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2010-04-04陈美莲

当代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输液瓶输液管滴管

陈美莲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医院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将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每天在输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输液故障,这时就需要护士掌握常见输液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笔者通过十几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与研究,总结了一些静脉输液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现介绍如下。

1 液体不滴或滴入不畅

这是最常见的输液故障,通常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①针头移位穿破血管壁,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疼痛,应拔出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输入,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改变肢体位置。③针头有凝血块阻塞,抽吸无回血挤压有阻力,确定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④由于患者周围循环不良或输液瓶的位置过低引起压力过低,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液体即可顺利滴入。⑤输液管扭曲反折而影响液体滴入,固定头皮针时弧度太小或输液管被患者肢体压迫均可引起输液管扭曲反折,应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固定头皮针时弧度不可太小。⑥患者肢体弯曲压迫血管影响液体滴入,告知患者伸直肢体即可。⑦患者精神紧张或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给予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局部可行热敷、按摩,以扩张血管。⑧插入输液瓶的针头遇瓶塞阻塞,拔出针头去除瓶塞后再次消毒瓶口重新插入。⑨排气针及进液针斜面相向而立,这个问题还会使从排气管进入的空气直接进入输液管,从而引起空气故障,只要调整针头斜面方向即可。

2 茂菲氏滴管下端进入气体

输液过程中茂菲氏滴管下端进入气体是常见的问题。如发现输液管中有气体则立即调低并关闭输液开关,若输液管中只有几个小气泡,可用食指及中指弹击输液管,使气体上升进入茂菲氏滴管。若此时茂菲氏滴管内无液体,先挤压茂菲氏滴管使其有液体并充满1/2以上,然后两手交替在距离输液管中空气下方10cm以上开始向上挤压并反折输液管,边反折边放开下端的输液管,上端的输液管不能放松,以输液管内气体向上移动为有效,直至空气全部挤至茂菲氏滴管液面上,慢慢松开双手,再次调整茂菲氏滴管内液体,调节滴速后使液体继续滴入。此法对排除空气故障、防止回血效果明显,尤其是对输液管内空气较多、即使达到1/2以上用弹击等方法无效时,更是省时省力、效果明显。

3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者,可夹住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液面下降,方便观察滴速时,关闭调节孔,松开上端的输液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者,可将输液瓶取下,使输液针头露出液面,挤压滴管,将滴管内液体挤进输液瓶,再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

4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可反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使液体流入,待液面升至适当水平时,松开下端输液管即可。输液过程中,如果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则应检查输液针头插入是否得当,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氏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予以更换。

5 排气时液体不能自行下降

用手捏几下茂菲氏滴管,液体就会自行下降。若此时茂菲氏滴管内已有液体,可用手拍几下滴管或一手反折滴管上端一手向下挤压滴管,将液体挤入输液长管,一般即可顺利排气。若仍旧排气不畅,应检查输液管腔是否通畅,有无阻塞、扭曲、压扁、皱折,输液针头及头皮针头有无堵塞,及时解除,以防排气受阻,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6 针头部位酸痛或刺痛

患者自诉针头部位酸痛或刺痛,检查局部皮肤无红肿,这是由于输注较大刺激性的药物或针尖碰到血管壁,可调慢滴速或调整针头位置,必要时在确保针头在血管内的情况下,轻轻将针头退出一点点,再重新固定好头皮针。

7 输液瓶塞渗水

一般是由于瓶塞受穿刺次数过多或两根输液针头插入同一个孔,可将输液针头拔出,间隔一定距离刺入瓶塞,渗水即可以解除。加药时应避免重复穿刺瓶塞,如需多次加药,应把针头留在瓶子上,与针筒分离,另取一针头与针筒连接来抽取药液,以防发生渗漏。若输液瓶的材料是塑料软瓶,出现渗水时,可在瓶口边缘贴上一圈胶布。

总之,静脉输液时护士应加强巡视,掌握常见输液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预防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这不仅体现一个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也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又可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率。

猜你喜欢

输液瓶输液管滴管
滴灌浇花器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输液瓶内的压强
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
牙签变星星
医药大输液瓶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输液管插入法治疗牛非泡沫性瘤胃胀气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工艺参数对输液瓶瓶坯注塑性能的影响分析
输液管内空气排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