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历程探析
2010-04-03王浩斌
王浩斌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南开封 47500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历程探析
王浩斌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南开封 4750011)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专门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对其学科建设的基本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经历了实践奠基阶段、理论奠基阶段、前学科化阶段、学科准备阶段和学科化阶段等基本建设历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路径,要着眼于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问题及其精神实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文化底蕴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等几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基本建设历程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建设工程的提出和实施,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立、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被提上了学科建设的议事日程。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专门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对其学科建设的基本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建设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学科化时代,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与各个学科特色的不断彰显并。为此,着眼于学科化的视野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建设历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无论是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还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进程提供有效的指导,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学科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被确立下来,这无疑是在当前学科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学科化的产物。为此,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定位,首先就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化视域。“学科化”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所指及其特定的内涵,总的来说,关于“学科化”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学科化就是规范化、学术化,即学科化指的是将原来的不甚规范也比较通俗的研究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规范化、学术化的研究成果的过程;其二,学科化就是系统化和整体化,即学科化指的就是将原来较为零碎的、片面化的见解和观点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其三,学科化就是学科分化、细化,即学科化指的就是从一个较为庞大的学科门类不断分化出来的过程,譬如从哲学学科门类分化出美学学科、从政治学学科门类分化出政治社会学学科等;其四,学科化就是问题化、意识化,即学科化指的就是提升研究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意识,让整个学科关注的焦点转向问题和思想的过程;其五,学科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僵化或封闭化,即学科化由于系统地总结现有学术成就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体系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术研究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导致学科僵化和封闭化。
前文所述的观点都各有道理,同时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我们认为,学科化既是一个不断促进零碎学术观点整合为学术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将大的学科门类分化为较细的学科门类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过程;学科化既是一个凸显问题意识和主题意识的开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升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并有可能导致研究僵化的封闭过程。立足于学科化视域,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化过程内在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学科发展过程;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形成并从中分离出二级学科的学科分化过程;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问题或实践主题的过程;其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反对教条与僵化、不断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开放过程,这一过程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样具有或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空前繁荣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实践奠基阶段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学说被介绍到中国并在广为传播的基础上实现了同中国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事实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伟历史进程。然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尽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认识,也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规律性把握,但总的来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只是一种实践性探索或者只是一种类似实践的探索,这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一种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到1938年12月14日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所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才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理论概念。毛泽东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534“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在1952年收入《毛泽东选集》之前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把握化为一种理论的自觉,这初步实现了我国由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转变。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一种学究性的严肃学问,但它所要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进程的不断展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形成并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进程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实践奠基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开启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概念的正式提出,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最初实践奠基阶段。之所以说是“最初的”实践奠基阶段,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为一个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创新过程,它有它的起点,但没有终点。这样,即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概念被提出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得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和不断前进。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进程不断延伸、丰富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奠定了源源不断的实践基础,彰显其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实践奠基阶段也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强调“结合”的阶段,即强调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阶段,即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及方式都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现代化;第三个阶段为“大众化”阶段,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具体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理论奠基阶段
1938年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实践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转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则事实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奠定了理论的准备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当然,我党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基本规律并形成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自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刘少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333报告认为,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甚至认为毛泽东所从事的事业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即“据历史进程每个特殊时期和中国具体的经济、政治环境及条件,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作独立的光辉的补充,并用中国人民通俗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适合于新的历史环境和中国的特殊条件,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群众与全体劳动人民群众战斗的武器。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2]336不仅如此,刘少奇还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确立下来,强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2]332所有这些,无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完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最初理论奠基。
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实践奠基阶段呈现出一个不断向前延伸的发展阶段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理论奠基阶段也是不断向前发展和演变的,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都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特点所决定的。总的来说,这种随着实践主题的发展而发展的理论奠基主要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其一,新民主主义理论阶段,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阶段,它是围绕着“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题展开的;其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阶段,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它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展开的;其三,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实践主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四,围绕着“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实践主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强调党的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3]6-7所有这些,都事实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前学科化阶段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尽管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但我们并未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为包括政治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大革命”中都给耽误了,需要补补课。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多方面的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4]180-181而此后,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即“1984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6月又发出《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意见》。文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先为高校培养辅导员,要求从理工医农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干部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学满三年修满学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回原选送学校安排工作;第二学士学位生则从理工医农各专业的辅导员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修满两年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除原有的学士学位外,再授予一个法学学士学位,回原校工作。”[5]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以及双学位专业的设置,事实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已进入前学科化阶段。之所以说是“前学科化阶段”,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以及双学位专业的设置,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其本身并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同时其培养的人才也只局限于高校的辅导员,而不是适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科准备阶段
1987年9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批准了十所高校于1988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专业,归属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1996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增设,无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作了充分的准备,可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科准备阶段。这主要体现为: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事实上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形成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形成的前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就是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裂为六个二级学科而形成的;其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裂之后,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较为重要的相关学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及方法论基础。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科化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被提出来并事实上进入学科化的研究阶段,始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建设工程的提出,始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分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明确提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战略构想,强调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等的相继颁布,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而《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等的相继颁布,则明确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提出来了,并明确了其合法的学科地位及其相关学科体系。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进程的需要而形成的,它的形成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经历了实践奠基阶段、理论奠基阶段、前学科化阶段、学科准备阶段和学科化阶段等基本建设历程。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路径
当前,要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基础,需要我们在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基本建设历程的基础上,积极找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合适途径。总的来说,在学科化条件下,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基础的建设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问题及其精神实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基础,首要的问题需要我们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问题及其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晰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由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提升的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分别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层次、学科内容层次以及学科方法层次等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精神实质在于塑造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性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基本问题和精神实质决定了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中心课题,那就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实践形态向理论形态的提升,并积极塑造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性整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有力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和民族化。其二,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文化底蕴,用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来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但同时也要反对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泛滥。其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设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在资金和其他投入上应加大力度,要加强学术规范,整顿学风。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党建研究,2009,(11):4-1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耀灿.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1-6.
The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arxism’s Chinese Characterization Research Course
WANG Hao-bin
(Marxism Research Institut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China)
Marxism’s Chinese Characterization Research Course as the specialized research Course is firstly faced the fundamental p roblem of combing the fundamental course Construction Process;Total to say,Marxism’s Chinese Characterization Research Course has experienced such fundamental course Construction Process as theories foundation stage,p ractice foundation stage,ex-course stage,course p reparing stage and course popularization stage etc.
M arxism’s Chinese Characterization;research Course;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p rocess
D641
A
1672-0539(2010)04-036-05
2010-07-27
河南省教育厅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发展史研究”(2009-QN-021)部分成果之一
王浩斌(1976-),男,湖南双峰县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刘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