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射频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2010-04-03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从理疗及有创措施逐渐发展到微创介入治疗。对多数病例微创治疗是第一选择。但无创方法治疗失败时,需要微创经皮注射介入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具有痛苦小,费用低廉等特点,并且常常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9年1月-12月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在25~76岁。所有患者都有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的症状和体征,并由腰椎CT和/或MRI证实。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治疗方法
操作在C臂下进行,患者俯卧位、腹下垫一枕头。常规消毒铺巾。通常取脊柱中线旁开8~10 cm处45°位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麻。使用0.7 mm×12 cm穿刺针,C臂透视引导下定位穿刺。穿刺点为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进针。穿刺成功后拔除针芯,置入射频导针分别以70℃、80℃、90℃进行1 min热融。然后拔除射频针,再在椎间盘内注浓度为60 mg/L臭氧气体。其中椎间盘内注射15~30 mL,拔针出纤维环即注浓度为20~40 mg/L臭氧15~30 mL。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本组30例均达满意疗效。住院时间7~10 d出院。
4 讨论
为探索更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笔者分析了在椎间盘突出物靶点穿刺热消融法(等离子刀、激光或射频神经疼痛治疗仪),(1)热消融尽可能在突出物靶点进针(采取小关节内侧或患侧节段进针);(2)椎间盘膨出有症状并没有破裂,注入3~5 mL的臭氧阻力较大,臭氧气体在CT下显示在盘内分布是聚积并局限在针尖处,并非想象的它会均匀分布在整个盘内。针对其分布而采用双侧进针注入椎间盘法,椎间盘破裂突出者注60 mL臭氧也无阻力,CT显示均漏入硬膜外腔或侧隐窝内及腰大肌间隙,臭氧在盘内只是局部过一下。先采用硬膜外注入麻醉药后再注入适当浓度臭氧在椎间孔处双侧注入椎间盘法结合硬膜外腔神经根周围注射,对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目的是在神经根周围增加臭氧的治疗作用,臭氧的消炎止痛作用增强了对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治疗效果,注射后即做CT显示椎间盘膨出者盘内有不规则形臭氧。对椎间盘有裂隙者臭氧漏入硬膜外腔、椎体前间隙、腰大肌间隙等,聚在侧隐窝等处,双侧椎间孔处的臭氧气体可随注射的量增多而增多,双侧侧隐窝及椎间孔处有气体真正起到超氧气刀松解神经根的作用。但单纯用臭氧治疗后腰疼痛消失1个月,再复查CT与治疗前比较,突出的椎间盘的形态上改变不大,治疗结果和其它经皮治疗椎间盘突出结果比较令人满意。笔者认为,治疗的成功率取决于对适应症的选择:(1)膨出及轻中度突出合并根性压迫症状者;(2)腰腿痛临床症状明显,脊神经受压体征阳性或皮肤感觉异常,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3)经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单纯性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并且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4)经多种方法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残余疼痛;(5)经久治不愈的腰痛,无明显神经受压症状,但经影像学证实有平面的椎间盘病变,如椎间盘膨出,并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由于臭氧有很好的抗菌作用,从而降低了感染并发症的危险,但不能忽视无菌技术和穿刺针的消毒问题。
注射臭氧的相关处理,气体进椎间盘内时有一过性酸、困、胀痛的感觉,大有腰如断了一样。此感觉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患者痛觉敏感,不配合注射臭氧时可向相应节段硬膜外腔注入少量2%利多卡因或静脉用适量止痛药,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步。从椎间盘溢出的臭氧进入硬膜外腔和退针至纤维环外注射臭氧,或从骶管注射臭氧气体到硬膜外腔时,均有一过性胀痛的感觉。同时气体能进入颈部硬膜外腔,多数有一过性刺激咽部神经而咽部发痒,咳嗽,约30 min,不需特殊处理。患者治疗前疼痛重者,下手术台即有颈项、肩背、腰、腿轻松的感觉,颈部比腰部明显。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发生其它不良事件和副作用。
近年来,日益增加的报道外科椎间盘切除术失败率大约5%~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约15%,所以微创治疗得到进一步发展。臭氧治疗是目前可得到的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基于臭氧的化学性质,这种混合物用来治疗不同的疾病。臭氧元素符号O3,它是氧气的不稳定的同素异形体。减少突出的椎间盘容量是椎间盘内注射医用臭氧的治疗目的之一,因为收缩的椎间盘可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使用医用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另一原因是它的止痛和抗炎作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