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与开化县桑瘿蚊发生关系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0-04-03余根龙胡金寿
余根龙,胡金寿,涂 玮
(1.浙江省开化县特产局,浙江开化324300;2.开化县华埠镇林业工作站)
桑瘿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传播到开化以来,已成为开化县桑树重点虫害之一。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为害集中,为害大、防治难等特点。2004年以来,开化县开展环境因子与桑瘿蚊发生关系的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掌握了桑瘿蚊的发生规律,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有效的防治经验。
1 调查方法
根据全县桑瘿蚊发生现状,在各乡镇设定10个调查点调查观察。
1.1 淘土法
在设定的10个调查点挖取土样,每个调查点取0.1 m2、15 cm深的土样5份,采用筛洗法,统计老熟幼虫、休眠体或蛹的虫口数量。
1.2 剥芽法
在预测幼虫发生期,每个调查点随机剥100个顶芽,查看其中有虫芽数和幼虫数量,统计百芽有虫率和单位面积有虫量。
1.3 受害桑芽统计法
在幼虫盛发期过后一周左右,每个调查点调查100个桑芽,统计桑芽受害率。
1.4 盆栽观察
通过剥芽获得老熟幼虫,放入纱窗隔离的盆栽桑树土中,观察其发育进度。
2 桑瘿蚊为害症状及特点
桑瘿蚊以幼虫在桑芽内吸食,幼虫为害时间5~7 d。首先受害顶芽向受害面弯曲变形,轻者新叶畸形扭曲,一侧黄褐;重者顶芽萎凋发黑脱落,造成桑树封顶,腋芽萌发。反复多次后,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夏秋季桑叶减产幅度可达30%~50%。从开化县为害情况来看,以3~4代为害造成的损失最大。
3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经调查,桑瘿蚊在开化一年发生6代,最后一代老熟幼虫发育成囊包在3~15 cm的表土中越冬休眠。第二年春季在土壤温度上升时解除休眠羽化产卵,一般产卵在顶芽褶皱处,每芽幼虫数为1~10头。幼虫孵化后,钻入顶芽唑伤表层,吮吸芽汁。幼虫约经7~10 d时间老熟后弹跳入土。幼虫具有背光向湿性,初孵幼虫乳白色,食桑后呈淡绿色,老熟时体色为橙黄色。成虫多在傍晚羽化,当晚交尾产卵,有趋光性,寿命1~4 d,白天藏于叶背、杂草以及桑园附近植被中。飞翔能力较弱,遇大风雨,容易打落到地面死亡。除了越冬代,完成一个世代约需20~30 d。
各代发生期因各年气候情况而有迟早,开化县桑瘿蚊幼虫盛发时间如下:第1代:5月20~25日左右;第2代:6月17~22日左右;第3代:7月10~15日左右;第4代:8月5~10日左右;第5代:8月30日~9月5日左右;第6代:9月30日左右。第3代以后世代重叠明显。
4 桑瘿蚊的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桑瘿蚊幼虫具有喜湿怕干,喜阴怕阳的习性,因此,其发生受自然气象因素影响非常明显。在温度适宜、雨水充分的情况下桑瘿蚊保持正常发育进度,7~8月份温度高时,发育周期缩短,而长期干旱、土壤干燥情况下,幼虫和蛹死亡率增高,成虫羽化出土困难。
4.1 与地形和桑园附近植被的关系
开化县地处山区,是桑瘿蚊为害严重的地区之一。但桑园地形不同,桑瘿蚊发生和为害程度不同。根据调查,山脚地、山垅田、山岙地等谷地桑园发生频率高,为害严重;而大畈田桑园发生频率低,为害轻,甚至不发生为害。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山脚地、山垅田、山岙地等谷地桑园周边树木多;二是日出迟,日落早,相对较为阴湿。
