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2010-04-03李新灵
李新灵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法、美兴起,80年代盛行西方的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虽在西方提出,但具有全球意义。因为西方在很多方面在全球占主导地位,其文化思潮在全球影响很大,包括对中国。我们研究后现代主义,不应只作为哲学或美学的一个流派来研究,而应把它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社会思潮,辩证地看待、批判地吸收,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我国现代化的启示,以使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少走弯路。
一、后现代主义简介
(一)“后现代主义”基本内涵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学界对它的内涵和外延看法不一。“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开始指一种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从哲学角度看,后现代主义一般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以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及以奎因、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等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形态。
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语义来看,“后”(post)一般指现代之后之义,“后现代主义”自然应归属现代主义之后的另一个哲学时代。但也有人认为这里的“后”是指现代主义的后期阶段,从而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种继续或变形。也有人认为它是现代主义已经结束,新的哲学时代尚未正式形成的某种“间歇”、“过渡”时期。另外,还有一些哲学家提出,后现代主义只是表示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思维形式,而不是时间概念。由此可见,对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众说纷纭。然而,从总体上看,它们都是探究当代西方社会进程的新特征、新矛盾及其文化走向,折射出当代西方思想、文化裂变的症候,并以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寻求解决之途。
(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在理论上各有特色,他们实际上属于不同的哲学流派,但他们又存在着理论共同之处,而且恰恰是这些共同的理论特征才使他们被当作后现代主义者。后现代主义主要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大胆的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灵魂,它拒斥被现代性所推崇的东西:统一、权威、理性、规则、真理等。这种思维方式的共同之处突出表现在他们大都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和反表象主义等传统思维方式。
古希腊人开创了追求同一、本质、基础和绝对的思维方式,它在西方人的心灵中不断积淀、凝结起来,并逐渐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种传统。后现代主义者把这种传统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主体主义、绝对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追求的主体性、总体性、本质性、同一性以及深层结构进行全面颠覆,而以非中心、非主体、非整体、非本质、非同一来替代,并力图消除深层结构。后现代主义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哲学批判和论战中最全面、最激烈和最具根本性的。
除詹姆逊外,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大都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文化反映,而是把后现代主义看作是对既有文化传统的梳理和建构。在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看来,现代主要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形成文献和话语的过程,而后现代则是对已有的知识、文献和话语重新审视、梳理和建构的过程。后现代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批判性和否定性,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重新构想、重新整合、重新改写,是一种话语的“解码”和“再编码”活动。利奥塔就是这样做的,他在后现代状态》一书中就探讨乐迄今为止的“知识”状态。后现代主义关注观念层面、意识层面、文化层面,自称信奉“语言游戏论”,即认为语言符号不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不是实在意义的替代物;语言的意义不是取决于它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和表征,而是取决于符号之间的差异。
二、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前现代与后现代的夹缝时期,现代化尚未完成。正确估量和评价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推进我国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正确地把握现代化的内涵和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一)现代化的涵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化”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热点。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形成不同的观点,学界见仁见智,很难统一。西方学者大多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而且有一套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例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现代化包含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个人主义三个不可分割的要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属于这三个要素。还有的学者把这三个要素概括为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这实际上都是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广义地说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去看待现代化。这种说法具有较大代表性。人们当然还可以提及现代化的其他一些方面,例如教育和人的要素以及对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倡导。还有的人如美国学者丹尼尔·勒纳提出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分,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1]
从历史上看,现代化首先是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发生的,西方各国的现代化模式往往被当作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后,把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达到西方国家的先进水平当作它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这样,自然会把现代化和西方化联系起来,甚至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虽然中国的现代化被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但当人们把现代化当作是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其目的也是在这些方面以西方先进国家为榜样,这自然具有西方化的意义。但是,尽管西方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模式,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具有典型意义,但它并不是可以无条件的普遍适用的模式。一个国家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来实现现代化,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
从哲学上说,现代化被看作是从比较落后的水平向达到和超越先进水平转化的动态过程。就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其现代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以及与其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对一个国家而言,现代化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的以人为本,它涉及人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现代化过程就是上述诸方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了,经历了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各种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多已试过,都因不符合国情而收效甚微。真正探索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起点,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的航船启程了,中国的现代化真正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道路。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更不是“全盘西化”。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目标的,并且吸收了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照抄照搬的全盘西化论实质上是西方中心化的翻版。现代化的模型与理论是外源性的、学习型和选择性的,它在促进中国社会曲折前进的同时,也带来诸如生态危机、人的物化和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中国现代化道路经历了“盲目学习西方现代化模式——反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式(苏联现代化方式)——选择批判学习西方现代化模式”的道路。