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图教学的是与非
2010-04-04张传东
■张传东
浅析情境图教学的是与非
■张传东
当我们打开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时,我们可以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
映入眼帘的有一幅幅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充满童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情境图,它们从学生熟悉的童话世界、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出发,以情境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这样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鲜活、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极大地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探索性,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发展。
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近10年,对数学情境教学和情境图的运用有一些体会,结合同事们的经验和自己教学实际,在此,以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为例,小议小学数学情境图教学的误区和对策,厘清情境图教学的是与非,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误区一:泛
在新课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创设情境来导入。一般来说,教师会在叙述中出示情境图,然后向学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于是学生纷纷发言,有的泛泛而谈,有的不着边际,有的关注图画的趣味性,有的关注内容的生活性,常常没有扣住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三年级上册34~35页)时,利用情境图提问:“同学们,看,这是光明小学,这里真美啊!你们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些什么呀?”于是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踢球的,有跑步的,有打篮球的,有看喷泉的……”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教师只好再次提醒学生:“再仔细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又说:“踢球的是红队和蓝队,体育场区分得很明显……”学生说了半天还是没有答出“我看到了好多四边形”这个重点上。
处方:变泛为紧——提炼情境图的用意,“紧”扣教学目标
使用情境图的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积累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由于情境图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则会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教学效果则会差强人意。笔者认为“情境图”教学要提炼情境图的用意,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三维目标因素,而不能把“情境图”上成“看图说话”,从而失去“情境图”的应有价值。
使用情境图是手段,达成教学目标才是目的。因此,在引领学生尽快地进入新知识体系学习的时候,我们应当紧扣教学目标,删除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杜绝时间浪费。如:在上例中,教师为何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习四边形,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一个四边形呢?”带着明确的目标再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校园里的四边形,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一点。
误区二:散
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设计了多个情境图,在新课导入中有,在算法推理中有,在尝试练习中有,在巩固深化中有,在总结梳理中有……可谓丰富多彩,煞费苦心。但是每个情境图却没有主线相连,显得零散、孤立不成体系。
处方:变散为聚——把握情境图的衔接,“聚”合教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可以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发研究、讨论,还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再安排几个与教学环节相关的、相衔接的情境图,进一步带动学生合作、交流,认清问题,了解问题,从而达到学生通过情境图了解生活、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三年级上册27~31页)中,情境图出示:妈妈用200元买东西,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售货员找了17元,找的钱对不对?其意图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上这一课时,情境图具体创设:“同学们,我们去商店分别体验顾客和售货员……”如此就可以把练习七的第五题及第八题的计算相衔接,浑然成一体,让学生在“购买、销售商品”的同时,自主地、饱含兴趣地投入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这样的情境图运用既让学生从中感知了数学问题的存在,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误区三:呆
不论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照搬数学课本上的情境图,且有这样固定一种模式:出示情境图——寻找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巩固练习,并且每次在出示情境图时,都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千篇一律,形式呆板,令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自然很难保持数学学习兴趣。
处方:变呆为活——注重情境图的取舍,“活”用教学方法
课本提供的情境图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比较“重要”,但不一定是“必须”。情境图虽是专家们反复推敲精挑细选的,但也只能最大程度地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不可能符合所有地方学生的实际。因此,对情境图的使用不能过分依赖,更不能一成不变,照抄照搬。有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情境图作些合理、适度、准确的调整,创造性地、有选择地进行加工使用,当然也可以将脱离本地学生实际的情境内容适当更换,使之符合学生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以达到创设一个良好的、有效的数学情境的目的。
比如《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上册78~79页),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结合情境图,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24×9=?引导学生探索算法,展开交流,明确算理。然后继续沿用刚才的情境图,提出问题:634×8=?最后解决。第一环节的教学由于情境的现实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颇感兴趣,探索的积极性很高。到了第二个问题“634×8=?”再重新回到情境图,是否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如果在第二环节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刚才的24×9改成624×9,你会计算吗?后一种处理看似脱离了现实场景,但根据学生的表现来看,数据的细微变化反而更加迫切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新的问题解决”的内在需要。
再如:笔者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三年级上册50~52页),情境图中是学生将23盆花,每5盆一组地布置会场,如何摆?在摆放过程中出现余数问题。仅靠情境图这一张单一的、静止的画面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感受余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学生的体验。于是,笔者以这个情境图为背景,制作了3张动态的幻灯片,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每5盆一组,一组一组地摆放,最后出现了3盆花不足一组而剩余。整个动态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误区四:薄
这里主要指单薄、单一,只关注数学信息和数学计算,只注重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不管学生的反馈,不论学生的言行,没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质教育。
处方:变薄为实——挖掘情境图的内涵,“实”行思想渗透
情境图教学不单纯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如《万以内的加法》(三年级上册15页)所呈现的情境图是中国部分动物物种统计图和画面,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特有动物、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计算,另一方面,结合内容,可以倡导学生保护动物、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理念。这应该是情境图教学所反映的精神实质。
再如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三年级上册34页)的情境图时,可以引导学生经常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教学《时、分、秒》(三年级上册59页)和“一分钟能做多少事?”的情境图时,可以渗透珍惜时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品质教育;在《可能性》(三年级上册104页)的情境图时,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为班级做贡献,从而增强班级荣誉感……教材中很多情境图都是我们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动素材。
图画不是无情物。小小的情境图,承载了太多的功能,运用得当,它就会为我们的数学课堂增光添彩。愿我们共同探索,让情境图这一课改后的亮丽风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数学的课堂充满快乐,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盘龙二小)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