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治疗白发中药用药特点分析
2010-04-25指导
,,,, , ,指导: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白发指头发全部或部分变白,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白发往往有家族史,由遗传因素所致;后天性白发有老年性白发和青少年、中年人所患的早年性白发两种。笔者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对祖国医学中关于治疗白发外用方剂的药物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统计,以期为治疗白发的临床用药及研究提供参考。现就所采撷到的312首外用有效方剂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5年的文献,并查阅了近百种古今相关书籍。主要杂志:《中医药学报》、《陕西中医》等;教材:《中药学》;著作:《中医皮肤美容方剂大全》、《圣济总录》等。
1.2 药物分析方法 以《中药学》教材[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华本草》中的药物药名、性味、归经、功效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若《中药学》教材已收录该药,则以教材为标准,若《中药学》教材中没有收录该药,则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为标准,若《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也未收录该药,则以《中华本草》为标准,统一药名,并输入药物功效及性味归经。
2 结果
2.1 用药概况 笔者对所采撷的308首有效治疗白发的外用方剂中的中药参照《中药学》教材进行了功效分类,将281味中药分为补虚、清热、活血化瘀、解表、利水渗湿、止血、祛风湿、温里、化痰止咳平喘、收涩等20类,表1中列出的是位于前6位的药物。结果表明:补虚、清热、祛风湿、化痰止咳平喘、收涩、解表等6类药物共计164味,占总味数的58.37%,其频次和为806次,占总频次的61.53%,可见临床上外用治疗白发的中药以这6类药物为主,见表1。
表1 按功效分类位于前6位的中药
同时统计发现,在剂型上,外用散剂、膏剂最多见,308首方剂中,外用散剂见85首、膏剂见65首,分别占总方剂中的27.60%、21.10%。具体用法是将外用散剂水调涂于发或膏剂直接涂于发上,待药干后洗净头发或者用布或荷叶或油纸裹一晚,次晨洗净。药物直接与头发接触。范广伦[2]研究发现药物分子能直接作用于头皮的真皮层,改善头皮新陈代谢,补充头发所需的营养,从而达到生发、黑发的效果。这对于临床如何更好地运用中药外用治疗白发,如何提高疗效有所提示。
总结表1及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治疗白发的中药外用主要以扶正补虚(其中以补益肝肾为主,占20%)、清热、祛风除湿为原则。有文献报道活血祛风及滋补肝肾中药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作用[3],而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黑头发是由黑色素决定的[4]。
2.2 用药规律分析
2.2.1 补虚药及清热药的分类统计 为进一步研究补虚药及清热药在外用药物治疗白发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情况,笔者对这两种功效药物参照《中药学》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统计。
2.2.2 补虚药分类统计 见表2,表3。
2.2.3 清热药分类统计 见表4,表5。
表2 补益药的分类
表3 应用频次前10味补虚药的频次、频率及归类
表4 清热药的分类
表5 应用频次前10味清热药的频次、频率及归类
2.3 药物的性味归经特点[5]
2.3.1 药物的归经特点 见表6。
2.3.2 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类特点 见表7。
2.4 外用方中应用频次最高的30味中药数据统计 见表8。
3 讨论
表6 药物归经情况统计
表7 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类统计
表8 应用频次最高的30味中药的频次、频率及功效归类
结合表1~表5可以看出,本文281味中药中以补虚药类、清热药类及祛风湿药类为多,其中补虚药中应用频次高的前10味药为当归、胡桃仁、旱莲草、何首乌、熟地黄、桑椹、猪脂、熊脂、白术、甘草,以补阴补血药为主;清热药中应用频次高的前10味药为大青盐、生地黄、莲子草、猪胆、茶叶、地骨皮、马齿苋、柿子皮、土马鬃、瓦松,以凉血药为多,这从一定侧面反映了阴血亏虚,血热偏盛及风湿在表可能为白发的主要病因病机。虽然281味药物涉及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范围较广,然而统计分析发现,药物气味多以甘寒为主,辅以苦温。甘寒有滋阴清热、益阴凉血的作用;苦以泻热、燥湿、坚阴,温则祛风、散寒、温通经络。归经则以肝肺为主,而与脾胃肾相关。反映治疗白发外用中药多以补益肝肾为主,辅以祛邪,标本兼顾,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白发多归因于血热偏盛:年轻人素体阳气偏胜,火热之邪易耗阴血,致血虚燥热,毛发失养而致头发早白;或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毛发失其所养而变白;或因情志烦劳:精神紧张、忧愁焦虑过度伤心脾,或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木郁乘脾,致脾失健运,气血运化无源,或气滞血瘀,发失所荣而令发早白[6],故古今中医治疗白发多喜用具补益阴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根据中药药性的归经理论,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白发主要涉及肝、肾、脾三脏,故历代医家多选用入肝、肾、脾等经的药物治疗白发。笔者在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系统统计后发现,祛风湿药在白发外治中的运用也相当广泛,仅次于补虚药和清热药,而在归经方面,归肺经的外用中药仅次于归肝经的外用中药,故笔者认为白发的成因还应重视风邪的作用,风湿之邪侵袭肺卫导致营卫失和,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使脾运化之气血无法到达头部营养毛发而致毛发早白,此为白发发病外因之一。本研究提示,在治疗白发时除了补益肝肾、清热凉血外,还应注意驱除风湿和注重疾病的内外因,针对疾病的具体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1]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2]范广伦.脱发白发的预防与治疗[J].安徽科技,2007(9):55-56.
[3]胡捷,孙越,周萍英.口服中药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1):18.
[4]蒋磊.头发的颜色与黑色素[J].生物学通报,1993,28(7):2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8.
[6]付庆霞.白发病因与发病机理研究现状[J].光明中医,2009,24(2):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