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国家政治职能新探

2010-04-05杨俊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非传统职能国家

杨俊丽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 北京 100088)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政治职能的基本理论

国家职能就是指国家的职责和功能,即国家在实现其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所担负的职责和功能。国家政治职能就是国家所具有的政治职责和作用,是国家政治职责范围与其实施手段的统一。对于国家职能,国家政治职能,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有许多理论观点,这是探讨当代中国国家政治职能的理论基础。

关于国家职能与国家政治职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很多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第一,从国家职能的内容上讲任何国家都有两种基本职能,即政治统治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实践经验指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1]在《资本论》中指出剥削阶级国家活动的特点是:“既包括由一切社会的性质所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含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2]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也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4]说明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职能的核心任务是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同时国家还承担社会管理的职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行阶级镇压以外,不仅担负着清除旧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痕迹的任务,还肩负着组织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职责,无产阶级国家和一般国家一样都肩负有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使命。但两种职能中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是根本,社会管理职能最终是为了政治统治职能。恩格斯曾说:“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5]这就是说,阶级国家的政治职能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唯有如此,社会组织才能正常运行;社会职能的行使又必须以政治职能为保证,否则,统治阶级就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第二,国家职能在结构上是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的统一。国家的对内职能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协调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外交往,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恩格斯认为:“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6]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刚成立时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抵御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的侵略和颠覆,镇压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和复辟活动。可以说对外职能主要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加强内部职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实力,才能保证国家对外职能的实现;同时,对外职能的实现对国内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政治职能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职能设计的理论指导。对于当代中国来讲,虽然我们的中心和重心是社会管理职能,但我国国家政治职能同样必须坚持。

二、当代中国国家政治职能分析——维护政治稳定

(一)当代中国国家对内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秩序性,意味着国家能够维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的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7]在当代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但在现实中我们在政治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仍存在诸如社会差别、贫富差距、就业等一些影响稳定的因素,需要我们探索解决这些不稳定因素、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

1.政治稳定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政治稳定是当代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突出矛盾和尖锐问题,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当代中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非稳定状态”频发的“关键阶段”,是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人口与资源环境等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容易失控、人们心理容易失衡、价值观念变化重塑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来说,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政治稳定问题,将政治稳定视为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198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8]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必须坚持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排除一切破坏稳定的因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9]可见,在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头等大事。

2. 影响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

当代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趋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我国国内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可以说当前我国政治环境在基本协调、稳定的前提下,仍然存在某些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目前我国国内改革攻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差别、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等社会差别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而引发的社会贫困问题与社会公平问题凸显;社会成员分化和流动问题,引发出我国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失业问题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社会就业问题;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特别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政治因素增多,另外当前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和官僚主义问题,民族宗教冲突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政治稳定造成很大的威胁。

在国外面临国际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特别是国际敌对势力与国内的反人民的力量相勾结,成为破坏我国政治稳定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隐患。

因此,我国要发展,必须把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谋求稳定的政治秩序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对内统治职能的第一需要,必须解决好这些影响我国稳定与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3.当代中国实现政治稳定职能的途径

一是坚持并加强国家专政手段在维护政治稳定中的强制作用。社会主义专政对象主要是阶级敌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内部矛盾,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一定范围的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也就是新形势下的敌对斗争。对西方敌对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对敌对分子颠覆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图谋,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分裂活动,对暴力恐怖活动,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对残害人民生命和危害国家政权的邪教,对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腐败现象等,我们必须依法坚决予以防范和打击,用人民民主专政手段来维护人民的政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稳定。

二是加快改革,促进发展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当前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因素也就是诸多社会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的政治稳定就难以实现。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深化经济改革,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加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稳定打好经济基础。同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原有政治体制中影响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稳定的因素以保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动态政治稳定。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实现政治稳定。政治民主可以说是维护政治稳定最积极的一种形式。政治民主使群众可以及时宣泄情绪和理顺各种思想,最大限度地减少诱发社会动乱的因素,政治民主可以实行有效的权力制约,可以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避免来自权力内部的不稳定、非有序性因素;政治民主需要完备的法制作保证,从而能使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按民主的原则和程序,依法运行。可以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的制度和设施建设,实现政治稳定。主要措施有:加强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建设,加强政治沟通、协调,缓和社会矛盾,健全和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体制和机制。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维护政治稳定。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保障,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在国家治理中,法治因其稳定性、理性化和制度化而成为一种优先选择的治国方式。把国家职能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发挥国家的政治职能,是法治时代国家维护政治稳定必不可少的方式。这就需要做到不断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树立司法权威,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二)当代中国国家对外职能——确保国家安全

