的音乐、美术或体育课上究竟要教给学生们什么。当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很少有人能正面回答,大都是抱怨学科地位的低下、教材内容的不合理、上课所必须教具与材料的匮乏等等。以积极的心态做事,总比带着消极负面的心态做事要好。无意义的工作使人堕落,有意义的工作使人奋进。意义在于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创造。
3.工作倦怠感是功利权衡后的选择
人们在决定自己要采取什么行动时,往往是以估算结果会怎样来作出选择,而不是先问一下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先把自己的那份努力做了,再来看结果。这种结果论、目的论的行事准则本身就内含了怠惰性。虽然它维持了某种稳定性现状,但却是缺乏创造性的最大动因所在。在人的行事准则中还存在着一个义务论的解释,康德认为“道德就如同我头顶上的星空一样,是我作为人的一种义务。”这种义务不需要任何理由,类似的命题有:做教师的就必然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是道德高尚的化身。诸如此类从前对教师职业不证自明的道德律令,现在已经越来越不为人们(尤其教师从业者本身)所赞同了,因为背负着这样的道德律令,就给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出了较高的限制,这是大多数平常人都难以做到的。
非结果论之中,在义务论失去了市场之后,过程论还多少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即人们做事不应仅仅只从结果出发、只看重结果的好坏,而让自己去选择做或者是不做。除了结果以外,我们更应该看到过程之中所具有的价值,在过程之中我们获得了经历、有了体验,享受过程,这些比得到一个既定的结果更重要。
人们选择了不自由,这样人们就可以不用对自身负完全责任。这一观点可以用什么来说明呢?比如说人们更愿意在具有高稳定性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选择那些应聘制的私人企业、公司等工作。事业单位自由度小但工作稳定,公司、企业灵活,自由度大,但人们因为害怕由此带来的不稳定、朝不保夕,而更宁愿选择事业单位。选择自由就意味着你自己在其中占有着主动权,那么自己就得多动起来、得多付出。不消极怠惰就意味着自己要多做事,多做了也未必能够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这是一种保障并不确定的付出,这样看来,怠惰也是一种功利计算之后的怠惰。两相权衡之下,消极怠惰对自己更有利、风险性更小些,所以人们宁可任由厌倦、倦怠感、厌恶感将自己笼罩着,就这样混沌的过着,也不愿轻易的、主动的作出任何改变。保持现状虽不会有所增益,但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不可接受的损益,在此种情况下人们更宁愿选择消极怠惰。
三、结语: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教师必须有哲学的训练,才会有反省思索的习惯。教育哲学提供各种理论,让教师持不同的观点,从更广泛而深入的层面去观察教育、教学活动。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花开不是为了花落,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有宗教信仰的人依靠他们心中的神灵来使心灵得到慰藉,而我们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凡夫俗子靠什么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呢?靠哲学。依靠哲学可以使心灵得到慰藉,哲学就是一种意义的探寻。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是在摒弃宗教信仰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情况下展开的,因而它或能适合我们这些无神论者作一参考。
[1] 林源明.台湾中部地区运动休闲产业员工职场长工作情境与工作倦怠感之研究[J].休闲运动期刊,2006(5):173-183.
[2][法]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崔光宙,朱丽娟.东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学术活动文案纪录:“存在主义的界定”[EB/OL].www.edu.ndhu.edu.tw/note/notebook/94-1/sch1-2_(07)941127.pdf.
[4][美]弗林.存在主义简论[M].莫伟民,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