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手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0-04-04张巧玲

当代医学 2010年27期
关键词:患侧皮瓣上肢

张巧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肿瘤的7%~10%,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目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最有效方法,2006年8月~2009年7月,我院共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18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84例,女性183例,男性1例;年龄:30~40岁4例,41~50岁158例,51~60岁16例,61岁以上6例。伴发疾病:心肌供血不足12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4例,脑梗死后遗症2例。病理分期:依据国际抗癌协会TNM分期法[1]Ⅰ期(T1N0M0)42例,Ⅱ期(T0~1N1M0,T2N0~1M0,T3N0M0)98例,Ⅲ期44例(T0~2N2M0,T3N1~2M0,T4任何NM0,T4任何TN3M0)。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52例采取乳腺癌根治术(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整块切除);132例采取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整块切除乳房及腋窝、锁骨下淋巴结)。术后处理采用双管负压引流,即胸骨旁和腋窝各放置一根乳胶引流管,外接普通胃肠减压器,根据引流量决定何时拔除。引流管侧壁孔保持与胸壁垂直,以防堵塞。

1.3 护理方法 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体位及患侧肢体护理,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

2 结果

本组184例患者中治愈182例,2例Ⅲ期患者因皮瓣坏死延期愈合。并发症:皮下积液5例,皮瓣坏死2例,经换药处理后痊愈;患侧上肢淋巴水肿3例,心理抑郁2例。引流管引流平均时间4.2d,术后住院平均天数20.6d。

3 讨论

3.1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乳腺是女性特殊的性特征器官,乳腺切除后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身躯上的痛苦,而且还有极大的心理痛苦。据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多数情绪忧伤、精神压抑,具有严重的心理应急负效应。这些副反应将抑制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患者康复[2]。因此,加强心理护理是解除乳腺癌患者术后的首要措施。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对疾病认识的程度以及影响患者的精神因素,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意义和疗效,甚至可以邀请过去手术后效果及心态良好的病友为其交流,让其明白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良后果,帮助患者建立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目前乳腺癌术后的成功率很高,只要坚持完成术后的巩固治疗,预后是乐观的。同时还要教会患者丈夫,如何从心理上关心、爱护妻子,消除患者因失去乳房而变得不美丽的感觉,保证其具有健康的心理。

3.2 加强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切口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皮瓣坏死的原因是皮瓣过薄或者过厚,皮下积液等[3]。体位护理及肢体护理:术后患者应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患侧前臂包扎固定于身体上,肘关节轻度屈曲,上臂下方垫小布枕使其与身体同高,手放在腹部,使肩关节保持舒适的位置。这种体验即可防止皮瓣张力过大。切口机引流管护理:注意引流管内有无血块堵塞,引流管有无扭曲、滑脱,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避免引流不畅;观察负压引流量有无出血。负压吸引一般维持3~5d,每日更换引流瓶时用止血钳夹住无菌引流管,防止压力逆差造成引流液及气体的逆流而影响治疗,防止切口内死腔和积液发生,有利于皮瓣成活,也可以增加淋巴及静脉回流,防止上肢水肿[4]。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包扎时使皮瓣或所植皮片与胸壁紧贴,有利于愈合。静脉补液时选择健侧,避免加重肢体水肿。适当进行患侧远端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3.3 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

住院期功能锻炼 手术后1~3d内,要求手指自动或被动屈伸活动,每4h锻炼1次。同时做肘部屈伸运动,4~6d内鼓励患者自己端碗杯,洗脸刷牙,适当下床活动,患侧腋下避免张开,用三角巾固定保护。7~14d一般皮瓣下的负压吸引管等均已拔除,切口基本愈合,患者开始肩部的上下活动,运动时用健侧手扶助患侧上肢。加强自理梳头运动:预防术后肢体废用。出院后双臂可以同时做下压运动锻炼,双手平举,高举和环周肩关节锻炼。

3.4 出院宣教与指导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历史悠久,手术方式虽有各种变化,但治疗效果并无突破性进展,近十年来5年生存率有所改善,是该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结果。所以,在做好术后护理的同时要加强卫生宣教,并指导患者学习自我检查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有无复发。鼓励患者保持豁达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对出院进行化学抗癌药物治疗的患者,要指导其知晓进行有关化疗时的注意事项,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7-332.

[2]高景恒.美容外科[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17.

[3]万厚民,张应丽,李金文,等.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6,9:806.

[4]任学敏.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582-4583.

猜你喜欢

患侧皮瓣上肢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