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发生为害与防治

2010-04-03唐前君张德咏肖启明

长江蔬菜 2010年17期
关键词:曲叶烟粉黄化

唐前君 张德咏 肖启明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发生为害与防治

唐前君 张德咏 肖启明

特约栏目主持:刘勇

刘勇,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均已圆满完成,取得科技成果和专利共计20多项,在国际、国内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形成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达200万hm2以上。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tomato ye11ow 1eaf cur1 virus),近年来常在我番茄主栽区大面积暴发,并且该病为害严重,一旦发病难以防治,成为对番茄产量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早在20世纪60-70年代,TYLCV就开始在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发生流行;目前该病害已在40多个国家大面积暴发并逐年加重,已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近年来该病在我国逐步由南向北扩展,发生蔓延的速度极快。20世纪90年代曾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台湾和云南等地零星发生,自2005年开始,该病害陆续在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河南等地大面积暴发,2009年再次在我国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大面积暴发,给当地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随着B型烟粉虱的在我国快速扩散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我国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对TYLCV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予以详细阐述,对于有效控制TYLCV的发生和为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症状

植株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后一般10天后开始发病,表现为感病植株顶部叶片上卷,叶片变小皱缩并卷曲,叶质脆硬,叶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植株明显矮化,生长变缓或停滞,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生长发育早期染病严重为害番茄生长、开花和坐果,导致毁灭性绝产;后期染病,只有新叶及上部叶片表现症状,结果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开花前感染病毒,果实产量和商品价值均大幅度下降,严重时造成的损失可达100%。病株症状因病毒分离物、寄主的遗传背景、环境条件及寄主的生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和途径

烟粉虱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的传毒媒介,烟粉虱获毒后可终生传毒,机械摩擦和种子不传毒,但病毒可由成虫交配传播和经卵传播,嫁接也可导致病毒传播。我国的黄化曲叶病毒主要由B型烟粉虱传播。带毒种苗调运也能导致该病的远距离传播。

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 使用抗、耐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经济环保有效的方法。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为单链DNA病毒,基因重组极度频繁,极易导致病毒变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病毒分离物致病力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同一抗病资源在不同地点或对不同分离物表现出抗性差异,这给筛选出对不同分离物都表现出较好抗性的抗病品种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引进和培育适合当地栽培的抗、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山东、河北等蔬菜产区田间试验表明,tok-29、tok-30、tok-31、普罗旺斯 605、飞天、光辉、阿库拉、忠诚、浙杂301、苏红9号等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有较好的抗性,但选用抗病品种应因地制宜。

②培育无病虫壮苗 要选择远离烟粉虱和病毒病发生的区域集中育苗。苗床土壤尽量选用近年来未种过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源,苗床周围杂草要除干净,苗床内在植株顶端高度下5 cm悬挂黄色黏虫胶板诱杀烟粉虱,并使用 40~60 目(孔径 0.246~0.351 mm)防虫网隔离。

③合理安排茬口、轮间作 尽量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发病严重地块要与茄科以外的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调整种植时期,选择冬春等不适宜烟粉虱繁殖的低温季节播种;适期晚移植,降低感病几率。番茄间作菜用大豆、玉米和红薯等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效。

④加强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要少量多次,保持田间湿润,做到不旱不涝,适时放风,避免棚内高温,调节好田间温湿度,要控制氮素,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摘除植株下部有烟粉虱虫、卵的枝叶,清除田间杂草、残枝病叶,发现病株或疑似病株及时拔除并深埋40 cm以上,以减少虫源。

⑤设置防虫网和黄色诱杀板 设置高密度防虫网,杜绝烟粉虱进入大棚。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大棚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3.2 化学防治

大力防治烟粉虱。苗期与坐果前期是防虫控病的关键时期,及时及早防治烟粉虱以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可选用25%扑虱灵、3%啶虫脒、25%阿克泰、2.5%联苯菊酯、1.8%阿维菌素等药剂混合喷雾防治。因烟粉虱繁殖力强,极易产生抗药性,需要几种药剂交替混配使用。气温较高或保护地内温度较高时,烟粉虱活动活跃,可5~7天喷药1次,温度较低时可10~15天防治1次。喷药时务必均匀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特别着重对叶片背面喷药。

发病后药剂防治,至今未发现可以完全抵制该病毒的有效药物。在发病初期 (5~6叶期)开始喷药保护,用3.85%病毒必克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药后隔7天再喷1次,连续喷3次;也可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病毒A 500倍液喷雾,使用方法同前。也可用2%菌克毒克水乳剂250倍液,每隔7天连续喷2~3次,起到防治效果。还可用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或高锰酸钾 1 000倍液,此外喷施增产灵50~100 mg/L及1%过磷酸钙、1%磷酸二氢钾500倍液作根外追肥,均可提高耐病性。

3.3 生物防治

利用烟粉虱捕食性天敌(如小黑瓢虫)或寄生性天敌(如丽蚜小蜂)对其进行防治。另外国外正在研制一些生物农药来控制烟粉虱。

国家“863”计划(2008AA10Z407),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08JJ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619)

唐前君,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电话:13203106998

张德咏,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肖启明,通信作者,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410128

2010-04-29

猜你喜欢

曲叶烟粉黄化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侵染番茄的曲叶病毒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黄化安全性保障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吐鲁番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
地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北京和河北局部地区Q型烟粉虱取代了B型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