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

2010-04-04忻韵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流行语用语英译

忻韵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苏州215000)

网络流行语英译研究

忻韵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江苏 苏州215000)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学者莱思所提出的文本类型学理论为研究网络流行语英译提供了较为实用的理论指导。不同类型网络流行语也可以分别归类为信息型文、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以此为基础,翻译策略的选择就是一般网络用语的信息化处理,网络俏皮话情感化处理以及基于社会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解释性翻译。

文本;信息功能;表情功能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传播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从 “打酱油”、“很傻很天真”、“做人不要太CNN”、“俯卧撑”到 “躲猫猫”、“欺实马(70码)”、“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被……”,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并在公众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流行语盛行反映了当今社会风尚与思潮,特别是反映出了“网络时代”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不仅有助于国内网络流行文化的输出,而且能扩大这些用语在全球的影响范围。

1 莱思文本类型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讨论翻译时总离不开直译于意译两种翻译策略,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文文本的类型。因此,我们需要对文本的类型进行分类。早期的文本分类主要是以主题﹑话题等内容进行分类,如把文本分成圣经类和非圣经类。后来文学翻译受到重视,翻译家们又把文本分为文学类与非文学类。随着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法的出现看,学者们意识到语言功能的重要性,并尝试着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塔琳娜·莱思(K.Reiss)根据卡尔·布勒(Karl Buhler)的语言功能三分法把文本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操作(operative)。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特别是前两种文本理论的提出,为我们研究网络英语的英译提供了很有效理论指导。莱思把信息型文本与表情型的文本功能与其对应的语言“特点”(dimension)及交际情景联系起来作了总结。

信息型文本提供“纯粹”事实,如信息,知识,观点等,其语言特点是逻辑性强;内容或话题是交际的焦点。“信息型文本的最根本目标就是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一般网络用语大都都是以表述内容,陈述事实为目的。如“斑竹”﹑“大虾”和“菜鸟”等等。

表情型文本是一种“创作性作品”,文本的情感内容和作者的态度在此类文本是重点。网络俏皮话一般都可归类为表情型文本。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等等。

然而,许多数文本是同时兼备两种甚至是多种功能的。因此,莱思也指出,一个文本也并不总是限于一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总是存在文本功能的复合与重叠。在网络流行语中,也很多文本都是兼有信息与表情功能。这直接决定了,在翻译这些网络流行语是我们要兼顾信息与表情这两个功能。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就要做出适当的取舍,把文本的特定的主要意图体现出来。

2 网络流行语译例分析

2.1 网络用语的信息化处理

一般网络用语是用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网络语言,传递信息就是它们最主要的目的。因此,根据莱思所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我们把这些用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网络语言划分为信息型文本。由于“信息型文本的最根本目标就是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在英译时要侧重于文本内容,用词要准确,恰当和简洁。因此“斑竹”可用英文里相对应的“web coordinator”;“大虾”可用“expert”和“pro”等来处理;“菜鸟”可以为“rookie”等等。

虽然一般网络用语大都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但有些也表达了人们的一些幽默,夸张,无聊等情绪,我们认为这些表情功能次要的,是基于信息传递之后第二位的功能。在英译处理这些具有很强表情功能的信息型文本时,首先,译者要把文本信息准确的传达给读者。其次,我们认为在准确处理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本的情感与态度。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近两年来在网络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迅速蹿红的“雷”字。雷这个字在网络语言里变成了形容词和动词,构成了 “雷人”、“雷倒”、“雷文”等一些词汇,表示“让人吃惊的”,“被吓到了”和“很好”等等的意思。因此很多译者把“雷”译成surprise或astonish.这样处理我们认为是可行的,基本能把“雷”字的信息传递给接受者。但是仔细琢磨,这两个字无论是surprise或、还是astonish都显得过于平淡,特别是surprise,只是传达出了“雷”字的基本信息,至于“雷”背后所反映的那种夸张,幽默,好像被“雷击”了似的情绪好像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对于“雷”字的翻译笔者建议使用英文stun这个词。Merriam Webster字典对stun的解释是 (1)to make senseless,groggy,or dizzy by or as if by a blow.(2)to overcome especially with paralyzing astonishment or disbelief.显然,stun要比surprise更加具有那种令人眩晕,好像遭受雷击后那种麻木瘫痪的感觉,更能把“雷”字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表现出来。因此,“雷人”可以处理成“stunning”、“雷倒”为“stunned”、“雷文”那就可以为“stunning words”了。像“雷”这样的具有明显的表情功能的信息型文本,在网络流行语中还有很多。我们在英译处理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对文本所表达的信息﹑观点准确处理,这是翻译此类网络用语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要对它们所表达的情绪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具有一定的感染能力。

由于中国自身特殊的社会和网络环境,造就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用语。这些网络用语都是由中国网民自己发明的,来反映人们网络生活的现实。这些反映人民生活现实的网络用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英文。比如这两年网络上很流行一个用语“人肉搜索”,即网民用人际网和网络信息来追踪在网上出现的人,人肉搜索引擎就是指在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传统搜索引擎的同时,更多地利用人工参与来提取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种机制。对于像“人肉搜索引擎”这类由中国的网民自创的网络用语,我们在英译处理时,可以依据字面意义进行直译处理。“人肉搜索引擎”被译成 “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这样处理来介绍给读者,一方面能达到形式上的对等,另一方面又能让读者感受到中国网民的智慧与幽默。当然,如果是初次介绍给西方读者,我们不妨在译文后面加上些注解来避免误解。如:“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have become a Chinese phenomenon:they are a form of online vigilante justice in which Internet users hunt down and punish people who have attracted their wrath. The goal is to get the targets of a search fired from their jobs,shamed in front of their neighbors,run out of town.It's crowd-sourced detective work,pursued online-with offline results.

