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居士语录》校读札记
2010-04-03邱震强王利娟刘裕红
邱震强,王利娟,熊 慧,刘裕红
(长沙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庞居士语录》是中国佛教的著名居士——唐代庞蕴的语录和诗偈集,编集者为与庞蕴同时的襄州刺史于硕。庞蕴(?~815),字道玄,出生于衡阳(今湖南衡阳市)。流传的《庞居士语录》有三卷,上卷为语录50余则,中、下两卷为五、七言及杂言诗偈近200首,保存了大量唐代口语和俗语,因而也是研究唐代语言的重要语料。
一、一子地
《庞居士语录》卷中:“佛心一子地,蠢动皆男女。平等如虚空,善恶俱无取。”①同卷:“蠢动诸众生,心同一子地。六识空无生,六尘将布施。意根成妙觉,七识平等智。”②
谭伟先生考释认为,“一子地”,未见词典解释,当指佛和菩萨平等之慈悲心。《大般涅盘经》卷一《寿命品》:“等观众生如视一子”“于诸众生生下悲心,平等无二如视一子。”卷五《如来性品》:“譬如长者多有财宝,唯有一子,心甚爱重,情无舍离,所有珍宝悉用示之,如来亦尔,视诸众生同于一子。……彼大长者谓如来也。所言一子,谓一切众生,如来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一子”本指“一个儿子”或“独子”。独子是其父母爱重的对象,在佛经中用“一子”指一切众生,比喻佛和菩萨对待众生犹如父母爱自己的独子一般,无长幼、贵贱、亲疏之别,体现了佛之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精神。庞居士诗中之“一子地”便指佛和菩萨平等对待众生之慈悲心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又佛灭后,付法迎叶,以心传心,乃至此方七祖,每代只传一人,既云一切众生皆得一子之地,何以传授不普?”“一子之地”即庞居士“一子地”之义。③
邱按:以上所释未确。“一子地”应是佛学专有名词,指的是大乘菩萨道修行达到的阶位之一。
“地”即“位”、“果位”,大地能生长万物,故佛典中常以“地”来形容能生长功德的菩萨行。菩萨有十种果位,称作十地。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十地】(名数)或曰十住。种种不一。”[1](P224)由于佛教有不同的宗派,佛经出自不同作者之手,所以对于“十地”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梵文《大事》之十地:1.难登、2.结慢、3.华饰、4.明辉、5.广心、6.具色、7.难胜、8.生缘、9.王子位、10.灌顶位。(二)大乘初期之十地:1.初发心、2.治地、3.应行、4.生贵、5.修成、6.正心、7.不退转、8.童真、9.法王子、10.灌顶。(三)通教十地:1.干慧地、2.种姓地、3.八人地、4.见地、5.薄地、6.离欲地、7.已办地、8.辟支佛地、9.菩萨地、10.佛地。(四)华严十地: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极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一子地”全称“极爱一子地”。此阶位的菩萨证得化他之果,以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犹如父母怜悯其子,故有此名。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卷十六·梵行品》:“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之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视诸众生同于一子,见修善者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遇患心生苦恼,愍之愁毒初无舍离,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为烦恼病之所缠切,心生愁恼忧念如子,身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为一子。”[2](14册172)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卷第十二·五行义三门分别》:“定行成时住堪忍地。慧行成时住不动地。慈行成时住于极爱一子之地。舍行成时住空平等地。”[3](44册1851号经12卷703)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九·静虑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余》:“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应当修习大悲无量,为此大悲于诸善业而为导首。譬如命根于出入息而为其先,轮王七宝轮宝为先,大乘万行大悲为先。