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学校文化的灵魂
——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考
2010-04-04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湛卫清博士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湛卫清 博士
寻找学校文化的灵魂
——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考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湛卫清 博士
当前,很多学校都在倡导或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变革和发展的一种方向。但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将文化建设局限于物质文化范畴,将校园环境建设等同于学校文化建设,将学校文化建设泛化为一般的常规管理工作,等等。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建设,并把它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如何理解核心价值观,如何建设核心价值观,笔者尝试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文化是思想的潜流,它对人具有无声而强大的影响力。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可见,学校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管理者常常困惑于缺少“抓手”和某种“连根拔起”的东西,这种“连根拔起”的东西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变革的根本性问题,是学校文化变革的切入点及突破口。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因为核心价值观是构成学校文化基础的统合因素,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无形骨骼”。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态度。一切习惯方式、制度设计的背后,价值观是一支无形的手。二是某些行为习惯、制度设计在新旧文化冲突中需要寻求一种变革的内驱力,而价值观的“排异”是文化“排异”的根本原因。价值观变革可以消除因“排异”导致的文化冲突,成为各种变革的内驱力,使文化融合成为可能。因此,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也是灵魂。
二、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哲学的根本
所谓教育哲学(Educational Philosophy)不是一种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它是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指学校共同体成员,特别是教师的教育信奉,主要体现为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深化在全体教师心中的教育哲学追求。深植于共同体成员心灵的精神诉求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
第一,核心价值观是教师的精神诉求。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教师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更是精神的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们需要在学校这个小型社会组织中找到自己认同的并属于这个组织全体的教育信念、理想,以获得自己作为学校人的自我认同感与肯定感;作为精神的人,他们更渴求有一盏令自己向往、值得追求、能感受到无限温暖的远方的“灯”,他们可以为这种价值目标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地追寻与奋斗一生。那盏充满神奇力量的灯就是教师的精神信仰和诉求,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精神诉求超越了世俗的现实功利,以信念、信仰、理想为基石,或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或表现为对儿童的主体性、个性、自由、人权的尊重,是一种应然的状态。“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探询教育的价值应然学说,它通过思想而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应然的教育理想进行辩护,即为精神的教化辩护。”①教育中没有对应然状态的热望与追求,教育就会走向异化,教育就不可能教化人并把人引向美好生活。
第二,核心价值观使教师的生活充满德性和意义。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核心价值观是终极价值的重要内容,缺少对终极价值的热情,人的生活就变得没有意义。教育的价值在于意义,教师的使命和幸福是在使学生的生命充满意义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生命的意义。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教师,他每天的工作除了形而下的劳作,就是不知所措的茫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价值观要使教师的生活充满德性和意义,它必须是教师的由衷而发,必须体现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必须蕴含对儿童的大爱。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观作为深化在全体教师心中的教育哲学,其建构主体是全体教师,也包括学生,而不是校长。虽然校长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组织者,最终认定的决策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校长可以越俎代庖地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
三、核心价值观需要唤醒和建构
唤醒和建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这里的路径主要有:
