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改良bacon术式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2010-04-04谭文军陈文斌陈启国吴晓彤白玲
谭文军 陈文斌 陈启国 吴晓彤 白玲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直肠癌病理中约有半数以上,居于中低位置。传统为Miles术式,使患者常不能保留肛门,生活质量低下。有人宁可病情恶化也决不接受手术。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的局部解剖,直肠癌病理类型特性、肿瘤浸润,如淋巴转移规律的认识,以及吻合器、闭合器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可行保肛手术。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改良式bacon,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联合(TAM)应用,对28例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岁(38~7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22例,低分化腺癌2例。按肿瘤Duke’s分期:A期9例、B期13例、C期6例。不全梗阻3例。术前常规行肛门指诊,肿瘤下缘距肛缘4~6cm,平均5cm。
1.2 手术方法 术前3d行肠道准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全麻。取截石位,经腹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TAM)[1],直视下沿盆壁脏层和壁层筋膜间隙锐性分离、游离直肠提肛肌平面,牵引肠管,见外科肛管于耻骨直肠肌之间的间隙,游离肛管全层至齿状线水平,游离后肿瘤远端肠管达3cm以上,即可于2cm以下肠管处钳夹直角钳,切除肿物。距肿瘤上方约10~15cm切断乙状结肠。会阴组扩肛后,在肛门边缘前后左右各安置一组织钳,向四周牵拉,使肛管外翻,近端结肠由肛管中脱出,保证系膜无扭转,脱出肛管至少3~5cm将结肠浆膜层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1周,固定在肛管上,在脱出结肠内放1包有油纱条的乳胶引流管结扎固定。
2 结果
全组手术无死亡,切缘均经病理证实,除1例有肿瘤细胞浸润其余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无吻合口瘘,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1月内大便次数较多,5~6次/d,3个月后逐渐恢复。随访14~48个月,1例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改Miles术,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直肠癌的引流主要向上,同时也有部分向两侧的只有在晚期,高度恶性,向上引流的淋巴管被癌细胞栓塞时,才有向下的逆行扩散;(2)直肠癌存在横行环绕肠管发展的特地点,94%的直肠癌向远端扩散不超过2.5cm,超过2.5cm者均属分化不良和DukesC期病变,故假如切除范围距肿瘤远端3cm,其切缘是安全的;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远端切缘可保留1cm;(3)保肛术式的远期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Miles术并无差异;(4)根治前提下,保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2]。按TME要求,分离直肠系膜,彻底清除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骶前腔的复发,保肛术中肿瘤远端肠管切除3cm,可以基本避免术后肠吻合口复发。
此术式特点:肛管不剥黏膜,简化术式,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创伤小,手法缝合,较吻合器吻合,减少开支,效果基本于Miles术式相同,便于基层医院开展,简化了二期手术,术后7~10d剪除肛门外多余肠管即可,但也存在有小的缺陷,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排便困难,经扩肛治疗后缓解。术中注意:(1)乙状结肠游离要充分,能拉出肛门外且无张力;(2)要充分扩肛,以减轻术后肛管括约肌收缩,减少对拉出结肠血循环的影响,为防止吻合口处狭窄,术后10d要定期扩肛;(3)按直肠全系膜切除原则,分离直肠系膜,彻底清除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切除直肠系膜以及肿瘤下缘2cm直肠,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骶前腔的复发,并的可以基本避免术后肠吻合口复发。
总之,改良bacon术式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严格按TME手术原则操作,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低位直肠保肛手术成功率。
[1]刘宝善.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的理论基础与临床效果[J].肿瘤学杂志,2006,12(1):11-15.
[2]郁宝铭.当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趋势[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2000,3: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