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电及水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2010-04-04韩国刚宋鹭吕巍韩振宇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0年4期
关键词:水电环境影响建设项目

韩国刚,宋鹭,吕巍,韩振宇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 100012;2.北京博奇科技电力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水电及水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Research on follow-up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ydropower projects

韩国刚1,宋鹭1,吕巍1,韩振宇2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 100012;2.北京博奇科技电力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探讨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必要性、相关法律依据、分类和评价重点,提出了环境影响后评价选择的原则。通过对水电和水库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选择、难点和起步,后评价重点及其与环评和验收的区别等内容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该类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选择的若干依据和评价重点内容。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选择依据;评价重点

1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及其必要性

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是现行的环境评价工作的继续和深入,后评价结论更科学、准确、更具说服力,是一种责任大、技术要求高、区域性强、难度大的工作。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主要包括:考量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的匹配关系,是否相符;验证和检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提出补救措施;验证和检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源强、预测结果、评价结论,与建设项目投产运行后的源强、实测结果是否相符;验证公众反映的真实情况;验证和检验对敏感环境保护对象影响和采取措施后的真实情况。

2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规定: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10个行业的规划环境影响后评价)。

3 环境影响后评价选择的原则

(1)规模大、影响大、群众反映大、风险大的建设项目。新产品、新工艺、新措施源强不详、影响大小(范围程度)不详、措施有效性不详(如新农药,新化工等)、预防地质灾害措施有效性不详的项目;

(2)建设项目选址不当,直接涉及自然保护区或者占用部分缓冲区(经法律程序修改边界,不在缓冲区内)、实验区的项目(如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输油管道项目,输变电工程等);

(3)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项目;国家重大工程选址选线确实无法避开必须穿越、跨越或占用风景名胜区的项目;

(4)直接涉及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或地下水一级保护区。项目选址位于上述保护区上游2 km内,或者向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准水源保护区)排放污水或污染物的项目(包括温排水);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直接涉及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或者对其生存环境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项目;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直接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生产安全和农作物质量的;

(7)项目选址/选线不符合区域规划、流域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的;

(8)项目建设和布局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可能导致环境质量降低;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与生存功能区定位不一致,可能导致功能退化的;

(9)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及其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矿山采空区,不良地质区(地震区,溶洞)的项目;

(10)跨区域、流域、有争议的项目;

(11)公众投诉多、群众反应大,在人大、政协会议上多次出现提案的项目;

(12)建设项目规模明显超过设计规模和批复的规模(如水电、钢铁、有色、建材等);

(13)城市建成区、各类开发区、工业园等占地面积(耕地、森林、草原、湿地、岸线等)超过已批复的占地面积的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和建设项目;

(14)位于流域上游,排放量大的项目;

(15)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的建设项目;

(16)拟建项目占地是批复的林地、天然草地、湿地,厂界外为批复的林地、天然草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在天然草原区建设的煤矿项目;通过林地的道路、管道;在湿地附近建设的港口)。

4 环境影响后评价分类及重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按内容分为单项或二项至三项的专题环境影响后评价及全面的详细后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按时间分为阶段性环境影响的后评价(3~5 a)及退役性环境影响的后评价(5 a以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点为:建设规模,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环保措施有效性(稳定达标排放);对敏感对象的环境质量影响(实测);排放总量实测与报告书的对比;应急预案有效性;补救措施;清洁生产指标。

5 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选择

5.1 黄河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

黄河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突出梯级规模、分布的合理性、可行性;流量分配的合理性,各省区流量分配;断流、海水倒灌、淹没区生态影响和地质灾害影响;环保措施有效性;移民安置措施有效性。

5.2 长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

长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突出梯级规模、分布的合理性、可行性;流量分配的合理性,各省区流量分配;淹没区生态影响和地质灾害影响;对水生生态影响,阻断洄游性水生动物通道,破坏水生动物产卵场、繁殖场等;环保措施有效性;移民安置情况及安置措施有效性。

5.3 澜沧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

澜沧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突出梯级规模、分布的合理性、可行性;流量分配的合理性,各省区流量分配;淹没区生态影响和地质灾害影响;对水生生态影响,阻断洄游性水生动物通道,破坏水生动物产卵场、繁殖场等;环保措施有效性;移民安置情况及安置措施有效性。

5.4 乌江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黑叶猴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该类水电工程对淹没区周围生态有不利影响,突出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工作。

5.5 新疆塔里木河流量分配环境影响后评价

对塔里木河流域流量分配的合理性和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对下游生态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和评估。

