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称谓语的“权势”“同等”关系及其翻译
2010-04-04凤群
凤 群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英汉称谓语的“权势”“同等”关系及其翻译
凤 群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布朗和基而曼早在1972年就对称谓语的“权势”、“同等”关系标志功能作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追溯了英汉称谓语的“权势”、“同等”关系标志功能差异的文化渊源,并对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了系统的比较。由于两种称谓系统语用差别较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语境作具体分析,并考虑作者的意图,运用变通的方法达到语用对等。
称谓语;权势;同等;翻译;语用对等
称谓语是交际双方所使用的标记相互社会角色、关系的语言表达式。在任何一种社会交往中,参与交际的人必须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和年龄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称谓语。布朗和基而曼(Brown&Gilman)对称谓语的研究颇有影响,他们对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进行了研究,提出称谓语的使用受两个语义维度(semantic dimension)的制约,即“权势”(power)和“同等”(solidarity)关系。 称谓语的权势维度,即交际者的权势关系是“不互惠的”(unreciprocal)。当一个权势低的人对一个权势高的人说V(布朗和基而曼用来指代任何语言中尊敬的称谓,取拉丁语Vos的第一个字母),他通常会收到T(通称拉丁语Tu的第一个字母)。决定权势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职业等。称谓语的同等关系维度指的是人们之问所存在的亲密、平等的关系。交际者的同等关系是“互惠的”,即交际双方都使用T。决定同等关系的因素同样受年龄、职业等因素制约。然而,布朗与基而曼指出在不同的言语社区,称谓语这两个语义维度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和表现形式。
1 英汉称谓语的“权势”、“同等”关系的文化渊源
一个语言社区的社会关系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价值观和社会文化背景。“语言本质上是文化的社会产物,要了解语言,必须要从该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英汉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和语用差异。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拥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的农业人国,形成了“四世同堂”的核心家庭的局面。宗法制度是指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家庭成员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家庭内外,长幼有序,辈分分明,男女有别,上下次序井然。这种家庭关系向社会的扩展构成了家国同构的偌大的社会关系网,家庭制度向社会的延伸构成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形成从上而下的垂直的标记社会地位的职业称谓。另外,浓重的家庭情结使中国人把整个社会看作就象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要和他人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他们倾向于用亲属称谓去称呼与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总体来说,中国人是有“群体权利中心”的一个群体。
因此,辈分和职业是构成汉语称谓语权势关系标志的主要因素,而家庭的血缘关系和中国人集体主义的观念是其同等关系的潜在的原因。
与中国人不同,西方人重视个体的价值,他们倡导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和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紧密相连的。早在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便席卷了整个大陆,充分肯定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绝对价值。随后十七世纪的工业革命进而巩固了这种思想。工业化的大生产打破了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社会化的大生产也影响了家庭结构和家庭观念,西方人的家庭情结比中国人淡泊的多。他们主张自由,平等,这决定了他们的称谓体系要简单的多、笼统的多。
西方人是“个体权利中心”的一个群体,其受他人权势的制约不及中国人那样强。特别是就辈分而言,权势关系表现并不明显。在欧洲国家,称谓的使用呈现这样一种趋势,即打破严格的社会等级界限,使同等关系在决定称谓时,比权势关系占了更大的优势。
虽然两种称谓体系标记权势、同等关系都沿着类似的路线,即从姓名到头衔标志着权势程度的提升和同等程度的降低,但其具体使用却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2 翻译策略
由于英汉称谓在传达权势、同等关系时有如此大的语用差异,在翻译中,译者应对上下文作具体分析,不至于在任何情况下把“sir”都译成“先生”。实际上,译者的责任是寻找合适的语用对等词,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对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相互关系、生活经历、交际意图作具体分析,然后选择最能传达双方权势、同等关系的对应词,达到有效的翻译。在不同情况下,下列策略可以采用:
2.1 语义翻译
在翻译那些包含文化信息的称谓时,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用语义翻译可以传达丰富的文化信息,虽然在语用层上会有所丢失,见下例:
韩老六心里发慌,脸上还装着什么也不怕的样子说:“就是萧队长也得讲理,不能黑白不分,老赵哥,谁能冤枉老实人”?
译 文 :Han trembled inwardly atZhao’s unexpected firmness,but he tried to put a bold face on it, “even team leader Xiao has to talk reason.Black and white can't be confused.Brother Zhao,who can wrong an upright man”?
虽然英语中拟亲属用法少,但也存在一些,例如“Uncle Tom”,年长的人称小辈“son”来显示亲密。这里“老赵哥”的译法是可以被英美人接受的。但他们很难想象韩老大想逃避惩罚的想套近乎的心态。尽管在英语中没有“老”加姓表示亲密的用法,但“old”却传达了几分亲密感,如“old woman”(我老婆),“old dear”(老人家)。所以这里“老赵”译为“Old Zhao”不会造成大的语用意义的丢失。
2.2 语用翻译
2.2.1 寻找传达权势、同等关系的语用对等词正如上文所说,语用翻译在称谓翻译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语义翻译造成语用失误情况下,译者必须仔细斟酌语境,选择语用对等词,看下面的例子:
(1)兴儿笑道:“姨娘别问他,说起来姨娘也未必信。他长了这莫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
译文 1:“Don’t ask,aunt” Xinger chuckled:“ If I tell you,you won’t believe me.Big as he is,he is unique in never having had any proper schooling.All earlier generations of our family right down to second master studied hard for years.He is only one who won’t study”.