1.新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非传统安全因素凸显

当今时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与世界主题的变化,伴随全球化的推进,与之而来的经济安全、信息网络安全、资源安全、国际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产生越来越重要影响,这使我国国家安全不仅受到领土争端、资源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由非传统安全因素而引发的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的威胁。

“传统安全主要是指由军事、政治和外交活动导致的事关主权国家政权存亡的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主要涉及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经济与金融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与文化安全、疾病蔓延、恐怖主义等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 。”[10]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区别于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对国家社会的威胁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来源大多是由个人和社会群体行为导致的;二是非传统安全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跨国性和全球性;三是对非传统安全的治理难度大、过程长。非传统安全问题已不是个别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10]

当今世界由于新的非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的产生,引发了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安全和稳定不单决定于军事层面,还涉及能源、资源、环境、人口、空间等问题,全球化使国家的传统的军事主权、领土安全等面对许多新挑战,使经济、金融、智力资源、生态环境、全球文化等非传统安全因素成为国家安全积极活跃的因素。这是我们国家必须充分认识到的问题。

2.非传统安全因素要求我国国家安全职能观念的新变化,必须树立综合的安全观

在当今世界,由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活跃,并由此引发的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非传统安全因素也对我国国家的安全职能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必须将国家安全的重点从政治军事领域逐步转向经济文化信息生态等领域,从过去着重对付外来威胁延伸到关注国内的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生活文化价值体系调整,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国内动乱。

这也促使我国对国家对外安全职能观念进行再思考,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要求相适应,我国的国家安全职能观应是综合的安全职能观。我国国家对外安全职能应从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转向综合安全,维护对外安全职能的手段以军事手段为主转向安全手段复合化,实现对外安全的过程从独立自助式安全转向共同合作安全,以维护、协调、控制与获取我国国家生存保障条件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利益。

3.新时期中国实现国家安全职能的途径

应对传统安全加非传统安全这一新的国家安全环境,我国的国家安全职能需建构政治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的综合安全模式。与此相适应,国家安全职能实现途径和手段也应多样化。

(1)重视传统的军事政治手段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政治军事手段仍是维护国家安全最有利的保障,仍是解决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最后手段。我国的政治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对战争的危险必须保持充分的警惕,决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因此,我国的国防建设必须加强,且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要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我们要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方针,努力提高军队的科技含量;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做好打高科技军事斗争的准备。

(2)通过维护经济安全,发展经济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作用。经济安全,就是要防止和克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由于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基础性决定作用,确保经济安全应该说也是确保整个国家安全的基础。当今时代,一个国家只有首先确保经济安全,发展经济,综合国力才能提高,国家才会强盛,国家安全才有最根本的保障。因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首要地位。当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事关我国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同时,通过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如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等,确保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视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独特地位。文化安全就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价值文化体系免于遭到来自内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袭、破坏或颠覆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持自己有利的文化价值传统的一种安全状态。共同的特定的基本价值观念是动员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社会活动并使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和进行社会整合的基本前提。

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起到使一个民族凝聚和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建设强大国家的巨大作用。在当今中国,全国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此,我国必须坚持通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教育我们的干部和人民群众,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抵制各种腐朽、落后和错误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凝聚和激励我国人民奋勇前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外交手段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新时代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的出现,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提高,一国安全与区域安全、全球安全关系紧密,要解决诸如核扩散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完成的,必须加强国际协商与共同合作,这样才能获得共同安全。

我国本着为国家、为民族谋求最高利益的原则,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积极运用外交手段,维护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我国政府通过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相合作,解决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维护我国及全球的安全,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发展。

(5)将科技信息发展作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不可忽视的新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扩张,信息业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成为维护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确保信息安全。当前,需要认真研究信息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抓紧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认证系统和防范措施,加强安全加密软件开发。

结语国家政治职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与国家相伴而来,共同存亡。但是,它的具体职能及实现途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在当代中国,要改革、要发展,首要的是立足变化了的国情和世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我国国家政治职能的新变化,努力探求实现国家政治职能的新途径 ,当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优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3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4] 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7] 鞠健.新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2.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9.

[9]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18.

[10] 梁周敏.论国家职能及其变化[J].中州学刊,2008(1).

猜你喜欢

非传统职能国家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职能与功能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
依托国际组织 保障我国非传统安全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