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预防医学》课程改革 培养复合型中医人才
2010-04-03王星云
李 璐,王星云,刘 斌
(长春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1 世纪健康促进及健康保护已经成为医学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医学毕业生不仅能诊断与治疗疾病,同时还是交流能手,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保健的支持者和卫生保健的提供者[1]。因此,中医本科教育应加强可塑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多种综合卫生服务本领的中医学生,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需求[2]。改革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预防医学首当其冲。不断完善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和不断改革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
1 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1.1 现代医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实用型医务人才,这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医学的教育,突出预防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适合中医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材不多,研究、撰写一本中医预防医学理论体系完善、中医特色突出、与时俱进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预防医学》[3],基本可以满足上述要求,使学生的学和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1.2 教学内容应与当今医学发展形势相适应,预防医学的教学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和信马由缰都是不可取的。预防医学的教学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将培养学生预防为主思维模式的宗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预防医学的群体观、诊断疾病的整体性思维,并结合全科医疗的特点,强调社区预防和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内容,及时补充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向等方面内容。
1.3 缩短课堂理论学习时间,加强实验课与社区实践,将实验课的比例大幅提高。
1.4 将与预防医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外文资料及教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本科生中尝试英汉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
2 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
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教学;增加案例讨论、专题讨论、问题讨论、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推行“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是以事先设计好的板块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围绕其教学目的和目标,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组织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探讨、交流和协作,积极寻求解决“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最终共同完成解决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方案;该教学模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求知欲,达到师生教学互动,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4]。此外,对于重要章节则采取专题讲座方法;对于非重点章节又需要了解的内容则采用自学加指导和课后撰写小论文等的教学方法。教研室利用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将预防医学各章节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预习、复习和自学之用。
3 教学形式的不断推新
3.1 开发和制作适合中医院校《预防医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全面用于教学,使多媒体授课率达到100%;《预防医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也链接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预习、复习和自学之用。通过使用网络化教学,在特定时间内在网上为学生开放《预防医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和阅读参考资料,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由于校园网络资源有限,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方便地接触到网络,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2 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职业病实习基地,聘请职业病防治院专家给学生进行职业病诊断、治疗、预防、职业病法律法规等方面讲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社区实践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社交能力、传播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5]。通过社区课间实习使许多学生改变了以往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片面认识,放弃了好高骛远的不实际想法,一些学生提出希望将来在中心工作的愿望,并主动查找不足,产生了努力完善自我,以适应今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的想法。把课堂搬到社区,使学生亲身体会社区工作,使社区预防的知识在他们心中打下深深地烙印,为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为我校学生就业寻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3.3 充分利用互连网上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综合文献及论文写作的能力。
3.4 针对某些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讨论。如通过调查大学生一日营养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自身的营养状况有了客观的认识,提倡平衡膳食,并逐渐改变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了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为其将来从事临床和社区营养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3.5 结合“中国学生营养日”“世界环境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活动日”等活动,指导青年志愿者制作宣传材料,在学校和附近社区进行宣传活动。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对学习预防医学的认识提高了、兴趣增强了。通过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演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加强。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强化预防为主的理论学习,提高社会应用能力的实践学习,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人才。
[1]罗长坤.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预防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5(2):22-25.
[2]漆光紫.SARS 给预防医学教学带来的几点启示[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4):612-613.
[3]申杰.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中医教育,2005,24(5):25-28.
[4]刘青.“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对素质教育的解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1):34-35.
[5]路孝琴,郭爱民,崔树起,等.以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为依托开展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4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