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2010-04-04陶蓉

当代医学 2010年33期
关键词:失血性创伤性休克

陶蓉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机体遭严重创伤致大血管破裂,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造成全身组织和器官缺氧,重要脏器机能紊乱和组织代谢失调。是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稍有延误即可危及生命。我科在1999年1月~2009年12月成功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8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10~65岁;损伤分类:多发性骨折48例,骨折合并脏器损伤32例。

2 护理措施

2.1 立即安置病员于抢救室 取休克体位,上身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彻底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血块、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立即气管插管开通气道;对颈椎骨折头不能后仰者,应行气管切开术。为防止缺氧引起低氧血症而加重休克,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需达40%~50%,流量4~6L/min[1]。

2.3 迅速补充血容量 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分秒必争,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使用16~18G静脉留置针选择健侧上肢大静脉或颈外静脉快速输血输液。输液部位原则上应尽量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大静脉。腹部及其以下的损伤,应选用上肢或颈部静脉;胸部以上的损伤宜选下肢静脉。否则,可能造成废用性输血(输血未发挥作用即被排出)[2]。严重休克者宜早期作静脉切开,既可满足快速输液输血的需要,又可测量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的量和速度。扩容做到早、快、足,液体首选平衡液,后输入全血或代血浆,二者量比2∶1~3∶1。早期输液速度可达2000~3000ml/h,以维持有效循环。最好在CVP监测下进行,可有效防止急性肺水肿。

2.4 备血 静脉穿刺成功后,应立即常规采集血液标本,便于及时做交叉配血试验及一系列化验检查。

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5.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15~30min测量1次,可用心电监护仪实行动态监测,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5.2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黏膜及周围循环灌注情况

2.5.2.1 观察意识情况 休克早期脑循环缺氧不明显,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休克中、晚期,因脑组织缺氧,脑细胞由兴奋转入抑制,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昏迷。应设专人护理,必要时加床栏。

2.5.2.2 观察微循环的变化 如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提示休克加重;如患者皮肤粘膜有出血斑或开放性骨折部位渗血不止应考虑DIC的可能,应备好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抢救药物,及时报告医生。

2.5.3 尿量的观察 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比重,尿量能反应肾脏灌注情况,是判定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应常规留置尿管并观察,如每小时尿量在30ml以上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充,休克缓解可适当减慢输液速度;正常尿比重为1.003~1.030,如较长时间内尿比重偏低则提示肾功能障碍。

2.5.4 体温的监测 低体温是严重创伤休克患者发生凝血的重要因素,应予以重视,及时保暖。对体温不升者可采用常规复温法(被服保温、低温电热毯复温、空气调温)+改变复苏液的温度(将液体放入70~80℃温水中,静置2~4min,液体温度即可达到35~42℃)来调节体温。在休克状态下用热水袋在体表加温是不可取的,因体表加温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体表血管床容量,影响机体代偿性调节作用,使重要器官的血供减少,加重休克,且易导致烫伤。

2.6 消除引起休克的因素

2.6.1 控制出血 首先迅速控制活动性出血。对于小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管钳或丝线结扎;如有较大创面出血时,可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深部较大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管钳夹闭出血点;四肢的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带暂时止血,应准确记录上止血带时间,每间隔1h开放止血带5min以防肢体坏死。对于胸腹腔内大出血,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止血。

2.6.2 处理原则 如合并骨折者,应先给予简单而有效的固定,减少骨折断端活动,防止血管进一步损伤;剧烈疼痛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加重休克,因此剧烈疼痛时可适当肌肉注射杜冷丁或曲马多等止痛药。

2.7 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多数伴有骨折、颅脑损伤、腹部脏器破裂及复合性损伤等,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应做好各项检查、药物皮试、备皮等术前准备工作。

2.8 心理护理 在抗休克的过程中,给患者以心理安慰,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抢救。

3 护理体会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快的特点,抢救工作稍有延误便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抢救的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病情鉴别观察能力,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熟记急救流程,积极主动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1]牟灵英,冀玲,历德凤,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相关问题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2004,44(8):52-53.

[2]陈维庭.首届全国多发伤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创伤杂志,1994,10(1):30.

猜你喜欢

失血性创伤性休克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