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父母钟念彻于骨髓。菩萨大悲亦复如是,于诸有情住于极爱一子之地。”[2](66册455)唐·跋驮木阿译《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如是作观十四遍已。即于定中得如来极爱一子之地。”[3](21册1321号经1卷 486)唐·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十一·论本第四十四·供养亲近无量品》:“无缘四无量者。即是无分别智。远离一切分别戏论。由得此智见平等理利他事成。是故此时名证极爱一子之地。”[3](42册1828号经11卷548)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六·仪式部第五》:“住于極愛一子地,得道得果诸圣人。”[3](53册2122号经86卷917)宋·师会述《华严融会一乘义章明宗记》:“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父母怜念。彻于骨髓。菩萨大悲亦复如是。于诸有情。住于极爱一子之地也。”[3](58册985号经1卷99)由于十地的说法不统一,有关极爱一子地所属的菩萨阶位,自然也就不统一了。
南北朝时的佛学大师僧宗以之为第七地,梁·宝亮等集《大般涅盘经集解·卷第三十八》:“僧宗曰。第四结三无量果也。言极爱一子者。此是第七地也。”[3](37册1763号经38卷498)隋·慧远以之为初地,其《涅盘义记·卷第五》:“修慈悲喜得住极爱一子之地。极爱一子在于初地。”[3](37册1764号经5卷755)隋·灌顶以之为初地,其《涅盘经疏》卷十七:“一子地文为二。初明地果。后论义。初先倡章门。次解释初文。旧云。是性地。二云。八地已上。三云。是初地。今明不然。先明圣行即是自行已云初地。此明梵行即是化他。先之自行已入初地化他何容但是性地。何容超至八地已上斯皆若过若不及。正是初地证化他果。”[3](38册1767号经17卷140)唐·新罗国沙门元晓以之为初地以上,其所述《金刚三昧经论卷下·真性空品》:“一子地者。初地已上。已证一切众生平等,视诸众生如视一子。是名清净增上意乐。寄喻表心名一子地。而住于烦恼者。菩萨虽得诸法平等。而以方便力不舍烦恼。若舍一切烦恼随眠便入涅盘违本愿故。”[3](34册1730号经3卷1006)宋·宝臣以之为九地,其所述《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二》:“八地菩萨起二乘。超七地。故名超二见所行。十地超九地。九地名一子地。”[3](39册1791号经2卷445)
二、当阳
《庞居士语录》卷上:“居士到齐峰。才入院,峰曰:“个俗人频频人院,讨个什么?”士乃回顾两边,曰:“谁恁么道?谁恁么道?”峰便喝。士曰:“在这里!”峰曰:“莫是当阳道么!”士曰:“背后底聻。”峰回首曰:“看看!”士曰“草贼大败! 草贼大败!”④
谭伟先生考释如下:“在此则公案中,释‘向阳’最当,‘莫是当阳道么?’即是说: ‘(你)难道是(处于)向阳方吗?’面对太阳,眼睛容易昏花看不清物,此句即是齐峰骂庞居士眼睛昏花。庞居士回答:‘背后底聻!’一语双关,暗含机锋。”⑤袁宾先生《中国禅宗语录大观》将“莫是当阳道么”译为“莫非是当面说吗”⑥。庞居士与齐峰禅师的这段对话收入《五灯会元》,蒋宗福、李海霞先生的《五灯会元白话全译》亦将“莫是当阳道么”译为“莫非是当面说吗”⑦。
邱按:以上所释不当。庞居士连问“谁在那样说话?谁在那样说话?”这是特指疑问句,要求对方针对“谁”进行回答,齐峰禅师怎么可能回答“你难道是处于向阳方”或“莫非是当面说”呢?答非所问,颇令人捧腹。
在禅宗问答中,主体“谁”是最受关注的。解决了“我/你是谁”的问题,禅宗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禅师教人修行,常教以参“我是谁”的方法。一天到晚老想着这个问题,慢慢地自然就悟道了。《庞居士语录》中常见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霞(丹霞天然禅师)曰。得便宜者少。士(庞居士)曰。谁是落便宜者。”[4](P235)“士却问。阿师(百灵和尚)得力句是谁得知。师戴笠子便行。”[4](P235)“灵(百灵和尚)曰。谁不恁么。谁不恁么。士珍重而去。”[4](P235)“僧曰。不会。士曰。是谁不会。”[4](P239)“居士尝游讲肆。随喜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处。致问曰。座主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主无对。”[4](P239)
