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的训练
——《话语分析》(第二版)述评
2010-04-05吴建清
吴建清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266061)
《话语分析》(第二版)(DiscourseAnalysis,SecondEdition),是布莱克韦尔公司(Blackwell)于2002年出版的《语言学介绍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此前,该公司于曾于2001年推出该系列之一的《话语分析手册》(TheHandbookofDiscourseAnalysis)。本书是继《话语分析手册》之后,该公司推出的又一力作。该书作者芭芭拉·约翰斯通(Barbara Johnstone)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英语系修辞学和语言学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话语分析的研究。这本书是为初次接触话语分析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写的可供半学期到一学期内完成学习的一部教科书。同时,这对从事语言教育、已具备一定语言能力但尚未正式研究过话语分析的人士也会大有裨益。本书是作者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结果。
在进行话语分析的时候,我们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收集了数据却不知如何下手,总是停留在一种直觉描述或是盯着一堆数据一筹莫展的地步。因为任何一种数据的解释都需要一种理论工具的支持。约翰斯通这本书就是全面介绍话语分析并提供这种理论工具支持的一部力作。
适合教学和博采众长是本书的两大特色。首先,它非常适合教学,在每章最后都附有问题讨论和供话语分析的练习,其中许多例子来自读者熟悉的日常生活语境。书中所列的这些话语分析练习可供学生进行独立的小型话语分析训练。这种独立的小型训练是快速提高话语分析理解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采用的是“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方法,这也是和其它话语分析入门书的不同之处。“从做中学”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无论是对知识获得还是对知识传授来说,“从做中学”都是十分重要的。使用这种方法介绍话语分析将使读者十分受益。其次该书博采众长,作者用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技巧把迄今为止介绍过的概念和主题有机地编织在了一起。在分述了不同具体研究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劣势的基础上,该书吸收借鉴了诸如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等语言学各分支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本书尽管采纳了众家之长,但众方法间互相并不抵触。该书认为,文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这也正是约翰斯通的高明之处。
本书共313页,分八个章节,章与章之间过渡自然。导言一章首先从话语分析的“小平面”(facets)的探讨开始。小平面分析就是主题的分面分析,即从不同组别的文本进行逐一分析。话语不是主题、话题、领域、理论或者文本,也不是学科或学科范围。作家、作品、书籍和主题都是话语的对象,但并不构成话语本身。本章使用的一组特定的文本选自于1996至1997年出版的杂志上刊登的名为“古埃及的瑰宝展览”的一些广告和标语。随后约翰斯通解释了塑造话语的因素,这些主要因素有:世界、语言、参与者、前话语、媒介和目的等,书中既论述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塑造话语的,又反过来论及话语是如何影响这些因素的。塑造话语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巴赫金(1998)认为,任何现实的已说出的话语(或有意写就的词语)而不是在辞典中沉睡的词汇,都是说者(作者)、听众(读者)和被议论者或事件(主角)这三者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表现和产物。话语是一种社会事件,它不满足于充当某个抽象的语言学因素,也不可能是孤立地从说话者的主观意识中引出的心理因素。也就是说,话语不是纯粹的语言形式,它以语言的方式存在,涉及到广泛的生活内容,而这些生活内容就是构成塑造话语的诸因素。
作者在第一章中对全书的基调做了很好的交代,并尽可能多地提供了各种数据和理据佐证。书中详细讲述了篇章和句子的信息结构、叙述语体和对话语体的语法区别及其理论意义、话语组织方式与话语标记以及话语转写手段等诸多话语分析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通常比较抽象,解释起来也较难具体化,但是作者在描述这些基本原理时却成功做到了深入浅出。比如,在研究古埃及木乃伊展览用于识别的壁挂式标签时,约翰斯通指出,标签的可用空间,即标签的大小,就像是在专门的英文散文中使用了行话般的日耳曼语汇,从而赋予木乃伊西方文化的含义,这使得观察者与这种西方文化拉大距离以致令人望而却步。经过作者深入浅出的例证和具体化的类比,许多抽象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作者说,在特定的语言中作注释可以看作是这么一个政治过程,比如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用标签把木乃伊构建成为非语境化的古董。约翰斯通从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角度通过这样的具体例证为初学者做出了很好的概念解释,并且赋予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