首先,倡导教师学习教育哲学。这是教师认识教育本质规律的基础,是激发教师追求教育幸福、追寻生命意义的前提。教育者可以学习一点普通哲学(含西方哲学史),阅读一些教育哲学著作,以有利于对教育问题的领悟,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因为,教育哲学是从源头和制高点上来思考人及人的教育问题,它总是以终极的关怀来辨析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司空见惯的问题,所以“努力学习教育哲学名著”②是提高教育者教育哲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师范类院校应将教育哲学作为重要的必修内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也应该将教育哲学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
其次,从个性中提炼共性。价值观的主体性也就意味着其个体性,由于“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不能彼此等同或替代,因此总体上就出现出多元化状态。这是在人类内部存在着多样化条件、多样化利益差别和多样化角色分工的情况下,一种不可避免的基本现象”。③尽管师生的价值观存在多元性,但普遍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却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在各种价值观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时,总有一种被人们认为是最重要的价值而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作为独立的组织文化共同体,学校内部也必然存在一种体现本校特点、能够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即学校核心价值观。这种学校核心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决定着学校的基本特性,规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通过个人访谈、专题研讨会、问卷来发现师生的价值取向,经过评估,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比如,某校部分教师在访谈中流露,他们感到工作很累,职业倦怠,希望能体验到教育的快乐和意义;学生在座谈中也表露出,学业负担重,厌学,希望减轻学业负担,在学校过快乐的生活。此时,“幸福”可以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共通性元素,通过引导师生自我改造、自我把握、自我内化,“体验幸福”便可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
再次,重视活动和仪式。由于价值观的超知识性,学校核心价值观不能像普及科学知识那样,仅仅通过传播和灌输来统一头脑,而必须通过活动、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发挥核心价值的启迪和规范作用。比如,霍恩小学将提倡关怀、寓教于乐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每年秋天都会组织“关怀周”。星期二,学生写信感谢家长对自己的照顾。星期三,班主任给班上每个学生悉心留言。星期四,学生自愿参加一项慈善活动,可以去当地的配菜室、无家可归者之家或孤儿院帮忙。校长通常选择轻松愉快的方式犒劳辛苦工作的教师。比如,教师填完学生的成绩单后,会在自己的信箱里发现一支口香糖,感谢他们为完成这项工作所付出的额外劳动,因为这种口香糖的牌子就叫“额外”。④在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在活动中形成了多维互动,就这样,“提倡关怀,寓教于乐”,成为了霍恩小学的文化传统和师生的自觉行为。价值观的“超知识性”,意味着它必然含有非理性、情感性的因素。因此,在建设学校核心价值观时,必须体现实践着的主体间性。
四、核心价值观需要多维支撑
学校核心价值观建成后,不能成为束之高阁的东西,必须通过多维支撑,才能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
第一,核心价值观需要制度文化的支撑。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校规班规、其他管理制度等。比如,如果一所学校以“人本”为学校核心价值观,那么,管理制度需要严格,体现秩序,但不能导致自由在秩序中窒息。如“女生留长发必须强制性剪掉”、“上课讲话经劝阻立即停止者属一般违纪”等就不能成为校规或班规的内容。
第二,核心价值观需要行为文化的支撑。观念的植入最终必须体现在行为上才具有实质意义。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合乎人们的期盼,具有文化气息和审美特质。包括校长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后勤服务人员行为等。北京一所以“我能行”为核心价值观的打工子弟学校,女校长的自信、全体教师的自信全都化成了学生脸上、心里和任何一个细节行为的真实自信,在那里,笔者深刻感受到了行为文化的魅力。
第三,核心价值观需要物质文化的支撑。物质文化主要指广大师生参与创造的、能够给人以情感熏陶和启迪的各种物质设施。包括环境、条件、标识物、建筑物命名等。一所以“尊重生命”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因为学校篮球架的铁制底座棱角太分明,怕伤着孩子和老师,学校很快用柔软的海绵精细地包裹上,为的是防止师生碰上受伤。这一对生命呵护的细节,使得学校核心价值观化为了震撼人、教育人的物质文化。
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内生的。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必须源于校本,即以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实为本。二是核心价值观表达主旨必须集中、简洁。当前很多学校将“校训+三风(教风、学风、校风)”作为试图表达核心价值观的一套程式,这种叠床架屋的做法,使学校核心价值观表达形式杂糅、堆砌,分散注意力。笔者建议取消“三风”(好的校训可以表达核心价值观),代之以学校核心价值观声明(陈述、宣言),其表达方式可以是分类表达,比如教学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等;也可简洁、精短,如美国西点军校的“责任、荣誉、国家”。
学校文化建设之难,主要在于核心价值观建设之难。而它确是学校文化建设之魂,值得我们用对教育的虔敬之心、对儿童的大爱,去追寻。
①金生鈜.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为教育的应然研究作一个哲学辩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
②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3.
③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9
④【美】特伦斯.E.迪尔.肯特.D.彼得森.校长在塑造学校文化中的角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06-111.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