这种参“我是谁”的教学方法《五灯会元》中就更常见了。“祖(达磨祖师)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谁定谁慧?’”[5](P40)“(达磨祖师)至寂静宗所,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5](P40)“法昕院主来参,师问:‘汝是谁?’”[5](P143)“曰:‘恁么则本来无一物也。’师曰:‘知无者是谁?’”[5](P357)“上堂:‘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岂不见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若如是也,且谁欠谁剩,谁是谁非,谁是会者,谁是不会者?所以道,东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因甚么得成东西南北?若会得,自然见闻觉知路绝,一切诸法现前。’”[5](P571)
可见,庞居士连问“谁恁么道?谁恁么道?”不是一般的问句,而是禅宗的常见教学方法。那么,究竟是“谁恁么道”呢?《五灯会元》有现成的回答。“问:‘如何是佛?’师曰:‘清谭对面,非佛而谁?’”[5](P155)“问:‘如何是佛?’师曰:‘更是阿谁?’”[5](P507)“泉州报恩院宗显明慧禅师,僧问:‘昔日灵山一会,迦叶亲闻;未审今日谁是闻者?’师曰:‘却忆七叶岩中尊(佛)。’”[5](P509)
也就是说,这个主宰者“谁”就是“佛”,而“当阳”就是“佛”的意思,齐峰禅师的“莫是当阳道么”,就是“莫非是佛在说话吗”之意,正面回答了庞居士的提问。“当阳”作“佛”解的例子如任半塘编著《敦煌歌辞总编·卷三·求因果(修善十一首)》:“用心洒扫一间房,清寂涅盘堂,即见当阳佛。”[6](P878)“如今不解礼当阳。累劫受灾殃。”[6](P870~871)任半塘注:“‘当阳’指佛。谓佛一切行动皆向光明。佛有一百零八别名,此应其中之一。”[6](P875)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临坛揖了众僧,叩头礼下当阳。”[7](P20)凌景延校注:“当阳——指佛。佛是圣中之圣、王中之王,坐北朝南,所以称作‘当阳’”[7](P34)朱平楚译:“临坛揖过了众僧,朝着神像拜下。”[8](P62)并注曰:“叩头礼下当阳,朝着神像拜下。神像坐北朝南,谓之当阳。”[8](P64)元·郑廷玉《忍字记》:“我从来可烧香,他着我礼当阳;我平生爱经商,他着我守禅床。”[9](P1075)金代·山主《临江仙》:“月下焚香频启告,炉烟直到穹苍。十方贤圣降真祥。愿垂慈惠,同去礼当阳。”[10](P161)清·钱德苍编撰、近人汪协如点校《缀白裘·五集·卷一·精忠记·扫秦》:“(净)我来拜当阳,求忏悔。(丑)恁在这里拜当阳,求忏悔,恁待要灭罪消释?”[11](三册57)陈集源《龙龛道场铭》:“惠积情慕纯陀,巧自天性,即于龛之北壁,画当阳像,左右两厢,飞仙宝塔,罗汉圣僧。”[12](P2050)“上元年,先男叔琼,不弃前踪,龛中造立当阳连地尊像一躯。”[12](P2050)李邕《郑州大云寺碑》:“是以颓墙堙堑,焚莱平场,广途褰开,曾构踊出,嶷(高峻貌)若当阳,豁若捷径。”[12](P266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一·广知》:“又言,相寺观当阳像,可知其贫富。”[12](P109)元·天台一松大师说、语溪门人灵述记《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七》:“三明设像清净轨则分三。初于坛下设四壁像。二应于下设当阳像。三帝释下设外护像。”“当阳者。表如来所证中道之谛理。卢舍那报身佛也。”[13](283号经13卷44)
“当阳”的古义是“天子南面向阳而治”。《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杜预注:“言露见日而干,犹诸侯秉天子命而行。”孔颖达疏:“阳,谓日也。言天子当日,诸侯当露也。”[14](卷十八29)《太平御览·卷一百四十六·皇亲部十二·太子一》:“《周礼》曰:惟王建国,辨正方位。(干宝注曰:辨方谓别东西南北之名以表阴阳也。正位谓若君南面当阳,臣北面即阴,居于北宫以体太阴,居太子于东宫以位少阳之类。)”[15](P40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有一段阴阳之论,十分精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天下之尊卑随阳而序位。幼者居阳之所少,老者居阳之所老,贵者居阳之所盛,践者居阳之所衰。藏者,言其不得当阳。不当阳者臣子是也,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践,天之制也。”[16](P206~207)尊贵者当阳坐北朝南而坐,所以唐·段成式说:“凡人不可北向理发、脱衣及唾、大小便。”[17](P105)
在佛学里,“当阳”就借指佛。现今安徽、福建、云南等省都有当阳寺,“当阳寺”并不是“当着太阳的寺”,而是“佛寺”的意思。