纽约时报的这段译文,虽然略显冗长,但却客观公正的反映了“人肉搜索引擎”这一中国网络现实,这样介绍给国外读者是十分清晰明了的。

2.2 网络俏皮话情感化处理

网络俏皮话在网络上流行的含讽刺口吻的或开玩笑的话。它们一般都是网民的某种情绪和态度在网络上集中体现。因此,我们把网络俏皮话划分为表情型文本。在处理网络俏皮话的英译时,重点应该就不应该放在文字的字面意思上,而应该着重点放在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态度上。

下面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这句最近的十分流行网络俏皮话英译来分析说明。

译文 1.What brother is eating is not noodles but loneliness.

译文2.I’m so damn lonely!

译文1显然是把这句话当信息型文本来处理,这也未尝不可。但是“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这句话它要表达的关键意思是“我很寂寞”。类似的表达还有像“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等等很多。甚至人们开始把推崇这种说法的人成为“寂寞党”。显然这些网民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很寂寞。所以,译文2就显得简洁明了,切中要害,又符合西方人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

我们建议在翻译网络俏皮话时关键要抓住文本所反映的网民的情绪和态度,翻译时多用一些表达吃惊﹑感叹的口语表达方式像:My goodness!Oh my god!和damn it!等等。 这样在英译处理把网络俏皮话这类表情型文本时才能不拘泥于内容,做到游刃有余。最后以上面所提到的网络俏皮话“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来进一步说明。这12个字,在短短几天内,获得了几十万条的回复,带来几百万的点击量,它被众多的网友口口相传,成为时下最火的流行语。他不仅引来网民观众,甚至引起各领域专家的关注、评论,以及境外媒体的聚焦。有人如此给它下定义:一句呼喊,喊出了千千万万寂寞的灵魂。

在英译时如果逐字逐句处理,根本不能把这句话的精髓,也就是当下人及关系淡漠,人们感到十分无聊和寂寞的情绪表带出来。因此,在处理这些以表情为主的文本时,经常要舍信息,表情感。用“Damn it!I am so bored/You are so boring”这样的译文虽然在信息上不对称,但在情感表达上是恰如其分的。

2.3 基于社会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解释性翻译

近年来,网民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也逐步提高,很多热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都会催生一批网络流行语,这些社会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一方面加速新闻传播、提升社会关注度度,具有信息型文本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流行语因其背后具有的深刻含义,或幽默,或讽刺,或引申,产生新奇别致的效果,常常让人会心一笑之后又掩卷深思,又具有表情的功能。因此,我们把这类基于社会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归类为兼具信息和表情功能的文本。在英译处理时要做到一方面要把文本信息传达准确,另一方面又要把情感态度表现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时候,我们要对译文做一些解释说明。

“鉴于中国与西方在文化﹑历史﹑地理﹑语言习惯诸方面存在的巨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外国读者理解,译者常需进行阐述性翻译,其译文在文字上并没有忠实于原文,但却更便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网络流行语种有不少涉及背景事件的用语。中国网民可以用背景知识来帮助理解。但国外读者缺少这种背景知识,所以应给予补充说明。

“躲猫猫”如不加解释的译为eluding the cat,外国读者将会一头雾水,不知是什么意思。译者这时要主动介入,做些解释性说明,下面是一条NBC关于“躲猫猫”事件报道中的一句话:

Eluding the cat is a children’s game,similar to hide and seek.In this case,though,it refers to an incident far beyond a lighthearted children’s game: the authorities’convoluted explanation of the death of Li Qiaoming,a prisoner in a Jinning county prison in China’s southeastern Yunnan province.

再如“打酱油”如果就译成“get some soy sauce”的话是不够的,一方面没能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另一方面没能将那种或冷漠或开玩笑的态度体现出来。因此,初次介绍到国外,译者可以做些解释性翻译。

I’m here for some soy sauce.(means none of my business and became a catchphrase for public apathy when a man questioned by a journalist about a scandal in the news said,“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 at all!I’m just out to get some soy sauce!”)

3 结论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本文依据莱思所提出的文本类型三分法理,将网络流行语文本类型按照交际功能分为三种,即信息型,表情型和兼具信息和表情的文本。信息型文本的功能是描写事实,提供信息,其语言特点是逻辑性强,用词简朴;表情型文本的功能是表达态度与情感,大量的修饰语组成了该文本类型的特点。在实际翻译操作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网络用语的特征选择对应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兼具信息和表情功能的文本时,信息发送者的意图﹑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源语和译语文化的差异,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

[1]Nord,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 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Netherlands:Rodopi,1991.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 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1.

[3]Reiss,Katharina.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M]//Andrew Chesterman.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Finland:Oy Finn Lectura Ab,1989.

[4]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 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0.

[5]王大伟,魏清光.汉英翻译技巧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责任编辑:余义兵]

H315

A

1674-1102(2010)05-0104-03

2010-08-20

忻韵(1980-),男,江苏苏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基础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流行语用语英译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摘要英译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流行语大盘点
摘要英译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