调查显示,桑园附近植被(包括植被的类型、数量、高低、茂密程度以及距桑园的远近等)与桑瘿蚊的发生关系密切。根据开化县桑园附近主要植被类型观察,雷竹、枫杨(溪边桑为主)、山杜英、柏树、水杉、桂花等林边桑园桑瘿蚊为害严重,桑园附近有香樟树的为害相对较轻。总的来说,桑园附近植被的数量、高低和茂密程度与桑瘿蚊的发生呈正相关,与距桑园的距离呈负相关。
4.2 与土壤和土壤水份的关系
调查发现,中性和微碱性的壤土、砂壤土桑园桑瘿蚊发生较多,而粘土和砂土发生较少。这是因为粘土孔隙少,不利于老熟幼虫钻入土中;而砂土昼夜温差大,不利于老熟幼虫化蛹。
降雨和灌溉主要影响桑园土壤的含水量,从而影响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的生命力。夏秋季雨水正常偏多的年份,桑瘿蚊发生较多;地下水位高和灌溉条件较好的桑园桑瘿蚊为害也相对较重。但在桑瘿蚊羽化高峰期的傍晚,如遇大雨,将会使大量成虫打落地面而死亡。7~9月份的长期干旱,可迫使土壤中的老熟幼虫进入休眠,并使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因失水而死亡。但在久旱后的降水,会使老熟幼虫集中解除休眠,从而产生一个暴发的高峰。
4.3 与气流的关系
气流主要影响桑瘿蚊成虫的飞翔寻偶、交尾产卵以及在桑叶和桑芽上的停留时间。因此,处在风口气流较急的桑园桑瘿蚊为害较轻,而气流较为平缓的桑园为害较重。
4.4 与栽培形式和桑园管理水平关系
桑树栽培形式与桑瘿蚊发生有关的主要是栽植密度与树型养成形式。栽植密度高的低干桑园由于群体结构光照弱,通风差,湿度大,有利于桑瘿蚊滋生。相反,低密度的高干桑发生较轻。
桑园管理水平低,杂草从生,夏伐后桑树不疏芽,不利于桑园通风透光,桑瘿蚊为害较重。此外,老龄低产桑园和未成林桑园间作强度大的,桑瘿蚊为害也较重。
4.5 与桑品种的关系
调查发现,不同的桑品种,桑瘿蚊发生程度有所不同。四大良种在开化为害程度依次为:团头荷叶白、湖桑197、荷叶白和桐乡青;开化县近年推广的桑树新品种为害程度依次为:丰田5号、农桑14号、育711、农桑12号、丰田2号、强桑1号。其中强桑1号为害最轻。
5 防治措施
5.1 预测预报
一是根据桑橙瘿蚊的越冬基数调查,结合当年气候变化情况预测全年发生趋势;二是根据上一代桑橙瘿蚊发生期,结合淘土查蛹和剥芽观察,预测下一代及以后各代发生期和为害程度,从而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
5.2 农业防治
翻耕除草 利用桑瘿蚊老熟幼虫和蛹喜湿怕干的特性,在冬季落叶后和夏季夏伐后,进行桑园翻耕除草,可将较多的虫蛹暴露地面冻死或晒死。夏秋季经常除草,保持桑园通风透光,也可减轻桑瘿蚊为害。
春季摘芯 在5月15~20日前后,即春蚕3~4龄期,分期分批摘除新梢顶端的嫩芽,以摘芯后到采叶时间10~15 d为宜,摘下的桑芽集中销毁,使越冬代桑瘿蚊成虫找不到产卵的桑芽,并大量减少第一代老熟幼虫入土数量,同时还可以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
灯诱杀成虫 利用桑瘿蚊成虫的趋光性,在桑瘿蚊发生严重的桑园附近设置杀虫灯,可诱杀大量成虫。
5.3 药剂防治
顶芽喷药 在淘土查蛹和剥芽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观察数据和气象资料,预测各代幼虫初孵期和盛孵期,进行顶芽喷药防治。非蚕期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40%乐果乳剂800倍、24%桑虫清乳油1500倍、40%桑宝乳油2000倍等农药进行顶芽喷雾;蚕期可用25%灭蚕蝇500倍喷芽防治。顶芽喷药需每隔3~5 d喷药一次,连喷3次。
土壤施药 在夏伐后,先清洁桑园,除去杂草及桑园内荫蔽物,然后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667 m23~5 kg拌细土40~50 kg撒在桑园土面,进行浅翻土,将毒土翻入土中,利用其熏蒸作用,杀灭土壤中的虫蛹。但土壤施药需做到统一时间全面施药,否则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