从第二章开始之后的各章节都通过一个个特定的主题介绍了我们在话语分析中经常讨论的基本概念。第二章“话语与世界”探讨语言如何明确地表达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如语言分类是如何反映文化习惯、同时又是如何影响与之相关的世界观的。文化习惯通过不同的语言分类来体现。语言与文化习惯相互依存,不同的语言类别体现不同的文化习惯。作为文化习惯的重要因素,语言又是文化的镜像反射,同时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而且我们现在的主题与话语是和世界同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话语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说明我们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可以找到“自己”。也就是说,话语研究是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关注大家共同关注的事物,这也就说明了话语具有世界性。
第三章讨论了结构性惯例(structural conventions)是如何塑造话语、以及话语创造者的目的又是如何影响这些惯例的。主体是被塑造和建构出来的,它必须服从话语的规则和惯例,服从于话语权力或知识的处置。本章首先解释了话语的单位——词汇、句子、一个叙事单元里的段落和章节,然后介绍了话语分析背景下话语的组织规则和支配“互动中谈话”(talk-in-interaction)的模式。这种模式关注的是言谈互动的规范与秩序,它以互动谈话程序为研究对象,以寻找其中结构性惯例为目的的“纯对话分析”。最后论述了基于功能语法的新旧两种信息结构。语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旧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也就是主位-述位在语篇组织中的排列组合。述位中可以只包含新信息,也可以既包含新信息,又包含部分旧信息。
第四章的研究重点从话语文本本身转换到促使话语形成的发言者或参与者身上。因为参与者创建和接收了文本,参与者也一定会在文本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比如,参与者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都会很好地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这些社会关系包括权力、社会距离和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参与者的社会背景、职业、年龄和文化程度等等因素的差异都会导致这种人际关系的改变,从而反映在语言上。在参与者之间交际的情景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反映社会关系的礼貌体系:尊敬礼貌体系,一致性礼貌体系和等级礼貌体系。它们的主要基础是交际参与者之间是否存在权势差异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在研究这些话题时,作者很高明地引用了索引性(indexicality)这一概念,即立场和演讲者的语言风格都会索引(index)出一定的社会意义。“索引”在这里的意思是,任何解释、说明或陈述都是参照特定环境和情境作出的,因此都需要通过索引的程序,即从其所根据的背景来理解它们的意义。如前所述,本章还将研究重点延伸到对礼貌的讨论,以及各个参与者之间相互的举止和行为。然后,作者引入了面子威胁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的概念(简写为FTAs),并解释了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采取这种行为的必要性。“面子威胁行为”是指有些言语行为具有固有的威胁面子的性质,本身会威胁到面子,比如不赞同或不支持会威胁对方的积极面子。这些面子威胁行为是运用礼貌策略的动因。在讨论“听众设计”(audience design)这一术语时,作者谈到对别人的体谅。按照他人的期待去设计自己的谈话,这样人们就会对自己或他人作出归类。这一观察引起了对语言使用的讨论以及通过话语建构社会身份的问题。约翰斯通说,人总是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身份。
第五章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即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或指“所有话语分析所依据的格式和文本的方式,以及以前使用的风格、行为方式和熟悉的内容”。约翰斯通列出诸如话语或与话语文本重复的现象,以及转译先前文本、单词、短语和结构的现象。另外,本章还讨论了互文性如何导致了“流派”的建构。互文性理论作为当代文论中最为复杂的理论之一,克里斯蒂娃、巴尔特、热奈特等都提出了相关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互文性理论理据与话语分析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并对话语分析研究产生了诸多启示,它打破了传统话语分析的意义观,丰富发展了现代语言学的理解观。互文性所反映出的不同创作理论主张和语体风格,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流派的建构。