译文 2:Joker laughed: “don’t ask about him,Miss! You’ d never believe half of it if I told you.To begin with,although he's such a big fellow now,he'sneverhad whatyou mightcalla proper schooling”!
兴儿是贾琏的佣人,被尤二姐的平易近人和宽宏大量所打动,把她当作女主人对待,而不考虑她尚未入室,用“Miss”比“Aunt”更能传达兴儿对新主人的认可和尊敬,从而显示两者间的权势关系。
(2)“We never got such Madeira in the west Indians,Sir,as yours,colonel Heavytop took off three bottles of that you sent me down,under his belt the other day”.
“Did he?”said the old gentleman.“It stands me in eight shillings a bottle.”
“Will you take six guineas a dozen for it,Sir?”said George,with a laugh, “there’s one of the greatest men in the kingdom wants some”.
译文:“我们在西印度群岛从来喝不到您这好的西班牙白酒。那天您送来的那些,海委拖帕上校拿了三瓶,塞在腰带底下走掉了”。
老头儿笑道:“是吗?八先令一瓶呢”!
乔治答道:“六基里一打,您卖不卖?有个国内数一数二的人物也想买呢”!
在此例中,乔治和老绅士是父子关系,从上下文我们知道乔治想同来取钱,碰巧老头子心情不好,所以乔治提到就想取悦于他父亲,把“Sir”译成“您”传达了乔治对父亲(作为固执的一家之长)的畏惧和竭力想讨好的心态,父子问的权势关系不言而喻。
(3)Biff:Papa!
Willy:Biffo,what’s this about?Come on,let’s go downstairs and get you a malted.
译文:比夫:爸!
威利:小比夫,这是怎么啦?走,咱们下楼去,请你喝一杯麦乳精。
为了缓解两人的紧张气氛,增加亲密度,威利用昵称称呼儿子,译者把“Biffo”译成“小比夫”,向汉语读者传达了同样的语用信息。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称谓的转换可以反映称谓者对被称谓人情绪或态度微妙的变化,在翻译中,译者不可无视这一点,例:
(4)Ben:You have a new continent at your door’step,William…
Willy:Yes,yes,Linda,Linda!
Linda:Oh,you’re back?
Willy:No,wait!Linda,he’s got a position for me in Alaska.
Linda:But you’ve got (to Ben)-He’s got a beautiful job here.
译文:本:走出大门就是一片新大陆,威廉。威利:对,对,琳达,琳达!琳达:您同来啦!
威利:不,等一下,琳达,他在阿拉斯加给我找了一份差事。
琳达:可是,你在这儿…(对本), 他在这儿有一份美差。
从上下文可以看出,琳达对威利提议到阿拉斯加工作并不赞同。丈夫工作回来时她的遵从的态度在丈夫提到换工作时发生了转变,变成失望、冷淡,亲密。这里译者把“You”分别译成“您”和“你”是合理的。
2.2.2 在句法层次上寻求语用对等 由于文化差异,有时译者很难找到语用对等词,在这种情况下,在更高的语法层次上作变通不失为明智之举,可以说是寻求“动态对等”,例:
(1)After giving a great heave,and with a purple choking face he then began, “How dare you,Sir,mention that person’s name before Miss Swartz today,in my drawing-room?I ask you,Sir,how dare you do it?”
“Stop,Sir,”says George, “don’t say dare,Sir.Dare isn’t a word to be used to a Captain in the British Army”.
译文:他深深地倒抽了一口气,紫涨着脸发话道:“你竟敢在我客厅里当着施瓦小姐提那个人的名字!哼,你好大胆子”!
乔治答道:“你老人家别说了。别提敢不敢的话。对英国军队里的上尉说话,别用这种字眼”。
在此例中,乔治的父亲对乔治很生气,他称自己的儿子“Sir”显示亲密度的下降,译者用语气词很好的传达了老头子的气愤。而乔治的“Sir”的翻译“你老人家”反映了乔治的一半畏惧,一半冷淡。父子间的权势、同等关系得以生动再现。
(2)贾容道:“正是,请先生坐下,让我把贱内的病说一说再看脉如何”?那先生道:“以小弟的意思竞先看过脉再说的为是”。
译文:“Yes,Sir” said Jia rong,“Do sit down!Would you like me to describe her symptoms to you before you take the impulse”?
张医生用自谦词“小弟”在英语中没有对等,杨宪益在句法上做了变通,把原来的陈述句变为婉转的疑问句,显现了两人的社会距离,达到了较好的语用效果。
纵上所述,笔者认为造成英汉称谓语在标识权势、同等关系功能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能寻求一种大致的语用对等,然而无论是在语义层次上、文化层次上还是文体风格层次上总有信息丢失。最重要的是译者必须根据语境选出最重要的信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应当对交际双方的各种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以及作者的意图作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传达权势、同等关系的对应词,才能说是成功的翻译。
[1]曹雪芹,高锷.A Dream of Red Mansions[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曹雪芹,高锷.The Story of the Stone[M].David Hawkes,译.London:Penguin Groups,1993.
[3]杨明.汉语言文化特征探析[M]//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231-234.
[4]钟海英.名利场人物对话称谓“sir”的汉译[J].外语与翻译2003(1):27-29.
[5]周立波.The Hurricane[M].许梦熊,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6]Arthur Miller.The Death of a Salesman[M].英若诚,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7]Brown,R.&A.Gilman.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M]//P.P.Giglioli.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H 315
A
1674-1102(2010)05-0098-03
2010-07-15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社科项目(2010HGXJ0085)。
凤群(1980-),女,安徽巢湖人,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体学、语用学。
[责任编辑:余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