那么“背后的”又是指什么呢?也是禅宗常用语,也指“佛”,和“当阳”同义。禅宗认为,我们之所以能说能笑能走能动,是因为背后有一个主宰在指挥,这个主宰就是佛性,就是佛,禅宗讲明心见性,也就是要见到这个主宰。禅宗语录中有大量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东寺云:‘还将得马师真来不?’对(困山)云:‘只这个是。’云:‘背后底。’”[18](P243)“(僧)问:‘如何是触目菩提?’师(报恩宝资禅师)曰:‘背后是甚么立地?’曰:‘学人不会,乞师再示。’”[19](P459)“僧叉手近前,师(枣树二世和尚)亦叉手近前,相并而立。僧曰:‘某甲未到此时,和尚与谁并立?’师指背后曰:‘莫是伊么?’”[19](P496)禅师们往往形象地把人比作戏棚子里的木偶(傀儡),佛就是木偶背后的演员。“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19](P645)“(五祖法演禅师)上堂:‘山僧昨日入城,见一棚傀儡,不免近前看。或见端严奇特,或见丑陋不堪。动转行坐,青黄赤白,一一见了。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山僧忍俊不禁,乃问:“长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了,问甚么姓?”[19](P1244)五祖用“一棚傀儡”来比人群,用“一棚傀儡”背后的青布幔里的演员来比“佛”,齐峰禅师未明此理,以为“背后的”是指自己身后的某个人,便老老实实回头去看。殊不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2](8册303),所以庞居士便说“草贼大败”。
[注释]
①②④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文殊文化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七年八月初版,第241页;第242页;233-234页。
③⑤谭伟《〈庞居士语录〉校读札记》,《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2期。
⑥袁宾《中国禅宗语录大观》,南昌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120页。
⑦蒋宗福、李海霞的《五灯会元白话全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163页。
[参考文献]
[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2004:224.
[2]任继愈.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7.
[3]日本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大正新修大藏经[M].1922~1934.
[4]蓝吉富.禅宗全书[M].台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8.
[5]宋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求因果(修善十一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凌景埏.董解元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0.34.
[8]朱平楚.西厢记诸宫调注译(董解元原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62.64.
[9]明·臧晋叔.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58.1075.
[10]唐圭璋.全金元词[M].北京:中华书局,1979.161.
[11]清·钱德苍.缀白裘·五集·卷一·精忠记·扫秦(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0.57.
[12]清·董浩.全唐文(卷二百0三陈集源《龙龛道场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日本]前田慧云,中野达慧.新纂续藏经·中国撰述·方等部疏(24k线装本283号经13卷44)[M].1905~1912.
[14]杜预注,陆德明释文,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十八29)[M].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15]宋·李昉.太平御览·皇亲部十二·太子一[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405.
[16]董仲舒.春秋繁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06~207.
[17]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5.
[18]五代南唐释静、释筠.祖堂集(卷十一)[M].长沙:岳麓书社,1996.243.
[19]宋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459.