作者在第六章的论述要点是口头表达和读写能力这两种主要的话语媒介,同时也决定着文本的形式。本章还重点分析说明了世界上不同的读写能力训练。除了写和说之外,对其他话语模式这一章也给出了很好的阐释,比如技术支持的媒体,这主要包括互联网和超文本(hyper text)。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超文本在人类知识活动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以非线性链接、跳跃、文本间性和开放性等为核心特征的网络超文本,对人类知识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它不仅产生了虚拟认识这一全新的认识形式,而且对提高认识效率、拓展知识空间以及跨学科研究等也有实质性的影响。
第七章讨论了诸如策略问题等一些比较高深的话题以及在话语解释或话语设计时的意向问题,如言语行为(speech act)。作为语用学的热点和核心内容之一,言语行为理论向来备受关注。依照该理论,约翰斯通首先探讨发言者如何实施言语行为,如道歉、命令或承诺,然后探讨把诸如话语标记语等的语境化提示词作为战略性策略,如“好吧”,“因此”,或“哎呀”等一些表达。随后本章把话语看作是“口头艺术”或“表现”。至于如何实施言语行为以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语言学家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约翰斯通认为,言语行为的预测与监控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言语交际中显示出了重要作用。
在第八章即最后一章,约翰斯通探讨了在进行话语分析时的三个重要的综合主题。第一个主题是语义定位。约翰斯通指出,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文本意义的语义定位,它们分别是说话人的意图、文字文本、观众的解释以及上述三方面的综合。话语分析应考虑所有可能的语义定位。第二个主题是关于语言的特质及定义。约翰斯通认为,语言决不能被看作是一个静态对象(static object),而是作为一个过程,她喜欢称之为“语言过程”(languaging)。Webster上关于语言过程的定义是“通过语言去交流,通过语言去表达”,是“去表达,去再现,去编码一切”(参见Becker,1991)。语言过程是以编码的形式再现自己头脑中的内部言语。因此,语言过程就是一个人在特定表述动机的驱动下,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以别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以线性文字编码显现其结果的过程。它能通过发言者谈判和共建来改变语言形状和设计。第三个主题有关一种观念的冲突。对于“话语到底是用来适应社会和制度语境,还是用来反映参与者的一种研究策略的”,约翰斯通认为,两种观点各有千秋,应该兼收并蓄,这样才会更有助于话语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这本书的总体结构表明话语分析研究已远远超出了语言学领域的范围,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独立的学科,而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而跨学科研究正是目前学界所倡导的研究方略。要把语言与语言系统外的学科交叉出成果,仅仅在语言学内转圈就发现不了语言的新性质与多方面的功能(钱冠连,2001)。如果语言学家试图从他们得到的关于具体语言研究的成果中获得关于语言性质的一般理解,那么他们的想法显然就超出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而事实上,几乎每一位语言学家似乎都有这样的哲学抱负,而且这种抱负被誉为伟大的语言学家的基本特征(江怡,2010)。
该书具备了这一点,它以系统的、严密的方式为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领域以外的许多问题提供答案。因此,该书的阅读对象是很广泛的。不管是对从事话语分析的入门者还是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来说都同样适用。本书对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尤其是语言教育工作者最为有益,他们往往有宽泛的跨学科的兴趣,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话语分析正好提供了这么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本书将使许多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者大受裨益,同时也将会满足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对于本书所涉及话题感兴趣的广大爱好者来说,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背景知识,并深入浅出地把初学者引入更高级的主题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通过介绍话语分析的理论背景、基本原理、操作手段及方法以及交际功能对语法形成和演变的作用,可以培养读者一种动态的语言观。《话语分析》(第二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话语分析力作。
Becker, A. L. Language and languaging [J].LanguageandCommunication1991, 11(2): 33-5.
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A].巴赫金全集第2卷[C],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92.
江怡.如何从哲学的视角研究语言[J].外语学刊,2010(1):1-4.
钱冠连.语言学家的道路[R].求索论坛,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