中国现代化要走出误区,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对源自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单纯的经济现代化,也不是所谓“四个现代化”,而是社会的整体变动。中国的现代化几乎涉及人类活动和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涵盖了社会整体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必须看到社会整体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内在联系,避免孤立地看问题,否则会肢解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把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经济现代化和四个现代化”,忽视了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特别是人的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和政治体制、政治生活的现代化以及社会结构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都是片面的。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意味着思维方式的改弦更辙。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在思维方式上要注意处理三种关系:一是经验与理性的关系。生活和实践一再昭示我们:历史经验和理性思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尊重经验并不等于固守经验主义立场,要使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必须超越经验主义的朴素眼光,达到对这一历史进程的理性的、辩证的把握。二是多样性与批评性的关系。现代化本身就蕴含着对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但认同多样性并不等于把批评悬置起来。其实,批评性是真正的多样性的生命,没有健康的批评就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多元价值体系。三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当代中国一些人单方面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强调生产力不断增长,另一些人过分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分裂必然会给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造成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走出这一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我国现代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经济领域的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社会领域的公平化、文明化;价值领域的人性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过程,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使全体国民素质提高,实现人的现代化。
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是在反思和批判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社会思潮,主要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因此,它所批判的对象要多于建构的目标。这也是早期研究后现代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后现代是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原因之一。但是,作为现代化后来者的中国必须善于在后现代主义这种批判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而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全盘吸收。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对现代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构建了一些对中国现代化有用的重要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有助于破除我国对西方现代化的盲从。
二战以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开始发展起来,它们对已经完成的工业化和飞速发展的生产力津津乐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迅速发展,在西方社会造成了一种普遍的乐观情绪与自信。不少西方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代表了现代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西方世界正处在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发展的较低阶段。他们甚至借用马克思所说的:“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得出结论说落后国家发展的目标就是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因此,我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时,很多人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我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经验和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化的否定与批判使我们警醒:我们还有必要重复西方现代化的恶果吗?只有破除对西方现代化的盲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
(二)后现代主义作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有助于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并且处理好与之共处的关系,实现“共赢”。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环境中,为此必须有一个开阔的视野来认识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发展。目前,发达资本主义进入了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社会生活、传播方式、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暴露也更加充分。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思资本主义的命运,反思现代化过程的利弊,反思资本主义的文化,总结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走向枯竭和资本主义现实发生的危机。在后现代主义的反省中,我们更多地看到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的危害和弊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分高扬了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理解为统治与被统治、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无限地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环境和生存平衡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地球正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生存。后现代主义思考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导致的种种问题与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危机问题极为相近。在当前全球化的环境下,一方面要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少走弯路,同时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趋利避害,既参与经济全球化,又坚持独立自主,在和平共处的前提下实现“共赢”。
(三)后现代主义对“理性至上”、“科学万能”的批判,有助于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重新审视理性和科学技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后现代主义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于它把人的理性、知识以及由此带来的金钱、财富的价值推向了极端,结果把从“上帝的奴仆”中解放出来的人重新沦为理性的工具。西方现代化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昌盛,却没有带来人的真正幸福。相反,人丧失了个性,成为理性、金钱的奴仆,成为失去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人”。这些都警示我们: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虽然是我国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应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后现代主义对“理性至上”和“科学主义的”批判,对我国在现代化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强调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还刚刚起步,既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理论指导,也需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发掘后现代主义对我国现代化的正面影响,推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是研究后现代主义相关问题的当务之急。当然,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作为理论工作者必须以客观、清醒的态度和严肃的责任感来研究、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黄平.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J] .社会学研究,2000(3).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