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击中了我们的软肋
2010-04-05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200135李功爱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200135)李功爱
2010年上海市高中地理水平考试试卷的第八大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段关于登封观星台的文字描述、两幅图(观星台布局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四个关于地球运动的小问题,共10分。该题取材视角宽阔,将历史、天文、地理结合了起来,使学生在做试题的同时又接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考试结束后,许多学生对此题议论纷纷,互相讨论本题的思考过程和答案,有的表示要去查资料看看登封观星台是怎么一回事。这说明该大题对学生留有余味,给学生印象深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巧合的是,当时登封观星台与嵩山等还在一起 “申遗”,于2010年8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许多教师也议论该题,表示登封观星台对地理老师虽然并不陌生,但把它结合到高中地理命题中却没有想到,考题本身也没有偏出教材和考纲。考点“地球运动”本身就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地理学业水平中等以上的学生只要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也是做得出来的。
本题的五个小题是有坡度铺垫的。虽然主要材料是登封观星台,但第一小题第一问的切入口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该示意图和教材上的示意图类似,给了学生一个很低的台阶来解决太阳直射点的“南北”问题。第一小题的第二问关于登封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只有有了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才会顺理成章有第二问的正确答案。第三问 “移动方向”则要联系登封观星台的“横梁”、“长堤”和“正午投影”进行一番空间位置的变换才能思考得出。
第二小题、第三小题、第四小题都有名词概念“填充”、也有长短不一的“简答”,而且“简答”一题比一题难、答案一题比一题长。从题意看,题目本身有连贯性,还需要学生在时间(季节、昼夜)上和空间(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日光投影、登封观星台、黄赤角角)上进行切换,发挥了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思维的特点。这样的“简答”,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逻辑思维和严谨表述。
一道好的题目会引起中学地理老师的思考和共鸣,引起地理课堂教学观念的激荡、引起地理教学的更新,从而推动中学地理教学的进步。笔者认为,第八大题击中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软肋——缺乏动手的实验和观察。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部分涉及自然科学的事实、概念、技能,虽然许多自然地理的事实可以用简单的事实陈述、概念表述告诉学生,但并不能替代学生的亲身观察和实验。本题涉及了地球的运动部分、涉及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果组织指导过学生进行日影观测、模拟星空的观测,学生无疑会具有更真切、实在的地理空间感和时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