5.6 高坝大库及调蓄力强水库环境影响后评价

该类水库水温分层现象明显,对库区周围及下游生态有不利影响,又无相应措施的,或者有措施的要验证其有效性。供饮用水的葫芦岛水库要符合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6 水电项目后评价的难点与起步

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难点主要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做后评价,但建设单位不愿意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水电项目风险不确定性大,生态影响和地质灾害影响潜伏期长,往往需要几十年至上百年才能出现,短期影响不明显,但突发性灾害预测难度大;水电项目后评价往往涉及全流域,上下游矛盾突出很难起动。

应从以下项目先起步,开展后评价工作:建设单位上新项目时,要求对原有工程做环境影响后评价;群众告状多,涉及面大的项目;出现重大事故的项目(第二松花江事件);政府的试点、示范工程。

7 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重点

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电梯级开发的实际建设规模、分布与环评批复的规模、分布是否一致;最小生态流量和上、下游流量分配的合理性、可行性与环评批复的最小泄放流量和上、下游流量分配是否一致;对敏感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等)或移民安置实际的环境影响与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水电和水库工程有无加剧区域水资源失衡,导致河道断流、河口、湖口萎缩、草场退化、沙漠化加剧;水库淹没对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陆生动植物有无重大的不利影响;高坝大库水温分层现象明显,对鱼类繁殖和农作物生长有无不利影响;对下泄最小流量、减水江段水文情势进行跟踪监测评价;对发电尾水下泄及水库泄洪可能产生气体过饱和现象对坝下鱼类的影响进行监测;对鱼类增殖站、坝下和库区等鱼类栖息地建设与恢复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并提出优化建议。

8 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评、验收的关系

(1)环评和验收是依据环保法规定,每个建设项目都必须要做的,而环境影响后评价不是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要做的。

(2)环评、验收批复后发现建设项目实际的环境影响(排放源强、稳定长期达标排放情况、排放总量和对周围环境影响预测值等)、环保措施的有效性(治理强度)与报告书、验收时的源强不一致,而且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投诉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提出补救措施。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评、验收的时间顺序不一致。首先是项目环评与批复,其次项目建成稳定运行约三个月到半年后开展项目验收(建设项目组成、规模与批复文件是否一致,三同时环保措施与环评报告书是否一致,环保措施的有效性与环评报告书是否一致,排放总量与批复的总量是否一致)。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评、验收的内容不同,环评、验收是全面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而后评价是依据项目重点、公众参与等进行某几个方面的评估。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评、验收的监测与调查内容不同。水利水电项目环评阶段监测与调查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和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选择适合的监测、调查对象和因子,一般主要包括评价河段水质、陆生生态调查、水生生态调查、库区污染源调查、库区及坝下主要断面水文情势监测与资料统计计算等;验收阶段监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环评阶段所提环境保护措施及环保设备运行效果测试、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等;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监测与调查主要针对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比环评阶段对各种不利环境影响的预测结果,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分析存在的异同,以便为以后的水利水电项目环评提供实测资料和现实依据,监测和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库区和坝下主要断面水质、流量、流速、水温、生物量损失、鱼类资源分布变化、水生生物栖息地变化等方面。相对环评和验收阶段的监测和调查,后评价阶段的成果更具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1]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HJ/T 88-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S].

[3]赵建平.试论水利水电项目社会评价[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4,(2):7-8.

[4]李振海,赵蓉.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及作用——以张峰水库工程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09,9 (12):37-41.

[5]李多兰,马元珽.水电工程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J].水利水电快报,2003,(8):18-19.

[6]张虎成,魏浪,张习传.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贵州水力发电,2007,(5):22-25.

[7]韩勇.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中的社会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8]陈若缇.水坝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资源价值损失核算[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9]朱晓翔,刘建琳,王凤英.核电站温排水环境影响研究方法调查评价[J].电力环境保护,2010,26(1):8-10.

X591

B

1674-8069(2010)04-001-03

2010-04-08;

2010-06-27

韩国刚(1937-),男,河北丰润人,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科学、环境规划及环境评估等工作。E-mail:rainharg8@yahoo. com

Abstract:The definition,necessary,relevant law,classification and key points of follow-up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were discussed.The principles of environm ental effect appreciat ion after construction were p roposed.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select ion,difficult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 IA follow-up E IA,a number of the basis and content of the selection of follow-up E IA were advanced.

Key words: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pro ject;follow-up assessment environm ental impact;cho sen basis;assessm ent emphasis

猜你喜欢

水电环境影响建设项目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长江水电之歌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养殖的环境影响
绿色水电认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